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10071_1992挂面生产工艺测定方法LST1207_1992

SB/T 1007192 1 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标准规定了挂面生产工艺测定方法的具体项目、步骤、仪器和资料整理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和面、熟化、压条、切条、烘干、切断、包装等工序的挂面生产线的工艺测定,单机(工序中任一设备)的工艺测定也可参照有关条款使用。

2 引用标准 GB 1355 小麦粉 SB/T 10068 挂面 SB/T 10069 花色挂面 3 仪器和用具 密封塑料袋50 只以上;

5 kg台秤1 台;

半导体点温计1 支(0~100℃);

干湿球温、湿度计1 个;

温度计5 支;

IJ型温、湿度自动记录仪1 台(24 h);

热球式风速仪1 台;

钢卷尺1 把;

测厚规1 个(0.01 mm);

秒表1 个;

转速表1 个;

钳型电流表1 个。

4 目的 通过工艺技术测定,获得挂面生产的工艺和设备的技术条件、性能及各项经济指标资料,提出改进措施,改进工艺和操作,调整设备提高工艺效果,节约能源消耗。

5 工艺测定程序 5.1 整体测定工作在技术负责人的指挥下进行,下设若干技术小组。

5.1.1 取样组根据工艺流程进行测定点编号,确定有代表性、操作方便、安全的取样位置,制定取样进度、顺序和数量,负责取样和流量测定。

5.1.2 检化验组准备检、化验仪器、药品、样品袋,负责样品的整理及质量检化验分析工作,并填写质量报告。

5.1.3 动力燃料测定组准备测定仪表和用具,负责测定生产过程的动力、燃料消耗和设备单机动力消耗。

5.1.4 生产组负责稳定正常的生产和测定物料的清理和回机工作。

6 测定项目及方法 测定工作应在技术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测定顺序和取样由技术负责人确定并安排,各组应严格按照执行。

6.1 将工厂基本工艺、设备情况填入表 1。

6.2 原料检验按GB 1355要求检验,结果填入表 2。

6.3 单机功率测定 单机没有单独电度表时利用钳型电流表测定电流电压按式(1)进行计算 (1) 式中P── 实耗功率,kW;

V── 电源电压,V;

I── 负载电流,A;

cosφ── 功率因素。

没有功率因素表时可根据电机负载情况按表 3查得功率因素。

测定结果填入表4。

6.4 工艺性能测定 6.4.1 和面 6.4.1.1 面团水分均匀性测定 完成一次和面后停机开盖取样,取样点为和面缸的四角和中心共五点(连续式和面机连续取样五次,每次间隔五 min),并分别测定各点水分,按式(2)计算变异系数。水分均匀性用变异系数“CV”表示。

(2) 式中CV── 变异系数,%;

── 水分平均值;

S── 标准差。

按式(3)进行计算 (3) 式中W1、W2、、Wn── 各次水分测定值;

n── 测定水分的次数。

S按式(4)进行计算 (4) 式中 S── 标准差;

── 水分平均值;

W1、W2、、Wn── 各次水分测定值;

n── 测定水分的次数。

6.4.1.2 面团温度测定 完成一次和面后停机开盖,用半导体点温计测量取样点温度,计算温度平均值。

6.4.1.3 面团残留量测定 完成一次和面、放料后,将留存于面缸的料全部刮出并称重,按式(5)计算残留率。

(5) 式中C── 残留率,%;

G残── 残留于缸的面团重量,kg;

G料── 每一次和面所加原料重量,kg;

G水── 每一次和面的加水量,kg。

6.4.1.4 和面时间测定 用秒表连续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

6.4.2 熟化 6.4.2.1 面团水分测定 在熟化机出料口取样二次,间隔20 min,每次2 个样品,每个样品100 g,测定其水分。

6.4.2.2 熟化时间测定 测定时,先将熟化机的物料放尽后,再将和好的一缸料放入熟化机,测定一缸料走完的时间,即为熟化时间(幅度值)。

6.4.3 压片 6.4.3.1 面片厚度和压延率测定 在每道轧辊后的面片左右两端同时取2 cm宽的面带,用测厚规测量其厚度,分别按式(6)和式(7)计算两边厚度差和每道轧辊的压延率。

厚度差=S左-S右 (6) 式中S左── 轧辊后左边面片厚度,mm;

S右── 轧辊后右边面片厚度,mm。

(7) 式中S前── 压辊前面片厚度平均值,mm;

S后── 压辊后面片厚度平均值,mm。

6.4.3.2 生粉点的测定 正常生产中,取复合轧辊后面片长50 cm,测量生粉点个数换算成每平方米生粉点个数。连续测量二次,间隔20 min,取其平均值。

6.4.3.3 湿面规格及产量 在上架挂杆处,取一杆挂面量其长度并分别在左、中、右取样用测厚规测量其厚度和宽度,测二次,间隔30 min,计算规格平均值。

正常生产中,在上架处测每5 min挂杆数,连续测二次,间隔20 min,并连续五次共取五杆面称重,每次间隔5 min。算出每分钟平均挂杆数和每杆湿面平均重量,计算湿面产量。

6.4.3.4 面片温度测定 将半导体点温计测头放置在第三道面片上1 min,观其读数,连续测二次,间隔20 min,计算平均值(为减少测温误差,亦可停机测温)。

6.4.3.5 湿面回机率 正常生产中按20 min时间收集入烘前湿面头并称重,计算湿面回机率。

6.4.4 烘干 6.4.4.1 烘干室温、湿度及挂面失水测定并绘制烘干性能曲线 在正常生产时进行测定,将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挂在烘干室的中间挂杆上,高度位于面条长度的一半处,随同面杆一起向前移动,将烘干室长度等分成十个点,在每个点上,取记录仪周围面杆上的面条3~5根放入样品袋。以烘干室长度,烘干时间为横坐标,以水分、温度、相对湿度为纵坐标,在记录仪记录纸上绘出面条失水曲线即为烘干性能曲线。

6.4.4.2 烘干收缩率测定 在烘干室进口处同一截面的左、中、右三杆面作好标记,用卷尺量出相邻湿面长度,并在出烘干室处分别量出有标记的三杆面长度,分别取其平均值,按式(8)计算收缩率。

(8) 式中L湿── 湿面长度,m;

L干── 干面长度,m。

6.4.4.3 挂面表面风速测定 在烘干室长度方向取十个有代表性的点,用风速仪沿一杆挂面的表面,测定上、中、下的风速,计算平均值。

6.4.4.4 烘干热效率测定 测定进烘干室前和出烘干室后的干面条的水分以及干面条小时产量(包括干面头)、小时耗煤量(标准煤),并计算热效率。

小时脱水量按式(9)进行计算 (9) 式中W脱── 小时脱水量,kg;

W1── 湿面条水分,%;

W2── 干面条水分,%;

G── 干面条小时产量,kg。

单位脱水耗热量按式(10)进行计算 (10) 式中q── 单位脱水耗热量,J/kg;

B── 小时耗煤量,kg;

Q── 煤炭发热值,J/kg。

烘干热效率按式(11)进行计算 (11) 式中Y── 烘干热效率,%;

q汽── 水汽化热,2491.146 J/kg水。

6.4.5 切面 6.4.5.1 整齐率测定 在切面机上均匀抽取各刀挂面约100 根,量其长度,计算整齐率。连续测定两次,间隔20 min,取其平均值。

(12) 6.4.5.2 落杆率测定 正常生产中,记录30 min干面下架数及落杆数,计算落杆率。

6.4.5.3 干面回机率测定 正常生产中,分别记录20 min下架工序、切断工序、包装工序的干面断头量,记录挂面包装成品量,分别计算各道工序的干面回机率。连续测二次,间隔20 min,取其平均值。烘干室的干面头每班清理一次,换算成20 min的干面头量,进行计算。

(13) (14) (15) (16) 式中T1── 下架面头回机率,%;

T2── 切断面头回机率,%;

T3── 烘干室干面头回机率,%;

T4── 包装面头回机率,%;

G1── 下架工序干面头量,kg;

G2── 切断工序干面头量,kg;

G3── 烘干室干面头量,kg;

G4── 包装工序干面头量,kg;

G总── 干面总量,kg。

6.5 单位电耗测定 正常生产时,记录8 h总电表走字数,连续二次,根据6.7测得产量,计算吨成品挂面电耗。

6.6 煤耗测定 正常生产时,记录8 h挂面烘干所用的蒸汽量,换算成标准煤,没有蒸汽表的记录锅炉4 h耗煤量,换算成标准煤,连续二次,根据6.7测得产量,计算吨成品挂面煤耗。

6.7 产量及正品率测定 根据6.4.5.3测得的挂面成品量,换算小时成品量,8 h班产量。其中挂面成品占整个干面量的百分比即为正品率。

(17) 式中G5──挂面成品量,kg。

7 成品质量测定 挂面、花色挂面质量分别按SB/T 10068和SB/T 10069执行。

8 整理、分析测定资料 8.1 填制表格 将经过核对后的数据填入相应表格。

表 1 车间基本情况与工艺测定指标表 班产量 t 吨挂面电耗 kW/h 吨挂面煤耗 kg标准煤 主要设备名称 台 数 工作参数 产量 动 力 设备名称 装机容量 实际功率 和 面 机 卧式双轴 卧式单轴 连续立式 卧式双半轴 和面机 kW kW 熟化机 kW kW 轧面机 kW kW 熟 化 机 盘式 卧式 烘干室 kW kW 切面机 kW kW 轧 面 机 水平轧辊 斜置轧辊 压面道路 轧辗宽度 测 定 数 据 产量 t 电耗 kW/h 切 面 机 圆盘式 闸刀式 其 他 煤耗 kg/t 烘 干 室 热水供热 蒸汽供热 热 风 炉 其 他 温区 温度 湿度 1 ℃ % 2 ℃ % 3 ℃ % 4 ℃ % 备 注 正品率 烘干时间 h,烘道长度 烘干室面积 m2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填表人 复核人 表 2 和面工艺测定 项目→ 次数 ↓ 原料 投料量 kg/缸 加水 搅拌 时间 min 面团 温度 ℃ 面团水分, % 残留量 kg 残留率 % 面片生粉点 点数/m2 品种 水分 % 湿面筋 % 水量 L 水温 ℃ 1 2 3 4 5 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