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而不拘泥 创新而不离本 继承与创新

  一代“花儿”王朱仲禄先生在“花儿”世界里修成正果后,别“花”而去。我们在惋惜这位“花儿”天才的同时,也为其留下丰厚的艺术遗产而自豪、自慰。   朱仲禄“花儿”演唱艺术的内核可归结为:继承而不拘泥,创新而不离本。
  朱仲禄的“花儿”,来自传统,而且传统味十足,尤其乡间野味十足。聆听其演唱,总给人一种回归感;回归乡村,回归田野,回归自然,使人心灵濯然,情感朴真。但他的“花儿”并非原始“花儿”的克隆,而是经过修饰润色的艺术珍品。为此,他博采众长,广交艺友;同胡松华探讨用气,与常香玉探讨发展,向民间歌手学习调令……最终形成了气沉丹田,以情带声,真假声自如转换,吐字清楚,音色透亮而且民歌味十足的演唱方法与特点,使其成为青海“花儿”演唱者中的佼佼者,青海“花儿”也因此而名扬中外。可见朱仲禄现象是传统民间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成功范例,这也是朱仲禄留给我们的最大遗产。
  时下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在民歌领域原生态唱法越来越受到青睐。因为原生态民歌中蕴含着民族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积淀,它是中华文化的根,现代艺术之源。正如前文化部长孙家正所述:“在我们祖先创造的遗存,包括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面前,我们应怀一种敬畏之心。这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越是社会发展快的时期,人们越不应该失去记忆……只有清楚地知道我们从何处来,才能以更坚实的步伐和自信的心情向未来走去。”正鉴于此,央视“轻歌赛”近几年特设了原生态民歌比赛,并组成了专门的评委班子。但遗憾的是青海“花儿”并未在“轻歌赛”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这无疑对我们青海“花儿”界提出了考问:青海“花儿”怎么了?是旋律不比其它民歌优美?还是唱技不如其它歌手出众?或是组织重视不够?第一点虽然是否定的,青海“花儿”的旋律非常优美。问题只能出在后两点上。而第三点牵扯到经济基础,我们暂且不论。第二点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为何朱仲禄先生当年能把青海“花儿”在全国的大舞台上唱红,而我们今天的“花儿”歌手却不能?其中原因自然很多,但有一点对传统民间“花儿”的学习掌握与渗透上,我觉得年轻“花儿”手们不如朱仲禄悟性高。可见学习继承传统民间艺术,并非轻而易举。要有文化素养根底做支撑,同时要有较高的悟性。朱仲禄读过私塾,上过人大,有文化基础,又从小浸润在“花儿”的海洋中耳濡目染,传统民歌在他心里深深扎下了根。再加上聪慧的悟性,因此他演唱的“花儿”拿老百姓的话说“巴外里受听”。
  其实所谓聪慧和悟性,就是创新。即给传统唱法以修饰润色,使其更加符合艺术规律,更加优美动听。但这种修饰润色是不露痕迹的,是“天然去雕饰”的,不但未伤及本体,而且使本体得以强化。实际上原生态民歌并非一诞生就优美动听,从原始人获猎后的欢呼声到农耕人的打夯声,伐木声,再到我们今天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旋律,其间走过了慢长的发展路程。民歌在这慢长的历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不断成熟。而一旦成熟后其发展速度更慢,因为他的发展受到约定俗成的制约。仅管如此,它还是需要发展,以适应新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如此它才有生命力,才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可见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是绝对的,是“真理”。而保持原汁味是相对的,不可或缺的。惟其发展,使其更臻完美。惟其保持发展成熟后的原汁味,使其被人们所接受并延续流传。朱仲禄先生在“花儿”演唱的创新方面,就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分寸尺度。他在用气、发声、真假声自由转换、吐字、用情等方面为传统“花儿”注入了新鲜血液。犹如给鲜艳的花朵衬上了绿叶,使其更加艳丽,而不伤及一片花瓣。
  实质上继承与创新是统一的。继承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继承。继承离开创新,便会成为一潭死水,终将枯渴。创新离开继承,便会成为无本之木,必将枯萎。二者只有互为因果,才能行之久远,茁壮成长。道理简单,做到却难。难就难在分寸把握上。要么传统不足,创新过头;要么传统有余,创新不足。究其原因:一是认识不到位。恪衬传统者,把传统看成金科玉律,神圣无比;锐意创新者,则把传统看作装饰物,顶多当作垫脚石。二是技能达不到。想继承传统,却掌握不住传统的要领;欲扬励创新,却创不到点子上。解决的办法只有学习、思考,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在民歌领域,尤其要向朱仲禄先生这样有成就的大师学习,即继承而不拘泥,创新而不离本。
  (作者单位:西宁市城北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