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病梅馆记》教学设计华东师大

病梅馆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2、掌握、积累“使”“病”“解”“本”“穷”等文言实词,学习“以”“之”等文言虚词,复习使动用法。。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2、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2、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 1、解文中某些词句是如何曲折致意的;

2、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齐背己亥杂诗其一百廿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

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与这首诗异曲同工的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解题 病梅馆记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刺杂文或政治小品。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永。从表面上看,字字句句都是在讲梅花,没有一句题外的话,但实际上处处都含有寓意,比喻十分自然贴切,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记”是一种文体。

三、作家作品 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小学隋唐以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统称为小学、经学、史学、散文、诗词等,都很有研究和成绩。他写的散文有三百多篇,诗词近八百首,作品集龚自珍全集。

他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急剧解体,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外国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代。他在政治上主张打破现状,变法图强,他对外来的侵略,主张坚决抵抗,反对妥协投降。他在学术上主张面对现实,冲破儒家思想束缚,提倡学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直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10年,都是做小官曾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尽管仕途挫折,也念念不忘改革振兴大业,就在他单身独骑离开京都时,在马背上还吟出下面挚切深情的诗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其五)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龚自珍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有功焉。” 三、介绍背景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书生被砍了头。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又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龚自珍自己也是被扼杀的人才之一。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1839年他被迫辞官南归,悲愤交集,写下本文。迫于当时的黑暗统治的严酷,难于明言,只好以物喻人,借梅喻政,用含蓄隐晦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病梅”指改成病态的梅树,文中借指受压迫、摧残的人才,“病梅馆”是作者设置的医治病梅的处所,这个地方的开辟,寄托了作者拯救人才、保护人才的理想。

八股文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每篇有部分组成。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许为圣贤立言,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道理,如有所阐发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学的范围。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对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危害很大。

文字狱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

四、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齐读。

2.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 1、遏其生气生气,古生长之势;
今不开心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号召;
绳,约束 (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 2、形容词作动词 (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2)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用尽 3、形容词作名词 (1)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直,挺直的枝干 (2)删密密,密集的地方 (3)锄正正直的地方 (4)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4、使动用法 (1)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使病;
夭,使弯曲 (2)必复之全之复,使康复 (3)纵之顺之顺,使顺 (4)夭其稚枝使弯曲 5、为动用法 (1)既泣之三日泣,为哭泣 (三)一词多义 1、明 (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公开 (2)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明白地 2、病 (1)病梅馆记病态的 (2)以夭梅病梅为业使病态 (3)而江浙之梅皆病变成病态 3、文言虚词 一、以 (1)梅以曲为美把当作 (2)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把,表对象 (3)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 (4)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用 (5)以求重价来 二、之 (1)江宁之龙蟠的 (2)既泣之三日代词,代梅 三、哉语气词,啊 四、其 (1)心知其意代词,代上文句子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代词,代求钱之民 (3)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代词,代梅 五、为 (1)以欹为美当作 (2)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3)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办到 (4)以五年为期定为 4、文言特殊句式 一、省略句 (1)(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2)(予)纵之顺之,(予)毁其盆,(予)悉埋(之)于地 二、固定句式 (1)以为 翻成“把当作” 例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2)有以 (3)可以 三、感叹句 (1)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四、判断句 (1)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表否定之判断 (2)予本非文人画士 表否定判断 5.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姿风姿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景景致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态神态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 此这些;
知明白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以来;
绳名词动用,约束 斫直,删密,锄正 直,密,正形容词作名词,的枝条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夭,病动词使动用法,使曲折,使成为病态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智慧,力量 明告鬻梅者 鬻卖 而江浙之梅皆病 而于是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烈厉害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病病残;
完完好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乃于是 必复之全之 复,全动词使动用法,使恢复,保全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辟设立;
贮安置 安得使予多暇日 安怎么;
得能;
暇空闲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穷形容词使动用法,耗尽 4.概括各段内容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的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疗梅的苦心。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暗示产梅之盛。

2.“或”字怎么解释谁能对此作大胆的推测 明确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统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并以之为尚 3.将梅的“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4.“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明确其,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或曰密则无态。” 5.“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公开用这一标准去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6.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具体做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板书斫→养→删→夭→锄→遏 7.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请用三个字来概括。

明确泣;
疗;
贮(板书) 8.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作者是怎样疗梅的具体措施怎样 明确作者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板书纵→顺→毁→埋→解→复→全 9.作者为什么要辟“病梅馆”(用课文原句回答。) 明确“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10.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用课文原句回答。) 明确“而江浙之梅皆病。” 11.“江浙之梅皆病”,哪些人是罪魁祸首 明确①文人画士品梅标准曲→欹→疏②鬻梅者摧残梅花斫→养→删→夭→锄→遏。

12.文章结尾用一长句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意在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然而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13.纵观全文,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明确一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
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板书社会 作者) 14.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明确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书)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
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
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
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