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政治月考卷_(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

.. 大连市一0三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政治学科试题 试题难度0.6-0.65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最受青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揉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A.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B.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D.互联网成为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第五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于2015年3月21日举行。论坛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清明文化传承创新”为宗旨,以“天人合一与清明文化”为主题,交流探讨清明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对于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弘扬、丰富清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 ①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推动作用 ②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趋同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从上述观点中可见( ) 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文化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能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截至2014年底,广东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达到10000美元,实现“富之”。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教之”,以教开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说明( ) 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②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④文化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下面两幅图反映的是中德两国人在“面对矛盾”和“排队”时处理方式的差异(左为德国,右为中国)。漫画反映了( ) ①中德文化差异影响了实践生活差异 ②中德文化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③德国文化在某些方面优于中国文化 ④德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A.②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6.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直到今天,这个节日不但没有被弱化,其内涵反而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说明 A.文化现象丰富多彩、无处不在 B.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C.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强化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7.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为 ①老物件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老物件是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老物件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5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于敏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李克强讲话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 ③科技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④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伐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春节前北京小学举办了“行君子品做有德人”弟子规文艺演出。孩子们互相礼让,彼此支持,既乐在其中,又学在其中。该校校长说“孩子到学校首先要学做人我们就是想让孩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人”校长所思和学校所为从具体上说,遵循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②正确的“三观”形成对人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③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提高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养 ④人们总是在有形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道德水平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0.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将俯拾皆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 ) A.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C.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11.“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如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
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
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文化的创新要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 ③内涵丰富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 ④优秀文化能够增强所有人的文化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
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13.2014年 6月27日零点,变形金刚4在中国内地全面公映,24小时之内拿下近2亿票房,创造了中国影史上全新的票房纪录。近年来,从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文化,再到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电影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美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人士表示发达国家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文化渗透,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形成 ③必须警惕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美国文化促进了各国文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坚持十四年,以家庭的力量撑起爱心小院的农家妇女高淑珍获得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荣誉。从给一个孩子当妈,到给100多个孩子当妈,从给健康孩子当妈,到给残疾孩子当妈,高淑珍用实际行动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①中华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着深刻影响 ②中华传统道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③中华传统美德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传统美德仍显现于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无论是公元2世纪东传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还是起始于西汉“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无不证明中华民族始终在吸纳异质文化,同时也在感染异质文化,从而造就了几千年的多样文化共生并存、相辅相成的融合态势。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交流导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文化部推出新版官方英文网站中国文化网。该网站在设计上融合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国际流行元素,突出网站的实用性、时尚性和交互性,注重与微信、微博、脸书等新媒体的互联互通。该网站( ) ①融入时代元素,增强了中国形象的现代感 ②融入传统元素,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化理解 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促使中外文化趋于同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2014年被“美国在线”录入俚语词典 Urban Dictionary,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这表明 ①现代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 ③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猜谜语、出谜语”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举办首届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③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 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