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鸿小说的大地品格】大地幼儿园怎么样

  艺术品格关乎艺术生命。艺术品格学的理论核心应该指向那种凝结在具体艺术品中、涌荡着创造者自身个性、气质、才情、器识之类元素的特别成色与特殊质地。真正有成就的艺术家往往就是那些“蘸着自己的血液和胆汁来写作的作家”①。他们总是在追问,在寻找,为发现和凝练这样的成色与质地而不遗余力,比如,韩少功植根传统文化土壤的文学努力、莫言力图散发自己独特“气味”②、通过胸中“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表达“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以及“大精神”、“大感悟”③的小说实践等等。
  诚如有的论者所言,“和他心爱的人物陶秉坤一样,少鸿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脚下的土地,是一位真正在大地上行走的人。能这样行走的人,眼里便只有世事如潮、人间沧桑,胸中吐纳的只是对生命途程的感怀、悲悯和关切,体内缭绕的便是智性的芬芳。”④三十年来,少鸿的小说阈限大体经纬在20世纪湘西北的资江、沅水流域,由穿越世纪的“两江”勾连起一个叫做“石蛙溪-莲城”的基本格局,由这一格局舒卷山川沟壑,摇荡年华日月,蒸腾生命气象,从中凸现出来的,便是一种极具“成心”⑤、极富质感的大地品格。
  一、大地根性
  少鸿小说的一大质地,是由区域历史及山水自然所彰显的文化根性与生命本性。
  湘西北、武陵、沅水、资江,这不是一组普通的地理名词,而是令人望去就会怦然心动的一串字眼,其原因,大抵在于这片热土连接了某种历史,牵绕了太多沧桑。这里的天空、河流以及花草、鸟兽,这里的楠木、黑松林以及水稻、红薯,这里的小镇、田园以及扎排、龙舟,这里的义士、贤达以及愚妇、村夫,这里的哭泣、歌声乃至巫觋、鬼魅……这里的一切,都映现着久远年代的肃穆身影,氤氲了往古岁月的神秘气息。
  这种往古积淀,主要表现为自先楚而降、绵延不已的勤恳踏实、执著虔诚之类血脉、精神。谈到这类积淀,人们不无道理地认为是一种“楚文化积淀”⑥。此处所言楚文化如果不是特指成王分封以来的中原主导文化,如果没有忽略此前更早的三苗文化、善德文化、8000年前的彭头山文化甚至采集与狩猎文化,则“楚文化积淀”一说是相对完整、可靠的。强调这一点是有必要的,因为就事实而言,少鸿小说透射的文化精神往往更具自然生命气息与先楚意味。陶秉坤(《梦土》或《大地芬芳》)这一人物几乎就是楚地先民的化身,是对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事迹的诠释和印证。对于土地的痴迷、虔敬,使陶秉坤形象已然成为古老农耕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尤其是那双青筋盘绕、十指虬曲的手,那把犹如身体的一个部分和天然“器官”的锄头,那种燃烧的热望与蓬勃的生命激情,这一切无不激荡着古老文化的回音。的确,文化本来就意味着自然、原始。文化自一开始就与大地品格相关联——culture(文化)一词的本义即“开垦”、“耕作”,而civilization(文明)只是后来人工、人为的城市化结果。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诗人库泊才会说,城市是人造的,乡村是神造的。
  中篇小说《红薯的故乡》、《九三年的早稻》也是积淀、散发着古老文化气息的优秀文本,前者缠绕着牧歌意绪,后者释放了某种大地感伤。“红薯”的“故乡”问题是一个关涉人类自身身世、颇具形上意味的“天问”。红薯充盈着生命的汁液,从久远的过去年代一路走来,以最简单、最朴实、最宽和、最谦逊的形式表达关切与牵挂,延续着父母对孩子般的情愫,恰恰是在这里,人类找到了自己的真正故乡。小说可谓标本式地“实录”了从储种、蓄肥、着床、培种、松土、掐秧,到栽种、锄薯、翻藤、守夜、收获、加工的生产、生活过程,揭示了古老的生存经验。无论哪一方水土,无论怎样的艰难时世,看到这样的记录和经验,大概都会收获一种慰籍,唤起一种记忆,重拾一种理由——日出日落的安澜,天地神灵的期待,江南采莲的怡悦,东篱采菊的闲适……这类事实和经验提示、寓言了某种现代存在的可能。《九三年的早稻》则流露出古典感伤和深深的现代忧虑:传统耕作文化的危机与出路问题。冬生,似乎是世纪末最后一位耕者,又抑或是新一代希望。父母双亡,高考落榜之后无奈返乡,冬生在邻居毛老倌、又福嫂指点、帮扶下跌进日子,扛起艰难。此时,外面的世界正冷冰冰地闹哄哄着,打工的喧嚷如潮水来袭,一阵接一阵。喧嚷之于冬生本不构成太多吸引,只为暂避一种特殊的生活麻烦,他才仓皇南下,碰壁之后能去的地方还是只有家,而成熟的早稻、厚实的泥土以及同样厚实的又福嫂也在以亘古的平静表达着接纳。也许,冬生的心中,荒芜的不只是田园,也不只是又福嫂那样的女人——大地根基、家园理想,这些才是“归去来兮”的全部理由。
  《梦生子》、《红鸟》、《皇木》、《花冢》、《冲喜》等早期创作表明,根性或本性的东西是需要甄别,需要扬弃、再造的,否则,它就只是痈疽,是掣肘。“梦生子”身上的愚昧性、“红鸟”羽翼下的欺骗性、“皇木”培植的奴性、“花冢”远遁着的顽固性、“冲喜”折射出的荒诞性……这些都只能是一种精神毒性与文化劣性。对于这样一类习性,少鸿的态度是决绝而坚定的,那就是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寻根思潮相协谐,参与了文化批判的集体实践。这是世纪之初鲁迅式“国民性”批判以来又一次比较集中的文化大清理,应该说,这样的清理是必要的,同时也使人们对于大地根性的认识走向完整、深入。
  精神血脉也好,文化遗留也罢,往古岁月积淀并不总是一些难以捉摸的影子,它们常常会附丽于某一具体形态,由此而使那些根性或本性获得一种标识,烙下区域历史的印记。这些形态,有时是历史人物形象,有时是历史文化事象,有时是地方特有自然物象,更多时候则是某种区域人文经典的实际在场。小说《溯流》所追溯的就是一条历史之流,所演奏的是一曲灵动的水文化交响。这是一条渊源深厚的河流。千古流淌的沅水,至今依然流动、鲜活着我们熟悉和温暖的面影:泽畔行吟、从枉渚逆流而上前往辰阳的屈原;伏波将军马援的三千兵马以及青浪滩幸存的杨姓士兵;五强溪的五位好汉;沈从文先生和他笔下的柏子、以及先生的大表哥……千古流淌的沅水,又是一条率性自由的河流:后生和他那为爱殉身的母亲;透着水鬼般邪气的促狭的水猴子;把人生“相好”看得最重要的东、桂莲、小旅馆老板娘……这些水气淋漓的形象张扬甚至放纵着楚地个性,演绎了别样的生命质地。长篇《大地芬芳》、中篇《白鹞河排佬》等作品的关注视域在资江两岸,其所展示的当是所谓湘楚文化个性。人们大多承认,楚文化是有荆楚、湘楚之分的。荆、湘之间较为确定的界线就在沅水流域,这一界域的语言、习俗乃至地理环境等都更具荆楚平原特点。资江沿岸湘楚文化颇具山地个性:沉默而丰富,局促而热烈,厚重而飞扬。从小淹镇走向大世界的著名历史人物陶澍就是这种山地文化的代表,双幅崖七星岩的星光因此而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烛照和“悬临”⑦,成为“耕读传家”的典范,成为陶秉坤那样的普通山民心中的楷模。   历史文化事象,主要包括特殊习俗(比如龙舟、上梁、冲喜、冥婚、赶尸、卜卦)、历史事件(比如辛亥革命、常德保卫战、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等;自然物象则涵盖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天地万物。这类事象或物象同样激扬着真精神、大气象,即便一棵楠木(《皇木》)、一根松树(《黑松林》)、一只赶山狗(《赶山狗》),也可以回荡一股或凄怆、或悲壮的“国殇”品格。
  区域人文经典的实际在场,所指当然是那些流贯在少鸿小说故事、人物、语言、结构、细节等等之中的具体文化秉性,比如楚辞的忧愤、坚韧、奔放,比如老庄的通脱、恣肆、老猾,比如傩巫的怪诞、神秘与民歌的率直、热烈。显然,这样的楚文化特质是必定要赋予作品某种特殊品格的。即就巫觋之事来看,楚地“信巫鬼,重淫祀”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和“子不语怪力乱神”、周人“事鬼敬神而远之”的北地正统大相径庭,着实十分有趣,大概也是楚地之为楚地的基本表征吧。其实,楚人很是慧黠,明知鬼乃无稽之谈,却依然要做得一丝不苟,何也?鬼者,神也;神者,人也,娱神的最后不过是为了娱人!少鸿是很清楚这点的,所以,作品写到的鬼神之事终究也不过是人世之事。但是,从《皇木》、《花冢》等文本实际来看,那些阴森森影幢幢的场景仍然造成了不小的阅读冲击:“冷汗从背上渗出来,酉知道碰上岔路鬼了。若没别人唤醒他,他将永远在这山谷里绕圈子。”“赶尸人从腰间掏出个葫芦,吮了一口什么东西,向那尸体迎面喷去,接着微闭双眼念念有词。尸体忽然自己坐了起来……木偶一般向前走。”“酉肛门一紧,不敢出声,讷讷地辞别赶尸人……回头一望,只见一堵悬崖壁立在那里,没有石桌石凳,也没有赶尸人。”(《皇木》)“我是在那个阴沉的暮春的傍晚发现黑影的跟踪的……我转身往回走,这时那黑影悄然出现,飘飘忽忽跟在后面。”(《花冢》)看看,这也许就是楚地和那些看透了生死的楚人。再看看“山鬼”意象。学者们考证,山鬼就是巫山神女,是追求爱情、渴望幸福、期待永恒的人们共同的精神寄托。然而,即令这样的情爱女神也很难把握自己命运:“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这是否就是一种生命真实、一种大地本质呢?神巫尚且如此,凡人又当如何!如果说,又福嫂(《九三年的早稻》)们还没来得及品味自己“粲然一笑”中的真正宿命时,素云(《服丧的树》)们却像“等待戈多”似的,从一开始就在清楚、坚执地等待着,直到“意外地”死去——仿佛一位现代“山鬼”。
  二、大地智性
  少鸿小说的又一质地,是那种立足大地、源自大地的理性思考。
  由特定地域的特殊生态景观、风土习俗、文化品格、乡村情感或乡土精神、乡土理念等等文化因子聚合而成的那种整体状态,我们姑且名之曰“原乡况味”,少鸿小说注重发掘这类况味并以此承载、表达某种大地思考。
  费孝通《乡土中国》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易》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管子》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诗人们说“村庄是人类的胎盘”、“井是脐带”……这类表述,都袒露着深刻的土地意识,阐发了乡土、大地的原型或母体意义。这是一种命定,是无法摆开的情结与纠缠,一旦失去这种连结,人就将饱尝失去归宿的无根之苦,就将经历孤独无依的精神流浪。《红薯的故乡》表明,故乡既是自古以来就有红薯的地方,也是红薯特别能够生长的地方,更是人类适宜生存的地方,故乡,土地,红薯,人,这些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是家或者家园、田园的全部内涵。《九三年的早稻》蕴含的土地意义即在于,土地是母性的,相应地,女性也是生命的土地,她们都是需要耕作、需要浇灌、需要呵护的。这样看来,无论对于土地还是对自己女人,常年在外而又无生殖功能的毛又福都是没有尽到职责的,而依据哈贝马斯那种所谓“商谈伦理学”(Discussethics)观念,冬生与又福嫂的不伦结合便具有了某种现实合理性。自此,土地与女性两位一体的意识成为少鸿体悟、把握大地的基本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成为后来的一种写作常态。少鸿小说中,纯婚恋问题的文本也许只有一个:《服丧的树》。它试图告诉我们的是,爱情的树生长在最初的土地上。梅山村下放期间,素云爱上了陈辰。她十分珍惜自己的初恋,还在“扎根树”上偷偷刻下了两人的名字。返城后,素云进了纱厂,同曾子铭结了婚,随即又离了婚。下岗后,找到一家地处偏僻的宾馆上班,并邂逅了同样单身的许杰。然而,正如楚狂接舆曾经感叹的那样,“福轻乎羽,莫之知载”⑧,婚姻、邂逅都没能给素云带来幸福,她真正想要和内心坚守的,是童话一样“种”在山上的初恋。也许,所有女性都是不能容忍对于初恋的背叛的,一旦遭遇背叛,所谓爱,也就只是岁月风干的供桌祭品!这便是一种集体的悲剧,一个残忍的悖论,于是,素云就必然地有了那样一个神女般石化的结局。中篇小说《皇木》、《花冢》也在一定的智性高度表现出不同的土地意识。单一地定性“酉”这个人物似乎有些难。或者可以说,这是一名孤独英雄,他让我们记起那些为王朝的倾覆而殉身的人,比如屈原,比如王国维。作为一名吃着皇粮的世袭采官,酉的职责是将发现的上等楠木组织采伐后扎簰贡往皇都。酉是很英雄气的,一生行止颇显悲壮,悲壮到近乎诡秘;酉又是孤独的,孤独到连他的儿子卯也不愿合作的地步。酉是替皇室尽忠的英雄,在寒来暑往、光阴流转中逐渐地忘却大地,步入虚妄,背负起背离大地的孤独,同那容与不进,淹回凝滞的皇簰一道,最终只能化为历史的陈迹。和酉的自我背离与背离的孤独相区别,《花冢》中的“我父亲”却是被世俗放逐而走进死亡的,这种死亡表达的便是一种大地回归与回归的安详。“父亲”是位乡下裁缝,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怎奈好人多舛,世事无常,“父亲”罹患了麻风抑或天花之类传染病。面对不幸,“父亲”毕竟不同于祥林嫂。他的善良和内心的强大在于,自己一个人静静地走出村庄,即使事隔多年痊愈,也因为担心吓着大家,只能潜回家园,门户紧闭。“父亲”好了,村人病了——那些堪称顽固的狭隘使“父亲”成了健康的鬼魂。他宽容、迁就了这样的狭隘,“穿着他亲手制做的一套黑色西装,搀着母亲的手,庄严地走向山坡”去“欢喜成仙”、走向新生和永恒。那坟冢上的荞麦花,一如土中沉睡的人无言的祝福与期待,期待“鲁四老爷”们阴魂早散,祝福祥林嫂们得到拯救……   与上述大地思考相呼应,少鸿小说在历史的社会的人性的不同布景上解剖乡间“恶心”,表述一种悲剧体验与大地关怀。《梦生子》、《红鸟》是二而一的姊妹篇,同属所谓寻根小说。少鸿并不讳言当初的拉美“爆炸”冲击波给予自身的创作冲击,但我们宁肯愿意相信,曲尺镇和镇上那些曾经的荒诞、诡异面目,其内质,仍然只是一种民族固有表达方式。因为,庄周个性、楚地风格早已完成思想和经验储备,同时,20世纪革命、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往往同民众期待及人性本来相抵牾的事实所引发、提供的,也只能是中国化的思考与批判。就实际情形看,从“禄子”到“雷黑儿”,从禄子他娘到雷黑儿的“堂客”李子花;从亢奋到魔怔,从肉体到灵魂都上演着“革命”对大地的奸污、呈露着令人颤栗的悲苦与凄怆,难怪雷黑儿会感觉“脸皮一块一块地掉下来,如半生不熟的肉片”。荒诞的“革命”制造了“革命”的荒诞。受害的土地愤怒地肤浅、幼稚了,以肤浅对抗愚弄,以幼稚“欺骗”欺骗,这,就是恣意率性的楚文化精要,是透着凄凉的苦难智慧。还有一个颇堪玩味的人物:镇长。真跟陶秉坤(《大地芬芳》)感慨的那样,“我们石蛙溪,山好水好,可是一样的风水不一定出一样的人。”这个人浑身上下都“存在着一种老犬的狡黠,一种给人以奇怪印象的狡黠”⑨。长期的农村基层干部经历使他培养了“一种低飞的才能”,而且“岁数越大越不要脸”⑩,曲尺镇的悲剧往往就是他直接酿成的。对这种受恩于大地而又自觉背弃大地的“恶之花”,对脑满肠肥晃荡于大地之上而又恬不自知的所有那些浅薄、奸猾、腐恶、虚伪,必当剪除后快。果然,《龙船》、《冲喜》以及《歌王之殁》、《美足》等创作更具体地展现了各类缺失,更清晰地表达出不同的批判指向。“冲喜”陋习至今已不太能够见到,而作为一个怪胎,作为20世纪最后的田野事实,那种一如既往的别扭、恶心依旧令人窒息,那种“濒临冥界”、行将覆亡的愚昧、蛮横依旧令人震撼,而颇具警醒意味的是,“罗妈”那样嗜痂成癖的人尚未死去!“龙船”的昂奋、精进特质如果不凝集在更广阔的生命舞台,则某种局限和狭隘便会被放大,这个时候,合作似乎更能够体现宝贵的现代品格。这一点,在《法西斯菌》中同样得到证明。日本人飞临常德发动细菌战,因为细菌感染死亡的第一例是一位名叫蔡桃儿的少女,但是,比这一史实更让人痛心、愤怒的却是民众的麻木、无知和唤醒他们的艰难。这种贯穿世纪的国民性批判今天看来依然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歌王之殁》中,歌王的过去与蜕变就有了清晰的现代指向。歌王原先不叫歌王,叫“歌鸟”。歌鸟的家在山谷,那里树木葳蕤,花草繁茂,洋溢着苞米的香味。歌鸟身体雄壮健旺,歌声穿云裂帛,居然因此而引发空难。“我”和“乐”好不容易将他带到城里,希望他的原生态能给城市一些新的东西——不,让城市看到自己的曾经,可是事与愿违——歌鸟已被城市同化得惨不忍睹。从这一象征、隐喻式文本不难看出,“唤醒”的努力仍在继续,而思考与批判的重心已经发生转移:伴随物化与泛商的脚步,人类在土壤匮乏的路上渐行渐远,一些新生之恶的面孔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譬如掠夺,譬如病菌、雾霾和沙尘。
  三、大地诗性
  少鸿小说还呈现出诗的质地——对大地诗意的索要,根植于生命之流的诗化叙事与判断。
  人们的潜意识里,“诗”与“骚”还是有区别的。同样拿槐树比兴,北地就做得比较质实粗放:“小槐树,槐树槐,槐树下面搭戏台。人家的小哥哥早来了,俺家小哥哥咋还不来。”南方则显得比较古灵精怪:“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如此看来,诗是以《诗》三百篇为代表的风土文化,骚是以屈《骚》为典范的浪漫文化,似乎,“骚”是比“诗”更显诗性的诗。这种比较当然没有太多必要,但至少还是证明了两类不同的事实存在:对大地诗意的刻意索要和浪漫赋予。
  大地本身展现了一种诗意自然。青山满目,俯仰皆诗:“青山默默地伫立,洁白的雪花轻轻地飘落,松林穿上了白绒绒的雪袍,岭上岭下一片雪白。太阳出来,雪水从枝头滴下,松林里滴滴答答奏起一片美妙音乐”(《黑松林》);“头上,被重峦叠嶂圈定的那块天空,云已全部散去,湛蓝如洗;岸上的灌木摇曳着树冠,蜡质的叶面银子似的闪着斑斑的光点”(《白鹞河排佬》)……水是流动的诗:“白鹞河被峡谷挤疼了,怒吼着,蹦跳着,往前扑腾翻滚。大浪摔在岩石上,玻璃似地碎裂开来。峡谷里河浪的轰鸣震耳欲聋”(《白鹞河排佬》)……即便是陶秉坤(《大地芬芳》)那样的山民也常常会感受、涌动某种诗意:“他贪婪地嗅着泥巴的气息,不时地扬一下鞭,但那竹枝做的牛鞭并不落到牛背上去……一只丁丁草鸟落到牛背上,尾巴一翘一翘,啼啭得十分动听,犹如珠子在瓷盘里滚动。又有一只瘦腿鹭鸶飞来,落到田里,伸出长喙,啄着田里的螺蛳。”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类诗意不是孤立的、游离于小说之外的点缀,相反,它们是经过选择的、与人的心境或事件发展的情境相契合的必然要素,是小说整体的有机部分,而这一点恰恰满足了所谓抒情体小说或诗化小说的基本要求。
  大地同时也展现出诗性的生命自然。初看起来,白鹞河那位“排佬”与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Santiago)“老人”颇为相似,究其实质,却依然是一位流淌着先楚文化血液的自然之子、倔蛮硬汉。战胜卑怯懦弱,征服急流险滩,寻求价值实现,这便是排佬们的宿命,因此,借用庄一夫(《溯流》)的话来说,“水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们心灵的寓所,精神的家园,是塑造他们个性的元素……”水是抵达安宁、自由的唯一通道,是灵魂获救的最后证明。“白鹞河排佬”曾经是一位失败者,败得很惨,散排落水后连短裤都被撕烂冲走了。没人会同情一位失败者,人们毫不留情地嘲笑、羞辱了他,连定了亲的妹子也走了,相好的女人也鄙夷他“不是个男子汉”……从此,他的腰开始佝偻了。多年以来,“排佬”一直不能原谅自己,在痛苦、自责和不屈中顽强地等待着,尽管等出了“一张酱色的核桃壳似的脸”,尽管等成了一个驼背,尽管时过境迁,人群尽散,撑排行当几成历史。“再撑一次排,成功地撑一次排,是他此生的最后愿望。”“这张排对他太重要,这不是排,是他这个人,是他一生的结局。”经历艰难,“白鹞河排佬”终于征服凶险、证明了自己。“衰老的生命此时此刻坚强得如钢似铁”,眼角却“渗出一颗亮晶晶的东西”。登上码头,走在空寂的街道,“他只想以生命的全部大笑。”他一身轻松,那驼背居然又直了!这真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传奇。沿着这一诗性生命轨迹,人们是否能够想起,日子之上应该还有一些别的什么?是的,顽强,忠贞,尊严,甚至崇高,尤其在这样一个“英雄气短”的年代,“排佬”的这类诗意的传奇几乎已经是一种奢侈。“白鹞河排佬”之外,少鸿又在他的长篇巨制《大地芬芳》中发掘了另一位排佬形象:水上飙。不同的是,水上飙的诗性人生更有一种英雄传奇色彩。他的生命开始于“排古佬”却并未止于排古佬,或者说,他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并不是在“水上”得到最后实现的。年轻的时候,这位“能日死牛的飙后生”颇有绿林精神,极端适意率性,被陶秉坤救成“堂客”的黄幺姑就是因为同他恋爱而遭遇沉塘之祸的。他不慎弄死族长,躲进山中,收养了义女山娥,一刀阉了奸污自己女儿的劣绅吴清斋,在安华县城一头撞进革命。以后的岁月,水上飙逐渐走向自觉,最终成为坚定的革命者,而年轻时的快意恩仇也随之升华为革命的英雄主义,在剿匪战斗中抱着匪首一同坠下悬崖。令人钦敬而又伤痛的是,这位一生英雄的“排古佬”,不曾从革命中获取任何个人利益,却用苦难的一生抒写着诗性的壮烈与纯粹,比较而言,他的生命传奇应该更具世俗拯救意义。这样的生命诗意还有很多,比如陈梦园(《大地芬芳》)“烹汤杀寇”、“慷慨赴死”的凛然、肃然,又比如尤奇(《溺水的鱼》)皈依自然的温暖、安然,后者因为象征式地回答了“魂归何处”的现代诘问而获得一种更高诗性。
  现代小说中最能发掘和记录大地诗意的作家就是孙犁,少鸿的发展却在于,某种诗性思考、诗性判断沉淀其中,濡润着小说的整体构建,不是点缀,不是色彩,而是内在旋律,或者说就是一种整体表达方式。尤其像《赶山狗》、《乌麂》一类短篇,不光有着诗的内质,不光是整体方式,还兼具诗的外形——诗的跳脱,诗的节奏、诗的句式等。“赶山狗”形象已被人格化。它知道自己无法对抗命运——从猎狗便为菜狗的命运,便自行找到一个机会惨烈地死去,保持了自身作为猎狗的完整性。“乌麂”是山民娄贵的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便向乡干部撒气的手段和工具,尽管不免失之农民式的狡黠,又未尝不通透着某种诗性的智慧,欢跃着普通人的快意。至于小说中那些具体的诗化语言,像“酉的日子全装在褡裢里”、“酉觉得岁月真是蛮不讲理,残酷无情”、“风的舌头舔凉了他的身体”、“清凉的夜气水一样掠过酉的身体”(《皇木》)等等之类,早已是一个常见事实。这也难怪——小说家的少鸿,他的起点本来就是一位诗人。
  注释:
  ①左拉:《论小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下),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896页。
  ②莫言:《小说的气味》,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③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
  ④夏子:《少鸿小说的意义阈》,《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⑤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⑥何镇邦:《花冢·序》,少鸿《花冢》,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⑦[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87页。
  ⑧《庄子·人间世》。
  ⑨⑩林语堂、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第166页。。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杨晓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