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中国保险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保险对于越来越多的人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它不仅是一种防范风险的方式,也是一种理财途径。“一方有难、四方支援”这种保险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   保险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国保险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2006年中国保险市场保险密度为55.3美元(保险密度=总保费收入/总人口数量*100%),意思就是全国平均每个人贡献了约380元人民币的保险费。而世界平均保险密度水平为512美元,是中国的9倍多。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大量进入,竞争越来越激烈,保险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存在挑战,我国保险市场必然向着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面对外资走进我国保险市场,我国保险公司要大力拓展自身素质,开拓新的市场。虽然我国保险市场现仍以国有为主,但是外资开始进入保险市场,给我国的保险公司带来的压力不能忽视,同时也能有助于我国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保险市场。
  加入WTO后,外资开始进入保险市场,目前全球共有41家外资保险公司获准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财富全球500强的46家保险公司中,已有27家在中国内地设立营业性机构。我国保险公司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必需加强自身素质,这主要通过立法、加强制度创新、加强专业化素质培养、保险产品品格化、提高自身的行业和品牌信誉等实现。
  首先,立法有助于规范保险市场行为,使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互相信任。我国《保险法》修订时间不长,随着保险业的逐步发展,保险法需要在实践中完善,要谨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像。
  其次,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监管,可以为保险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保险创新尽管有所发展,但还很落后。积极开展保险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加强专业化素质培养,使保险市场有序化。就专业经营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产险与寿险领域内都有专门的公司,如专营火灾险的公司、专营健康险的公司、专营机动车险的公司、专营农业险的公司等等。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我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形成一系列专门的保险分支机构。同时,也要加强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培养。
  第四,保险产品品格化,建立行业和品牌信誉,有利于塑造投保者信心。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会更加深入人心,企业与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对保险的选择意识也不断增强,投保需求呈多样化和专门化趋势。他们从将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慎重选择保险产品。在这种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而保险产品价格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也将实行市场化。可以预见,名牌产品+合理价格+特色服务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
  二、利用加入WTO这个契机,我国保险产品可以走出国门,通过在其他国家建立分公司或者收购别国保险公司拓展在别国保险市场的份额。
  目前中国人寿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但还没有哪个公司在国外开设分公司。保险资本走向国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保监会2007年7月25日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放宽保险公司投资海外市场限制条件,允许其运用自有外汇或购汇进行境外投资。由此,中国境内保险机构首次获得QD11(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
  《办法》明确允许保险机构运用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15%的资金投资境外,并将境外投资范围从固定收益类拓宽到股票、股权等权益类产品,支持保险机构自主配置、提高收益,抵御人民币升值风险。此前,中国保险公司只可以投资境外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不可购汇投资,且可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公司上年末外汇资金余额的80%。《办法》引入了金融衍生品,将衍生产品作为风险管理手段,允许保险机构用于套期保值,但禁止用于投机或放大交易。保监会官员称,这些新的规定看似放松管制,实际上对保险机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于2004年批准了保险机构以自有外汇方式进行境外投资,当年8月,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此后,部分保险机构运用保险外汇资金尝试境外投资。2006年6月,中国又正式批准保险机构以人民币资金购汇方式投资境外市场。这被视为保险系QD11政策推出的信号。保监会官员说,保险机构运用保险外汇资金尝试境外投资取得了较好收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境内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53万亿元,境外投资余额折合人民币197亿元。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保险公司到海外开设分支机构将会遇到比国内更大的挑战,因此要了解国内保险公司和国外保险公司的差距。原保险和再保险市场的完善,提升服务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在加入WTO后,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建设总体是利大于弊,有利于在竞争中成长,中国将形成一个经营主体多元化、运营机制市场化、经营方式集约化、政府监管法制化、从业人员专业化、行业发展国际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框架。中国保险业只要认清形势,正视差距,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迎来崭新的发展局面。最关键的还是要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加入WTO的契机带来更多国际政策的便利,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保险市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潜力是可以看到的,发展的前景是很乐观的!
  
  参考文献:
  [1]段昆.当代美国保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方芳.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与竞争力分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江生忠.中国保险产业组织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韩文宾(1987-),男,江西景德镇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在读;潘新雨(1989-),女,江苏张家港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