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广播电视台记者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xx,男,生于1964年5月,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中级职称,1883年从事新闻工作,现任xx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不但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洛南人民的心,尤其是牵动着洛南广电人的心。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即2008年5月15日,洛南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洛南电视台总编辑xx同志主动请缨,随洛南首批赴四川灾区医疗救护队进行采访拍摄,历时10天,带去了洛南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采访拍摄了大量的电视镜头和照片,真实纪录了洛南医疗救护队在灾区的救援工作和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壮举,为陕西电视台、商洛电视台和洛南电视台及时传回了前方的消息,圆满完成了采访报道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xx同志是一个有着25年新闻工龄的记者,曾经出色完成了许多的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工作。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xx得知洛南首批医疗救护队将赴灾区进行医疗救护的消息后,立即主动请求随队进行采访拍摄,希望用一个记者的镜头去纪录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伟大壮举和洛南医疗救护队在前线的救护工作情况。得到医疗救护队的同意之后,xx同志随队前往灾区。

在灾区采访拍摄的日日夜夜里,xx同志随医疗救护队先后辗转绵阳、都江堰、北川、安县、清川、绵竹等地,其所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四川汶川地震震级为8.0级,灾区到处是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其工作环境极为恶劣。他和医疗救护队员晚上休息大多都在车上、街道,或者在地铺上凉席睡觉,休息不好,睡眠无法保证,但是,xx同志却依然进行着高强度的采访拍摄工作。白天,忙于拍摄报道,晚上救护队员休息了,他还要作场记,写稿件,和后方电视台进行联系,安排第二天的采访拍摄。

在灾区,余震不断,险象环生。行路途中,到处是坍陷、泥石流,到处是堵塞的河道、随时都会倒塌的房屋,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他和救护队员的生命安全。但是,xx同志却毫不退缩,迎着困难上,迎着危险行,扛着摄像机、举着照相机,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忙个不停。

救护队战地救护工作任务极为繁重,工作条件极为恶劣,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护伤员、挽救生命的工作中去。为了给陕西的父老乡亲真实地展示救护队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精神,救护队员到那里xx同志就跟到那里,而且为了拍好镜头,常常要泥里水里赶在他们的前面。有时候还要行走在随时会倒塌的房屋之间、危险的废墟之中以及到处泛滥的河流当中。

作为记者,xx同志告诉自己,自己到灾区,不仅要报道好洛南医疗救护队的救护工作,还应该把这里的受灾状况、这里人民在灾难中的坚韧不屈以及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支持、与灾区人民骨肉相连、血浓于水、共同抗击地震灾害的伟大壮举。告诉给家乡人民,于是,他常常在救护队员休息的时候,还要不顾劳累,继续深入灾区进行拍摄报道。在拍摄的过程中,他不但出色的履行了一个记者的角色,还多次充当了志愿者的角色,成为一名编外医护人员。在百川县和绵阳市救援时,由于伤病员多,医护人员少,xx同志多次在看到医护人员抢救伤病员忙不过来时,顾不上拍摄镜头,立即放下手中的摄像机加入到抢救伤员中,前前后后协助抢救伤员5人,参与运送伤员18人次,为此,他错过了许多珍贵的镜头拍摄。休息的时间,同行的医护人员问他错失了镜头后悔不后悔时,他说“与抢救伤员和挽救生命相比,损失点镜头算什么呢。”

在灾区的日子,他们每天的食物就是带去的方便面和矿泉水,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由于工作强度大,工作劳累,身体透支,加之营养不良,xx同志在5月22日曾经昏倒在拍摄的现场,工业滤布在这最需要休息、最需要静养的时候,他却一边扎着吊瓶;

一边写作稿件,整理镜头、记好场记。在场的救护队员说他真是不要命了,他却说:“没有事,来了,能多做点事就多做点事,绝不能留下遗憾,自己能够为灾区人民多做点就多做点,把自己所能奉献的一定要奉献出来。”

在灾区采访拍摄的日子里,他既要做好电视摄像师、照相师,又要为后方电视台撰写稿件,把画面和文字在第一时间里传回后方,第一时间和观众见面。同时,他还要作现场连线,报道采访现场的情况。在灾区的10天时间里,他先后和陕西电视台现场连线1次,和商洛电视台现场连线2次,和洛南电视台现场连线6次,总发稿15条,全面深入地报道了医疗救护队的工作和灾区抗震救灾的情况,让家乡的观众及时了解到自己的电视媒体在前方得到的消息。滤布返回洛南后,他又很快编辑播发了近50分钟的纪录片《走进汶川》,更为全面的展示一个记者眼中汶川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以及洛南救护队在灾区救援工作的感人事迹,受到救护人员和观众的好评。

在十天的拍摄报道中,xx同志以一个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克服重重困难,在极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拍摄了500多分钟的录像资料,同时又拍摄了300多张照片,真实纪录了洛南医疗救护队在灾区的救援工作和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壮举,在圆满的完成拍摄报道的同时,也在灾区人民面前竖起了陕西记者的良好的形象,得到社会各界和领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