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中国古装片__中国一级特黄大片

创新之壹 避开政治   外在讲治国,内在讲人心   中国的古装片在银幕上的呈现不乏虚构的情节和虚构的人物,《大明劫》可以说是在多部中国古装片中最接近历史的一部。里边的人物不论是总督孙传庭还是游医吴又可都是有历史记载的,至于这两个人的交集是否属实,《大明劫》的编排也不无可信度,毕竟这两个人都有着共性:不按常理出牌,一文一武在各自的领域中都被看作异类。虽然影片伊始就呈现出明朝国难当头、开封不保的政治面貌,整个片子的叙事也就只停留在出征前的“治疗瘟疫”阶段。治国的道理、沙场上的护国驰骋并没有在该片中得以呈现,光是讲述士兵病发,军医按祖宗留下的方子治病,病治不好,军医陆续被斩,最后确诊瘟疫,只剩下游医坐镇,这一过程就已经消耗影片的大半。
  这哪是在讲政治?士兵的存在也不是为了在银幕上彰显古装大片的阵势,而是为了凸显医术的尴尬:治得了病患,治不了人心,快要治好了病,却在皇帝的一声出征令下,功亏一篑。在《大明劫》中,你能看到忠心的总督、有胆有识的大夫,能看到愚昧霸权的统治者,也能看到激进的思想斗争,就是看不到赤裸裸的政治。 创新之贰 从个体出发
  没有千军万马,只有单枪匹马
  影片仅在开头用兵战交代了一下历史背景之后就脱离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的画面,《大明劫》的形态很像一部古装电视剧,片中确实缺乏高潮,以往的古装片中,都很喜欢表现战争爆发中的你死我活、生死离别,悲壮素材总是容易被创作者拿来在银幕上放大渲染。王竞选择的这段“瘟疫”历史题材,看起来颇有2003年非典的意味,基调上压抑和肃静,没有爆发,单枪匹马的个体被孤立出来。对个体的呈现,在导演王竞之前的片子中很常见,不论是《万箭穿心》还是《我是植物人》,对个体生态的展现都是他擅长的。很明显他将这种对个体的解读一并带入了古装片中,改变了以往中国古装片重场面、重事件、轻人物的常态。
  那场总督孙传庭和游医吴又可夜晚相遇的戏份,充分展现了导演意图,两个“同病相怜”没有退路的人相遇,展开了简短的几句心灵一点通的交谈,一文一武的碰撞道出了相同的人生观选择带来的人生境遇,关于价值观和人生的探讨,不分近代和古代,在古代需要战死沙场的情境下,是另一种对自由、身家性命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无奈。 创新之叁 不再瞎设女角色添乱
  没有爱情,只有亲情
  古装大片中的女性角色从来都只能是点缀,用几个当红的女星作为噱头,总是能给大片绣上一朵胭粉气味的大红花。当然纯粹为捧女主角的《战国》除外。像《孔子》、《关云长》、《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英雄》这些响当当的大片,都少不了女人的妖媚情,《关云长》里甚至让关羽迷恋上了刘备的老婆 ......在《万箭穿心》之后的王竞,这次将情感瞄准男人,写纯粹的硬汉故事,片中的两位女角色一个作为孙传庭的夫人,一个作为吴又可已嫁做人妇的曾经的恋人,她们的参与对事件和情节没有任何帮助,纯粹地用来反衬两位男士的另一面——柔情和家庭生活。
  透过女性的视角看男性,也展现出在君主面前身不由己、只能走向万劫不复深渊的人物命运。一向在孙夫人心中的好夫君,可以当着她的面毫不留情地杀死自己的士兵,通过孙夫人惶恐和充满意外的眼神,一个男人的形象变得立体和多面化。
  在吴又可被召唤进军中当军医的时候,他喜欢的女人帮她说出了心里的挣扎,大夫的行医理念和自由、身家性命相比,他身边的女人比他看得还清楚,而吴又可只是沉默及言简意赅地说出决定,男人的恐惧和顾全大局通过女人的语言巧妙呈现。 创新之肆 古装片结合科普
  既可以作为古装战片,又可作为医学片
  在古装片中,选取军队中治疗瘟疫事件作为呈现主题,真的是一个冷门的选择,这并不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历史事件,所呈现之人也不算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加上影片的包装也无新奇之处,亮点和卖点都不算突出,这样的影片,更像是人物的一部分传记,因为是描述行医之事,很像一部充满书生气的科普片。
  没有视觉大场面的推进,也没有扣人心弦的事件刺激,将近两小时的电影看下来,难免让人觉得有些疲惫,这样的写实影片,也只有寄希望于观众看完最后一分钟,才能完整地体会影片所要传达的精神。首先,这场治疗瘟疫行动没有成功,其实影片科普的部分已经把治疗的方法讲得很清楚,迫于皇帝的一意孤行不顾军中实际情况下令出征,总督下令一把火烧掉了正在隔离的快要治好的士兵们。而这把大火,出现在影片的结尾。
  科普的最终成果展现,也就在于被总督有意放走的吴又可,用这次在军中行医的经验写下了《瘟疫论》,这本《瘟疫论》对现在又有多重要呢?据说,该书在2003年的非典以及近年来多次发生的禽流感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说该片是医学科普片,没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