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能出现的新题型:解读高中历史材料作文题.doc

知彼施策 百战不殆 解读历史材料作文题 未来高考历史科的命题(特别是新课标实施较早的省份),历史材料题已成为高考命题中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主打题型。它不但会在选择题型中有更多更好的体现,而且正在以“一统六国”的雄霸态势把多种主观题型收编麾下。历史材料作文题(沿用上海高考卷的称谓。有的老师也把这种题型称为历史材料论文题或小论文题)作为该题型中的“新贵”,已在近几年的上海试题中频频“闪亮登场”,实现了材料型试题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开辟了历史能力考查的新途径,引来了高校、社会、考生一片叫好声。预计2007年或后几年高考历史试题中一定会有部分省市引得“春风”渡“玉关”。

一 先识庐山真面貌什么是历史材料作文 历史材料作文题是材料题中新出现的题型,它是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以一个或多个材料作为设问和作文的依据。取材广泛,形式多样,设问灵活。材料来源极为丰富。只要是能反映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相关内容,如诗歌民谣、文物照片、人物画像、情景介绍、文献摘录、历史地图、统计资料、艺术作品、名言名句、诗词楹联、民间传言、照片邮票、漫画插图、名人言论、史书摘记、数字表格、条约抄件、会议场景等均可入题。这种题型构思巧妙、考点新颖、活而不偏、新而不怪。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试题的表现形式,使试题生动活泼,勃勃生气,往往成为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压卷之作;
而且充分体现史学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使学生多维度感受“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原理。

历史材料作文题测试功能多样,对考生能力品鉴更是优势独具,一道历史材料作文题可以让考生尽显能力层级,孰优孰劣,五级阶梯看分明。

第一层级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这是历史材料作文题关于能力要求的最基本方面,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史料,结合相关历史知识,不仅要透彻地理解史料,而且能够分清哪些历史材料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哪些是主观见解;
同时对历史材料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辨别信息。

第二层级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高考历史材料作文题中,多采用原始资料,其中包含许多无效信息和干扰信息,因而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整理和概括能力。

第三层级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历史材料作文题往往会选用一些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材料,甚至同教材相关内容相左的材料,让考生完全通过阅读材料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评价,考查考生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四层级利用历史材料对有关历史问题进行论证的能力。考生在充分获取历史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某一历史现象或对某一历史观点进行论证。

第五层级史论结合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历史材料作文题中能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理解历史材料,或用从历史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去分析说明历史现象,或论证特定的历史结论。

二 横看成岭侧成峰如何多维度解读历史材料 历史材料作文与语文材料作文在根据材料提炼观点、构思谋篇、援事论理、推敲词语等诸多方面有其相通之处。因此,考生要象语文材料作文一样读懂材料,准确把握主题,特别要注意多例历史材料的宏观层面和整体角度,系统利用材料史实,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解读材料要“三清” 历史材料作文题以文字或图片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观察、识读,捕捉材料的历史信息。捕捉到的历史信息越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也就越多,就越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得出准确的结论。

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读懂历史材料是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否则会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和理解历史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历史材料作文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1)先攻两头。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当遇到难懂的古文材料或有较大障碍的外来材料时,考生容易产生惧怕或恐慌心理,影响答题心境和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不妨学学毛泽东“平津战役”的打法,先取两头(先打张家口和天津),再围北京。先读历史材料作文要求或设问要求,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和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让“北京”在你明确清晰的答题方向和目标下“和平起义”。

先攻两头,还要特别注意“后头”,即注意审准历史材料后面的设问和引引导性及限制性的话语,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历史材料作文的主体内容和本质含义及考查的能力要求,要防止出现因审题失误而造成与历史材料作文题要求“南辕北辙”的局面。

(2)后取中间。攻取两头后,再围歼主力。对主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准历史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坚决克服和纠正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匆忙答题的不良习惯。第三遍重点读,带着作文的要求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和剔除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如材料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长存于20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不可不革命。” 摘自革命军 上述材料,考生通过粗读、细读和重点读后,抓住文中的三个分号和一个句号所组成的四个层次。第一个分号就是第一个层次,意思就是要争取民族独立;
第二个分号的意思就是要实现国家强盛;
第三个分号的意思就是要摆脱亡国灭种的命运;
后面的句号是最后一个层次,意思是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

这样一来,考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抓住本段材料的中心是“只有通过革命手段建立政权才能让民族独立、才有可能绝处逢生、国家强盛和跻身强国”,让考生围绕“革命”二字大做文章,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在整体理解历史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材料中心,明确材料主旨,理清内容,提练中心,找取解题“三点”。

(1)信息点。只要考生认真品读历史材料,就很容易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到有效信息点。在理解每段每句的含义时,注意关键词语,不论材料多少,或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历史材料的含义和信息往往集中表现在几个关键词语上,这些关键词语就是考生作文时所要用的重点。

(2)相似点。历史材料作文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要求,但它必定与历史教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找出材料与课本有关联的相似点。或以课本知识为背景、依托,或需要用课本知识来确定材历史料作文的大方向。甚至有的还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如材料“由于水力和蒸汽机的出现这两者使机械化发挥生产力所需要的全部潜力和采用充足的、完全赤手空拳的劳动力,生产力水平显著增长。英国的优势在整个上半世纪(19世纪的上半期)期间处于压倒地位,1850年以后,这种优势虽然在某些部门中有所减少,却仍然是重大的。” 摘自M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 依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论文(提示重点分析英国工业在19世纪上半期处于世界压倒性地位的主要原因)。

解题思路在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对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提炼后,只要充分利用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教材中所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综合筛选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从材料所提供的时间来分析就可以得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从材料中的第一句话又可以得出英国工业中大力使用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如水力和机器等动力;
从材料中的第三句话所提供的信息以及教材的有关内容相结合又可以得出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圈地运动和贩卖黑人奴隶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本。让考生迅速找到材料和教材的“相似点”,得出英国工业革命是英国处于世界压倒性地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阐明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3)相关点。历史材料作文题,顾名思义是要求以作文的形式把考生对某一历史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应用上,突出运用历史材料论证,说明问题的特征和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从材料内容与作文要求找取相关点,充分发挥历史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论从史出“的结论是在对历史材料的发掘和升华中得出的。因此,考生在解读历史材料时要处处想着历史材料作文的要求,相互映比与对应,从历史材料中来,到作文要求中去,循环往复。在不断往复之中,问题就变得较容易解决了。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读完历史材料后,不能忽视“写作要求”,特别是注意“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等的字眼,看清具体要求,明确历史材料作文在拟题、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规范写作,不越雷池。

(二) 构思求新要“三扣” 历史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历史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构思与立意上求准求新,做到“三扣”,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让自己的文章焕发出创新的光彩。

1.扣住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联系历史材料的主要纽带,历史材料作文的开头、中间、结尾都要围绕主题来论述。同时作文主题还要与与所给材料“亲密接触”,要在恰当的地方或直接引用,或间接体现,以便更好地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如阅读下列材料本题为笔者原创 材料1 墨子 名翟 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材料2 墨子的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在当时的战争的环境中,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呼吁。

材料3 有一年,著名的巧匠公输般为楚国建造了攻城的云梯,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听到消息后,日夜兼程赶到楚国,劝说楚王停止攻宋。、、、、、、楚王无计可施,只好放弃攻宋的计划。

------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2004年版。

如果时光倒流,墨子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请你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撰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获奖评语。

解答上题,就必须紧扣材料,联系教材有关墨子“非攻”的主张和内容,按试题要求写作成文。这道题在本校一次周测采用后,精品答案比较多,现摘录何子如同学所写的关于墨子获诺贝尔和平奖的评语“在那以战争为荣的时代,他和他的弟子们用自己的双脚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丈量着战国争霸时期的和平之路;
在命悬一线的刀剑夹缝中,他用兼爱播洒着非攻的理念。当楚国以大欺小,准备攻打宋国时,他用智慧和对和平的祈盼让楚王放下了攻城的利器,成功地让战争成了空想。他,就是有着热爱和平传统的中国人墨子先生。” 2.扣住主题,明确文章的重点。一篇历史材料作文,主题无疑是全文的重点;
是贯串文章内容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史学观点,是考生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是对历史材料所阐述的某个史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宣传或反对某个观点。因此,主题是灵魂,是主旨,是统帅文章的“纲“,是历史材料作文成败的关键。如何扣住历史材料作文的主题,以下三点不可缺失一是抓正确。历史材料作文立意首先要考虑“正确“。所谓正确是指行文的主题要符合唯物主义史学观,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等,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和史学观客观公正的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映偏激或错误的史学观。从上海近三年的历史材料作文题的考试的实际情况看,完全不能扣住主题的很少,大多数不能扣住主题主要体现在“片面、偏激“等方面。二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