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
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
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还能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
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饮料中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物态变化 活动体验 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归纳总结 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探究点二 熔化和凝固 1.概念归纳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液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先熔化再凝固 出示固体海波和蜡,提出问题它们怎样才会变成液态在熔化过程中,它们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有什么特点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计时表、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水等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 进行实验 1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长,负责本组探究性学习,教师课前要对组长进行指导,交代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每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

2组装实验装置把硫代硫酸钠和石蜡分别装入两个试管中,并插入温度计,再把试管按图示装置固定。往烧杯里倒入冷水,使水位高于装固体颗粒的那部分试管图中只画了一套装置,另一套装置完全相同。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两个烧杯加热,观察两试管内固体熔化情况,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

3第1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40 ℃开始计时,每隔0.5分钟读取一次温度值观察物质状态,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第2小组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50 ℃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读取一次温度值观察物质状态,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1对海波及石蜡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2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3熔化时它们的状态及温度。

记录实验中的数据。

表一 海波熔化时温度、状态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 时间/s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温度/℃ 41 43 44 45 46 47 47 47 47.5 48 51.5 53.5 55.5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表二 石蜡熔化时温度、状态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 时间/s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温度/℃ 52 55 58 61 62w 63 65 66.5 69 72 74[ 83 状态 固态 粘稠状态 液态 学生交流思考海波及石蜡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状态的变化一样吗 分析论证各小组将描在坐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小组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交流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设计意图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常见现象之一,选择这一内容让学生参与探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有利于体现“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新课程理念。

探究点三 熔点和凝固点 对比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曲线。

海波的熔化图象 石蜡的熔化图象 学生讨论交流,思考 1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2每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与石蜡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吸热、放热情况如何 归纳交流从实验现象及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 1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 ℃,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2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升高,在此过程中,石蜡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得出结论 1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一类固体叫晶体;
如各种金属、冰、海波等。

另一类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如松香、沥青、玻璃等。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学生讨论交流物质凝固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2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晶体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4凝固过程放热。

学生观察课本图3.25甲、乙两幅图线,并分别比较与图3.24图线的区别。

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特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知识扩展让学生阅读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体会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0 ℃,钨的熔点最高。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金刚石 3 350 金 1 064 冰 0 钨 3 410 银 962 固态水银 -39 纯铁 1 535 铝 660 固态酒精 -117 各种钢 1 300~1 400 铅 327 固体氮 -210 各种铸铁 1 200左右 锡 232 固体氢 -259 铜 1 083 海波 47 固体氦 -272 探究点四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归纳总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比较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2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经历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逆向思维从冰吸热可熔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变成冰的道理,知道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让学生根据物质熔化的规律推理出物质凝固的规律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
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联系生活北方的冬季很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保护蔬菜不被冻坏。

前沿科技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 ℃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把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学以致用请同学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俗语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三、板书设计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1.固态液态熔化和凝固是互逆过程 2.固体 3.晶体熔化条件同时具备 4.晶体凝固条件同时具备 四、教学反思 熔化和凝固是热学中比较重要的课,要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熔化、凝固是两个能相互转化的过程,晶体和非晶体性质间的不同,还要学会作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学生在做探究实验时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加大对实验整个过程的引导,可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在课前就做过了实验操作过程,本节课只要求学生能够能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规律,这样就可为下面讨论节省大量时间。教学时应特别重视对图象的分析,帮助学生找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根据数据我们会画出一幅曲线图,然后让学生对海波曲线图分析,学生很容易会发现海波有一个平稳阶段,然后开始学习海波的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