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概论补充材料

民航概论补充内容 (截止到2012.12)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1 航空运输大国举世瞩目1 领袖关怀引领新中国民航腾飞4 中国民航局徽的来历8 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10 让破旧飞机重上蓝天13 开通新中国民航最早国内航线15 中国人民航空公司18 新中国民航国际航线肇始21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构沿革示意图24 实现科学发展 建设民航强国30 随共和国腾飞35 从200分钟到80分钟54 第二章 民用航空器56 民用航空技术未来五大趋势56 排查美西南航空还有3架客机现裂缝59 飞机在天空飞过为什么会拉出一条白线60 低碳飞行需要科技助力61 重视“小异物”带来的“大损伤”63 飞机为什么会拉“白烟”67 浅谈航空节油68 南航40架波音B737飞机将全部加装翼尖小翼73 新版航空器事故征候标准中空管安全影响性解读74 气压垂直导航安全性分析81 空客天津总装线第100架A320飞机下线86 如何自己使用ACARS87 空中防撞系统88 第三章 航空器活动的环境与空中导航90 强风暴因何能重击美国90 世界哪些国家“一国不同时”92 三次飞行高度层改革为“空中高速路”扩容9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95 “北斗”的雄心103 新形势下做好低空风切变情况下的管制工作105 第四章 空中交通的管理与保障108 流量管理的“空中交响乐”108 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为飞行安全助力112 华北地区流量管理及多机场放行协同决策系统投入试运行113 八该一反对”,你真的做到了吗115 向蓝天要效益119 促进信息使用与管理提高运行效率与效益121 地空之间是如何衔接的124 历史的跨越 骄人的业绩127 灵活使用空域将大大提高航班正常率131 坚持内涵式发展 建设新一代空管133 RNP进近应用研究138 数字华北空管141 罢工人员返岗航班逐渐恢复 旅游城市形象严重受损143 盘点劫机事件中的平民英雄144 京广分流航线和昆明地区空域优化方案正式实施147 引接华北地区航班数据的实现148 空管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探153 新一代空管技术与民航安全高效发展158 国际航线飞行中的英语通讯调查报告160 飞行安全新保障 空域利用新举措173 第五章 机场177 瞄准创建大型国际门户复合枢纽机场目标177 南京禄口机场年旅客突破1000万179 从第22位到第2位180 延吉机场围界外那片垃圾场183 2010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186 一次成功的应急救援189 支线机场 路在脚下191 白云机场书写中国民航发展辉煌篇章194 更多繁忙机场彰显中国经济活力199 雾锁机场影响航班 湖北民航全力应对202 力争在世界机场建设和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203 新机场的新机遇 投入超700亿207 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上海航空枢纽发展战略210 着力将沈阳桃仙机场建设成为东北亚门户枢纽233 关于北京市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议240 从天价面条到超六成机场亏损243 建设大型航空枢纽 走中国服务品牌之路251 枢纽机场旅客中转流程优化研究253 破解支线机场发展困境的初步思考263 廉价航空公司推动悉尼机场全年利润上涨7274 第六章 航空运输275 全球三大航空联盟成员名单275 民航强国与国际化276 东航,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进278 缩短航程24万多公里 节省燃油2100多吨282 为您求解航班延误283 美航与全美航宣布合并 全球最大航空公司诞生288 国际航协航空客运市场2012年全年增长5.3289 亚航的奇迹292 国际民航组织未来20年航空专业人员需求预测296 第七章 民航法规与国际空运303 国际民航组织反对欧盟航空“碳管制”303 中欧应通过对话和磋商解决ETS相关问题304 中国民航愈开放,愈强大305 深航重申民航法规不允许醉酒旅客登机310 民航法规滞后致“机场闹”矛盾难解决311 旅客在飞机上用手机听音乐被拘留 民航规定禁用314 法律震慑不足致“诈弹”事件频发315 民航十大新闻中两起空难安全形势严峻居第五317 国银租赁与庞巴迪签订2.93亿美元公务机订单321 第八章 起航324 HUD平视更舒适,飞行更安全324 什么是PBN327 RNP让飞行更安全328 EFB驾驶舱信息管理的革命331 航空公司推进PBN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333 EFVS让飞行有了全天候的“眼睛”340 EWINS航空承运人的气象信息“专家”342 ADS-B343 基于 RNP AR 进近程序的最后进近航段分析345 类精密进近(APV)程序354 RNP AR技术的突破356 推广PBN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357 平视指引系统及其在客机上的运用359 附录364 新中国民用航空事业60年大事记364 民航概论补充内容 第一章 总论 航空运输大国举世瞩目 60年,中国民航以几架老旧飞机起步,发展到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看今日之世界民航,没有人能不重视中国这条正在腾飞的东方巨龙。

三大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航空运输总量的大小,是一国航空运输实力的象征。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民航实现运输总周转量376.77亿吨公里,是1950年575万吨公里的6000多倍;
实现旅客运输量1.9亿人次,是1950年1.04万人次的近20000倍;
实现货物运输量407.6万吨,是1950年767吨的5000多倍。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空运输大国。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航空运输的持续快速增长,民航三大运输指标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05年,中国民航实现运输总周转量257.765亿吨公里,第一次在国际民航组织所有缔约国中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以后就一直保持这个位次。

2004年,中国民航年旅客运输量突破了1亿人次大关,而后不到5年,年旅客运输量就逼近2亿人次。据民航局统计预测,2009年民航旅客运输量一定可以突破2亿人次。

2008年,货物运输量实现407.6万吨,货邮周转量实现117.7万吨公里,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世界民航运输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中国民航货运还能实现持续增长,实属不易。

随着中国民航的迅猛发展,民航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1950年,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比例仅有0.04;
而到了2007年,这一比例增加到12.3,成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长速度成世界亮点 中国民航受世界瞩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是在薄弱基础上开始新中国民航的发展之路的。改革开放几乎是异军突起,迅速成长壮大。

一方面,我国民航运输增长速度世界罕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三项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5、15.9和14.9。我国民航的增长率为世界民航平均增长率的3.2倍,成为推动世界民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世界民航也的贡献越来越大。民航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增长速度折射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民航的迅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1978年以来,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我国同期GDP增长速度的1.87倍。国际民航组织的资料表明,19962005年国际航空运输对全世界总GDP的弹性系数为1.3.美国同期航空运输对本国GDP的弹性系数为1.27。我国19962005年GDP年均增长9.1,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3.8,航空运输对GDP的弹性系数为1.52。我国航空运输增长明显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说明航空运输不是简单经济发展的结果,它的快速增长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刺激和推动作用。

市场主体遍地开花 一个国家民航强不强,要看航空公司强不强。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航发挥地方政府、民营资本及外资参与航空运输发展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国家部门、民营资本和外资纷纷投资建成了一批航空公司。首先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地方政府、国家有关部门投资兴办了厦门航空公司、云南航空公司等一系列地区航空公司。21世纪初,民营资本开始投资航空公司,出现了一批全部为民营资本投资或民营资本控股的航空公司,如奥凯、春秋、鹰联、东海、东星、华夏、西部等。同时,中外合资的航空公司达到16家。截至目前,我国在册的运输航空公司已经有45家,形成了一个主体多元、良性竞争的航空运输市场。

从航空公司经营的业务内容上看,我国不仅有经营干线运输的航空公司,还有专门从事直线运输业务的大新华快运、华夏航空、鲲鹏航空等;
不仅有经营旅客运输业务的航空公司,还有专门从事全货运业务的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货运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等。航空公司的经营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出现了实施低成本经营的春秋航空公司。

可以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主体多样、门类齐全、富有活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航空运输企业群体。各航空公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经营发展模式,也给了航空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更可喜的是,我国大型航空运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世界民航业中开始名列前茅。2007年,全球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排名中,南航、东航、国航分别为第7、14、16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综合实力已经进入世界航空业前15名,在2007年度“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选中入选2007年度世界品牌500强。

航线网络渐成规模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多少美丽的景色因为道路不通而与世隔绝,有多少地区的人民因为交通困难而生活贫穷。那时候的国内航线仅仅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几条城市航线。随着民航大发展,一条有一条航线在祖国版图上“拉绳结网”,将各族人民的心连在一起。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经开通国内航线1235条,通航总里程(不重复距离)达到134万公里。

放眼如今的中国航线图,大网套小网。首先,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三大门户复合枢纽,全国的通航城市与世界各地航线结成一张大网。其次,以昆明、成都、西安、沈阳等地为区域枢纽,形成了我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地区航线网。再次,枢纽与其他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之间相联接,在较大省区内,首府与省内支线机场又连成区域网络。

通过这张网,航空运输的触角北伸黑龙江漠河,南至天涯海角;
航空运输的快捷便利让青藏高原不再遥远,让丝绸之路再度繁荣;
航空运输的经济效应让老少边穷地区走上致富之路,让革命老区成为旅游胜地。特别是近年来,政府支持下的支线航空得到大发展,促进了航空运输普遍服务,在100公里或1.5小时车程内,全国一半以上的人都能享受到便捷的航空运输服务。

潜力巨大令世人期待 经济的发展让民航运输蕴含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670亿元,比1950年的575亿元增长了540多倍,人均国民收入也增长了近百倍,经济总量已经跨入世界前三甲。60年来,中国民航植根于经济建设这片肥沃土壤,把握历史机遇,适应经济需求,积极谋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去年以来,全球航空业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呈现巨额亏损。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18月份,中国民航一枝独秀,增长速度全球第一。一时间,全世界都将目标投向了这块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冲击的民航沃土。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中国民航,参与中国民航,因为这是一个让所有人期待的巨大市场。目前,中国经济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民用航空提出了持续增长的巨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