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搜集积累材料:搜集你喜欢的对联把它们积累下来吧

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搜集积累资料,阅读时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需要搜集积累材料,写文章时,为了切实解决困扰学生无米之炊的难题,也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进行口语交际以及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也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其实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为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问题。
   一、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中外名著去搜集积累。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能及时反映改革开放的最新成就,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总是堪称时代的一面镜子,现实生活的实录。语文教师不但要求学生多听多看,提高思想,觉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在听了或看了,要及时地学会用自己的话去叙述,分门别类地记录在本子上。日积月累,坚持下去,学生在写作时,就不存在着无话可说的情况了。在学生阅读时语文教师要特别强调,对一些经常片段,能够转述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时间长了而记不起。在一些报刊杂志上看到的一些片段,可以把它剪贴下来。在网上看到的一些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复印下来。这样,由于资料充足到位,在写文章时,就不用愁无米下锅了,阅读文章时,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仔细观察生活,从学生周围的人和事中去搜集积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涌现出美的人和事,值得写作的材料很多。这些都是很不起眼的琐碎小事。因此必须细心选择,注意搜集。针对这些材料易失的特点,语文教师要特别强调,学生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观察的习惯,留意周围的人或事,努力从生活中了解生活,找到足以表现生活本质的材料。例如,农民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几年来,家家户户买上了电视机,修起了楼房,骑上了摩托车,现在又安上了电话。以前凹凸不平的马路,现在变成了宽阔而平坦的水泥路,以前狭窄的羊肠小道,现在变成了宽阔的马路,闭塞的山村,交通边方便了,信息方便了,信息快捷了。再如,我们的学校,以前是矮小的砖瓦房,现在是钢筋水泥高楼。以前,我们在坑坑洼洼的操场上活动,现在变成平整的水泥地板,以前,电脑这个听起来陌生的词语,现在也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的眼前。如果学生视野不开阔,观察生活不仔细,这些鲜活的材料。语文教师只要引导得法,让学生对周围最熟悉的人和事,有目的,有计划,持续地进行观察,让学生的头脑随着视觉和听觉而积极展开活动,由点到面,由校内到校外,透过现象看本质,再分类归纳整理,就能搜集到各具特色、富有生活气息的材料。
   三、从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中去搜集。语文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更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一般来说,学生平时不太注意自己的活动和所做的平淡无奇的事,更谈不上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感想。遇到写作文时,才仓促地进行回忆,这样,平时经历的许多平凡但却反映出时代精神、美好心灵的小事,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模糊难忆,甚至荡然无存了。为此,语文教师教育学生要像哨兵似的警觉,把自己的所作所想随时记下,等到写作文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跳出令自己感兴趣的、满意的材料来。我清楚地记得,我班有一个同学,一次他借别人的玩具来玩,他刚拿过来就坏了,他马上还给了那位同学,可那位同学硬说是他弄坏的。实在是冤枉他,他伤心地哭了。我走过去安慰了他几句,还告诉他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不久,我们上作文课,要求学生写一篇记事的文章,他拿起笔毅然地写起了那天发生的那件事,把他的想法也写出来了,写得那么真实,那么深刻,那么感人。此外,学生本人与同学、老师、父母、兄弟姐妹、邻居、亲朋好友的交往,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听法制教育和英雄人物事迹的报告,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祖国山河奇异风光等等,都会产生许多新的或美好的想法和感受,此时更应该提醒学生吧这些事和想法都记录下来,用来充实自己的材料宝库。
   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细致观察事物、认真体验生活,养成随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感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就能搜集积累到很多的材料,写作文时学生就有说不完的话,就能写出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新颖别致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