云南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月考.doc

宾川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11月月考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ETH天文研究所报告,组成太阳的气体中存在20Ne和22Ne,下列关于20Ne和22Ne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 B.20Ne和22Ne互为同分异构体 C.20Ne和22Ne的质量数相同 D.20Ne和22Ne的中子数相同 2.对于100mL 1mol/L盐酸与铁片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升高温度;
②改用100mL 3mol/L盐酸;
③改用300mL 1mol/L盐酸;
④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
⑤改用98的硫酸(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Na和O2 B.NaOH和CO2 C.Fe和Cl2 D.AlCl3和NaOH 4.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KMnO4代替MnO2制备Cl2,反应原理为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为KMnO4,其中Cl元素被还原 B.若有0.8molH2O生成,则反应中有NA个电子转移 C.浓HCl在反应中起酸性和还原性的作用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5.下列书写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苯酚钠溶液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C6H5O- CO2 H2O C6H5OH CO32- B.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 8H 2NO3- 3Fe3 2NO↑ 4H2O 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 H2O2 2H 2Fe3 2H2O D.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H SO42- Ba2 2OH- BaSO4↓ 2H2O 6.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C.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D.电解液的PH值逐渐减少 7.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 、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A B.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A C.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A D.1 mol 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称量物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10.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二甲苯 B.2,3甲基1,3丁烯 C.苯甲酸乙酯 D.2,4,4三甲基戊烷 11.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 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消耗氢氧化 钠的物质的量为(不考虑醇羟基和硝基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A.5mol B.6mol C.7mol D.8mol 12.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 A. 溴苯(溴)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分液 B. 乙醇(水)加入生石灰,蒸馏 C. 乙酸乙酯(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静置、分液 D. 乙烯(乙烷)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
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
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
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
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14.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23 B.632 C.321 D.111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14分)蛇纹石可用于生产氢氧化镁,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I.制取粗硫酸镁用酸液浸泡蛇纹石矿粉,过滤;
并在常温常压下结晶,制得粗硫酸镁(其中常含有少量Fe3、Al3、Fe2等杂质离子)。

II.提纯粗硫酸镁将粗硫酸镁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加入适量的0.1 mol/L H2O2溶液,再调节溶液pH至7~8,并分离提纯。

III.制取氢氧化镁向步骤II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已知金属离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pH Fe3 Al3 Fe2 Mg2 开始沉淀时 1.5 3.3 6.5 9.4 沉淀完全时 3.7 5.2 9.7 12.4 请回答 (1)步骤II中,加入适量的0.1 mol/L H2O2溶液的目的是 ;
可用于调节溶液pH至78的最佳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

A. MgO B. Na2CO3 C. 蒸馏水 平行测定数据 平均值 实验编号 1 2 3 4 消耗 H2O2溶液的体积/mL 0.32 0.30 0.30 0.32 0.31 (2)工业上,常通过测定使铁氰化钾(K3[FeCN 6])溶液不变色所需 H2O2溶液的量来确定粗硫酸镁中Fe2的含量。已知,测定123 g粗硫酸镁样品所消耗的0.1 mol/L H2O2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①Fe2与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根据该表数据,可计算出123 g粗硫酸镁样品中含Fe2 mol。

(3)工业上常以Mg2的转化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步骤III制备氢氧化 镁工艺过程的适宜条件。其中,反应温度与Mg2转化率的关系如右图 所示。

①步骤III中制备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根据图中所示50 ℃前温度与Mg2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可判断此 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图中,温度升高至50 ℃以上Mg2转化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16.(14分)已知 对于可逆化学反应mAnB⇋pCqD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 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CH3OHg, 反应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νH2 (用n(B)、t(B)表示)。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l/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氢气的浓度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是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15分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D仪器的名称是 。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润湿 b. 干燥 c. 检漏 d. 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 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

18.(15分) 化合物IC11H12O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I可以用E和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已知以下信息 ① A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 ③ 化合物F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④ 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D的结构简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