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顺义区临空经济发展规划_

顺义区临空经济发展规划 顺 义区 商 务 局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72 顺义区临空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组 一、 项目负责人 曹允春,中国民航学院航空运输系主任,教授、博士 王福印 北京市顺义区商务局局长 岳崇山 北京市顺义区商务局副局长 二、 项目组成员 庞海雄 北京市顺义区商务局发展规划科科长 李聪新 北京市顺义区商务局发展规划科科员 金丽国 南开大学城市和区域研究所,博士 魏然 中国民航学院航空运输系,硕士 任新惠 中国民航学院航空运输系,副教授 李瑞琴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白杨敏 中国民航学院航空运输系,硕士 江红 中国民航学院航空运输系,硕士 杨旭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 杨震 中国民航学院航空运输系,硕士 古芸芸 中国民航学院航空运输系,硕士 一、规划目的4 二、规划原则4 三、规划依据4 1.临空经济的内涵与发展规律5 1.1 临空经济的内涵5 1.2 机场、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5 1.3临空经济发展的条件6 1.4临空产业的类型和布局模式6 2.顺义临空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8 2.1 首都机场的扩建8 2.2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8 2.3 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9 2.4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赋予的新契机9 2.5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9 2.6 临空经济的国际竞争9 2.7 民航体制改的背景10 3.顺义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11 3.1 顺义临空经济的发展概况11 3.2 顺义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现状15 3.3 顺义临空经济发展的总体评价24 3.4 顺义临空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24 4.顺义临空经济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26 4.1 顺义临空经济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26 4.2 顺义临空经济的产业发展规划28 4.3 顺义临空经济的空间布局规划39 5.顺义临空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步骤60 5.1 顺义临空经济发展规划的分期建设方案60 5.2 顺义临空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60 5.3 顺义临空经济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68 一、规划目的 本研究将达到以下目的 为顺义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为顺义编制“十一五”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提供依据;

为顺义制定临空经济区的城市空间详细规划提供总体依据;

为顺义临空经济取得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定位,向北京市政府申请相应的政策支持提供参考。

二、规划原则 规划是一种较长期的战略性策划,通常要求具备创造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鉴于此,课题组对顺义临空经济规划的研究,将十分注重和遵循上述特征的要求,力求突出“新” 、“广” 、“高” 、“实”四大特点。

“新”-- 观点新 “广”-- 视角广 “高”-- 目标高 “实”-- 操作性强 三、规划依据 本规划主要以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为指导,并以首都机场十一五规划、顺义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十五”纲要和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着力构建服务业大区等已有的专项规划为基础。

本规划还基于对顺义区、首都机场和国内其他城市临空经济的实证调研,以及各方面专家的咨询意见。

1.临空经济的内涵与发展规律 1.1 临空经济的内涵 这种以航空运输(人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以航空货流和商务人流为支撑的经济就称之为临空经济。

1.2 机场、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 临空经济规划的任务是确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影响发展方向的主要方面一方面在于顺义自身的资源条件,另一重要方面在于顺义临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外部环境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首都机场和首都经济,这两方面因素与临空经济的相互作用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在本节分析一下机场、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

1.2.1 机场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 机场对于他们的周边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社会影响 ⑴直接性影响完全或大体上与机场的运营相关的就业和收入;

⑵间接性影响在商品或服务供应链研究领域所产生的就业和收入;

⑶诱发性影响消耗直接和间接雇员收入的经济领域所产生的就业和收入;

⑷催化性影响通过促进商业效率、吸引经济活动(如投资的流入和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就业和收入。

1.2.2 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长点 从北京的未来发展规划来看,首都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发展总部经济、高精尖产业是必由之路,临空经济将为这些产业提供最佳的对接,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生长点。

1.2.3区域经济发展为临空经济提供了支撑 按照世界银行的相关条例,所谓中等发达水平要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较高的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保证了临空经济这一特殊经济模式的稳定、健康发展,首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临空经济提供了总量支撑;
一方面首都经济也为临空经济提供了发展空间;
再则,首都经济也为临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1.3 临空经济发展的条件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它的发展途径需要一些条件的支撑,这种支撑保证了临空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本课题组认为临空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下的条件。

⑴ 机场的自身条件 ⑵ 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⑶ 便利的交通条件 ⑷ 区域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⑸ 卓越的教育研究环境 ⑹ 怡人的自然环境 1.4 临空产业的类型和布局模式 1.4.1 临空产业的类型 航空运输业 物流产业 临空型高科技制造业 总部经济 航空制造业 科技研发 客户服务中心(呼叫中心) 会展业 现代服务业 1.4.2 临空产业的布局模式 临空产业在机场周围的布局并不是随机的、杂乱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产业分布规律。根据临空经济区内不同的经济单元与机场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的不同,机场周边地区通常呈现同心圆式的圈层布局结构,但这种结构随着机场通往市区的交通干道及联系成本的大小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依据国际上机场的空间结构模式,通常在机场周边分为四个区空港运营区、紧邻空港区、空港交通走廊沿线高度发达地区和外围辐射区。

2.顺义临空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 2.1 首都机场的扩建 首都机场未来规划面积近25平方公里。首都机场扩建后,到2008年机场候机楼面积将由现在的35万平方米达到70万平方米,客运吞吐量由现在的3200万人次达到60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由现在的60万吨达到180万吨,年起降架次由22万架次上升至50万架次。在首都机场“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首都机场明确提出了“21”产业发展战略“机场管理产业金融服务航空城”,也就是以机场管理为核心业务,以产业金融服务为支撑,以专业化模式为经营制度基础,大力发展商贸、旅游、餐饮、娱乐、房产、广告等机场管理相关产业集群,最终形成以机场主业为牵引,产业金融与非航空业务产业集群为两翼的现代机场产业发展新格局。

2.2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原则性通过,在总体规划提出的框架内,相关的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将陆续展开。新规划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按照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的要求,对北京空间布局做了重大调整,改变过去“单中心”的发展格局,构建起“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从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可以看出,东部发展带上顺义占据核心地理地位,就布局而言,首都航空港和天津海港的双港联动是东部发展带的关键。其中,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包括引导发展现代研发、制造业以及空港物流、会展、国际交往、体育休闲及航空产业等功能。从新规划可以看出,临空经济将是顺义区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关键,顺义临空经济的发展将与北京国门商务区的建设相得益彰,共同打造首都外圈层的经济产业带。另外,临空经济区发展与天津海港发展形成双星互动态势,将成为环渤海经济的重要经济轴线。

2.3 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2003年,北京市全市人均GDP为32061元,按当期汇率折算,约合3874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北京经济发展已经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水平。首都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核心是高新技术产业。200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9。中关村科技园区实现增加值60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6。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北京市在走向国际大都市的时,产业结构也会加速高级化,顺义临空经济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战略定位承接部分转移产业,加快经济增长。

2.4 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赋予的新契机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区)二市,陆域面积112万平方公里,2.4亿人口。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的地区之一。另外环渤海地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2.5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 当代经济的发展,已走上了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采购、全球化销售的新路,如汽车生产,零部件可能来自世界上几十个国家或地区,组装成汽车又向全球销售。当今世界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厂房、人工、能源、加工机械和服务软件等,有很强的竞争力,生产的产品成本低、品质高,具有高附加值,生产基地就流向哪里。这种世界性生产基地的大调整、大转移,对于顺义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6 临空经济的国际竞争 机场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临空经济区发展的规模,因此,探讨一下对首都机场形成竞争关系的亚洲其他枢纽机场的发展态势。

相比仁川机场和成田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在容量和规模上处于劣势。新建的仁川机场的规划年旅客吞吐量和成田机场区域实现的年旅客吞吐量都在8000万人次以上,均远远高于首都机场。从竞争角度看,仁川机场对首都机场的影响力最大。

2.7 民航体制改革的背景 中国民航正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机场属地化的改革已经显示了机场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趋势,同时,中国民航在未来将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些都需要地方经济的大力支持,对地方经济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临空经济的发展。顺义区可以充分利用这民航改革带来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3.顺义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 3.1 顺义临空经济的发展概况 3.1.1 顺义临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90年代初到现在,顺义区临空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萌芽阶段 1992年,顺义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大力发展空港口岸经济”的思路。

第二个阶段成长阶段 2000年,顺义区“十五”规划进一步提出了“空港国际化、全区空港化、发展融合化” 的运行机制。

第三个阶段发展阶段 2003年,顺义区明确提出了要抓住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和民航体制改革的机遇,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3.1.2 顺义临空经济的总量分析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临空经济在顺义区已经初具规模。下表为2000年到2004年四年间,临空经济历年的经济总量发展情况以及各总量的增长情况。2004年,顺义区的生产总值为222.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为644亿元,属地财税收入50亿元,其中包括空港工业园区、林河工业园区、空港物流基地、汽车基地以及周围乡镇在内的临空经济核心区实现的生产总值大约为91亿元,总产值大约为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