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维火花,提高中年级阅读效果 火花思维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个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当其冲的是要在扎扎实实、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在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生命体,注重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挖掘文体资源,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我们的学语文教材具备了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教材,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他们的精神成长。因此,充分利用教材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显得尤其重要。要充分利用教材,我们就要努力挖掘文本的资源。中年级语文教材虽然比较浅显,但对小学生而言,也可以说是一字一天地、一字一世界。因此,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们应立足于教材内容,挖掘、丰富教学资源,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如教学《猫》时,我先这样引导:“《猫》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描述了猫既古怪又可爱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接着,运用多媒体将课外收集的有关猫的图文资料呈现出来,让学生欣赏猫的顽皮、可爱;在观赏后,让学生静听全文的朗读录音。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尤其是对关键的词句要静读默想。最后,让学生赏读:“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并思考:老舍先生对猫的大加赞美,表现怎样的感情?作者又为什么会对猫有这样的感情?这样,让学生感悟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应和睦共存的道理,任何动物都应有它们存在的自由、空间,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二、依托多维训练,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时下不少教师课堂教学追求时髦,滥用多媒体,而忽视了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训练。其实,多维的训练也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手段和途径。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多维训练,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第六自然段,虽然只有四句话,但这四句话联系得相当紧密,前后有因果之间的联系。这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让学生去充分地读好下文的三句话。学生读后,理清了这一段的写作思路——先总地概括叙述“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然后具体叙述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为了进一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笔者还让学生做进一步的比较,看看这几句话能不能互换一下位置。学生将其换位后,虽然感到读起来并没有多少拗口之处,但总感到不对味的地方,却不能说出其中的所以然来。于是,我提供六七组关联词,让学生选择适当的一组将这段话的意思连起来说。结果精彩出现了,他们都选择 “因为……所以……”来概括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感悟到这样的内容:因为树多,所以鸟多;因为鸟多,所以鸟蛋多;因为鸟多,所以鸟粪也就多。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不可调换。
  三、追寻师生互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根据中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和他们进行对话。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写的是唐朝大诗人李白与孟浩然的送别情景。教学这首诗歌时,我这样安排师生之间的互动。
  师: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友人,但终究要分手。课文就是描写了李白与孟浩然这对友人依依离别时的情景。如果你们能认真而又投入地朗读,定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
  (学生大声地朗读。)
  师:下面我给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好。听的时候注意把最能体现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深情厚谊的词语找出来。
  (学生读毕,一只只小手举了出来。)
  生1:“我一直......”说明他们是良师益友。
  生2:“一饮而尽”可以验证“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句俗语,说明他们友谊真诚纯洁。
  师:这友谊像什么?
  生:就像长江的波涛。这让我想起李白诗中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虽然是赠汪伦的,也正是孟浩然和李白之间情意的写照。
  师: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说得也很到位。
  教育教学的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到:师生之间平等地走进文本,就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共鸣,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