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片段 描述与联想结合表达技巧教学片段

  教学目标:学习描述与联想相结合的表达技巧,并能在作文中初步运用。(苏教版八下《秦兵马俑》)   教学对象:五(下)   专家点评:在五年级开始训练学生通过联想来丰富文本内容的艺术技巧,体现了从低年级向中高年级的过渡。
  课堂呈现:
  师:(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生读)这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1:第1句话描写了将军俑的身材、穿着和动作。
  生2:第2句是作者由将军俑的神态所想到的。
  生3:第1句是作者看到的,第2句是作者想到的。
  生4:第2句是在第1句描述的基础上产生的联想。
  师:你们真是善于发现!的确,这段运用了描述和联想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将军俑的特点。
  专家点评:引出通过联想丰富文本内容的艺术技巧。开门见山。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体会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写让我们更形象地感受到将军俑的特征。
  师:你们体会得非常深刻,正如同学们所说,运用描述和联想的写法能使将军俑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更具特点,也更丰满。
  专家点评:体会联想丰富文本的艺术效果。
  师:请大家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也运用了这种写法?
  生:第10自然段。
  师:(出示第10自然段)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一段中哪些语句是具体的描述,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请用不同的记号标出。(生圈画)
  师:请两名同学合作读这一段,一人读描述部分,一人读联想部分。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运用描述与联想相结合的写法,看看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这样写将兵马俑的各种形态都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专家点评:从第一环节的知识点过渡到第二环节的扩展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描述与联想结合表达的技巧。
  师:同学们,运用描述与联想相结合的写法是本文的一个写作技巧。其实,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在描写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事物的形象更加生动传神,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法。让我们来试一试。(出示一生习作片段)
  来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玄武门,矗立在玄武湖公园的入口处,十分壮观。
  生:来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玄武门,矗立在玄武湖公园的入口处,仿佛是一列士兵,日夜守卫着美丽的玄武湖,十分壮观。
  师:很好!你通过联想,把玄武门比喻成士兵,更形象地写出了玄武门的威严。我们再看一段。(出示一生习作片段)
  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原名承天门,通高33.7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生: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原名承天门,通高33.7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看着这宏伟壮观的城楼,我仿佛听到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坚定声音。
  专家点评:从第二个环节的找过渡到第三个环节的习作改写。这是以读促写,让学生形成语用能力。
  师小结:教材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学习语文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在我们的写作中加以运用,从而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教学反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文本进行仿写是整合意识的很好体现。这节课,根据文本描写与联想相结合的知识点,以其为例子,让学生在读中学写,找到了读写结合点。本课的教学片段设计分为以下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描述与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并能初步感受这种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第二环节是让学生在文中寻找运用这一写法的其他语段,在朗读与交流中更深层次地领悟这种写法的精妙之处,为仿写打下基础;第三环节是从读到写,让学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这样的写法,以阅读带动写作,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专家总评:本教学片段以描述与联想结合即通过联想来丰富文本内容的表达策略作为教学目标。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目标定位准确,体现了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初步了解、扩展寻找、迁移改写三个环节实施。体现了让学生从感知——巩固——应用的递升过程,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逐步递进,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