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李升平被增补为衡阳市“专咨委”委员】衡阳市贺回乐

  收到了湖南衡阳杂文学会邮寄来的2007年11月出版的报纸《杂文与生活》,我便很有兴趣地阅读起来。当读到第二版上《李升平被增补为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这则消息时,我由衷地为李升平高兴。
  “李升平”这个名字,杂文界的朋友几乎无人不知。他供职衡阳日报社,担任湖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衡阳市杂文学会会长,是远近有名的“党风记者”。在衡阳,李升平敢讲真话、敢提意见是出了名的,因此,对他,既有人喜欢,也有人忌讳。在李升平的依法干预下,打了7年的衡阳市龙泉集团“一房两赔”的官司。一举转败为胜。“衡阳”之外,看似不该他问或者他可问可不问的事,只要事关世道人心,李升平也会尽己所能,助上一臂之力。
  我绝不是为李升平升了什么职,当了什么官而高兴,倒是他被增补为“专咨委”委员――这本该是顺理成章,却偏偏有点麻烦和曲折的发展过程,最终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人欣慰。事情是这样的:2000年,时任衡阳市委书记的梅克保(现为湖南省委副书记)、市长徐明华(现为衡阳市委书记)参加市专家联谊会新春座谈会。会上,梅书记在讲话中,针对李升平对衡阳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做得不好、造成失误的批评性发言,提出成立全市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创议,徐市长也十分赞同。会后,遵照两位领导的指示,衡阳市人事局牵头,市科协、市社科联协助,邀请了一批资深专家学者共同筹备。正当要召开成立大会之际,市科委主任突然以市科委早已成立了市专家委员会(流于形式)为由来个“一票否决”。对这一阻挠,自始至终积极参与这一筹备工作,并多次在市报上撰文造舆论的李升平,在市报上发表题为《另建茅坑也不许拉》的杂文提出批评,但事情仍被压了下来。2003年,在原筹委会同志们的要求下,李升平以个人名义向市委书记徐明华报送了文章――《汇报与请示:关于组建市专家咨询委员会》。
  2007年年初,李升平听说市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了,是由市科技局(即原市科委)主管。李升平虽未被邀请,但同样为筹备多年的市专家咨询委员会终于成立而高兴,并就此写出有关材料报送市委书记等有关部门领导。市委书记随即批示由市委办公室的一名负责同志协调办理将李升平增补为衡阳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衡阳市委办公室、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07年6月1日联合发出《关于增补李升平同志为衡阳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通知》,称:“根据衡阳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选聘条件和程序,经研究审定,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增补李升平同志为衡阳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如果说一名杂文作者写出具有一定水平和影响力的杂文作品,相应地还比较容易外,在当地想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办点事,尤其是想参政议政,就不那么容易了:碰上高明、开明的领导,他会欣赏你“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品格。为你提供建言献智的渠道和舞台;碰上不怎么高明、开明的领导,你想用杂文去干预当地发生的重大事情么,你想参政议政么,你想得倒美。即使有领导欣赏你忧国忧民的品格,并且也为你开辟了舞台,疏通了渠道,有时中间也会发生“肠梗阻”。你怀揣着尚方宝剑,有恃无恐,自以为得志,但当和当地某一机关部门的某个头头脑脑的违法违纪行为较真时。向当地的腐败现象开炮时,为受到黑恶势力欺压的普通群众仗义执言时,你就知道。太难了,太难了。
  唯其难,李升平不管是在职时还是退休后,裹一身正气。怀一腔豪情,把杂文当做疗治社会痼疾的银针和解剖刀,不图名利报酬,不惧个人安危,“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通过自己的人品、文品去赢得领导和民众的心,通过自己的业绩和影响力去感动、感化周围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