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教师个人成长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一、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校本教研,对教师而言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校而言是保持和创新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对课改而言是保障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因此,学校要加强教师的校本校验活动,营造一种融洽的教研氛围,开放的校园教研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业务统领和指导作用,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平台,为教师业务提升创造机遇。下面通过“一个建立,两个开展。”来谈谈我得一些思考。
   1、建立教育沙龙。
   教育沙龙是一种由志趣相同的教师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它可以营造出宽松、随意又不失严谨的研究氛围。对于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教师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对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反思,同时对其中的多元见解要进行批判性分析,要分辨他们见解的合理成份,又要找出它们可能的差错,以便自己据此采取行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教师的反思和自我完善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此种教研活动特别适用于教师不易理解或存在争议的问题的澄清,或是对教学最优化的讨论。
   2、开展课题研究。
   众所周知,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其中课题研究是非常常见也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一个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如果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就一定能够起到先导作用。实践证明:教育要发展,科研必先行。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里,科研型教师尤其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处理信息能力,包括善于发现、选择、简化和整合信息,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处理,综合成新思想、新观念等能力。做科研型教师就要边教学边教研,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教研解决问题,形成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
   3、开展案例研究。
   案例分析是教师自觉地以教育理论去思考、分析、对照案例中所反映教育实践的过程。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的发展都有意义。同时,教师的案例研究不仅仅为了追求一个结果,更需要一个过程。教师的研究成果不仅在于显性的案例文本的呈现,更在于隐性的缄默知识的体验和获得。因此,要注重对教师教育案例的撰写、分析和交流工作的开展,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如,在进行“圆的认识”教学研究时,同组三名教师都选同一内容上课,第一位教师上完课后集体评议,大家肯定优点,分析问题。第二位上课的教师通过比较及反思,根据新情况对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调整,课上完后,再进行评议。第三位教师根据前两位教师上课的情况,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重新审视、调整,然后上课、评课。这样,同一内容三位教师上出了不同风格,其教学结构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一课三人上”是组内所有人员围绕一个课题发挥各自特长,执教者个体反思,辅以同伴互助来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二、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活动,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觉得它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有很大关系。
   1、敬业精神是否缺失?
   古语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也就是说只有敬业乐业,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才能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倾情奉献。敬业精神是教师在实践中随着职业信念的不断提升,职业情感的不断增强以及自身行为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对人生价值的不断思考和体验中产生的。然而,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拥有敬业精神的人的数量是否在慢慢减少?
   2、知识更新慢慢在“变味”?
   一所学校的学风是教师带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处在当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的积淀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但是,现今教师的知识更新,有种往“物质”追求需求发展,挖空心思学习“往口袋里装钱”的相关知识的,这样的学习目的是否在蔓延?
   总之,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权威的落脚点就是教学质量。只有务实教学,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有最大的受益。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虽然辛苦,但我坚信阳光后那美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