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散文意境的层次建构 舞蹈意境的结构层次

  一、散文意境的创造      现通行的文论界普遍认为散文的意境创造,离不开两个最为基本的要素:一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意);二是外在的客观景物(境)。作者不论是描景,记人,写事,其目的还是在于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阐发思想,议论道理。因此,散文中的“情”是思想道理的发动体现,是一种理智化,条理化的“情”,但散文只有主观的“情”是不够的,还需要物质的载体,用客观事物作抒情的中介之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寄情于景,都是这个道理。同时,除了有情意、物境之外,散文还要使读者发挥联想与想象的余地。只有引发读者的想象,使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才会有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其实这也就是能引发读者想象与联想的艺术空间。这个“艺术空间”在意境的创造中可称得上是第三个要素。在意境创造的三个基本要素中,王国维对“情”与“景”两因素论述得最为全面和精辟。他曾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述,“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日景,日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可见,情与景是意境构建中两个基本因素之一。散文作者在创设意境的审美过程中,物我由对立通过“移情”而达到物我交融乃至“物我同一”的境界。物我双方都失去了原有的本质,而具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兼备的双重性格。正是由于主体“外射”情感及“物我同一”,便可能构成散文的各种意境。因此,散文创造优美深邃的意境美关键在于情景交融,即作者将自己的感受融于景中,从而使意与境浑然一体,最终引起读者的共鸣。除了情、景二因素之外,其第三个要素――审美艺术空间是由若干因素层递构建而成的。现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以为艺术意境的创造应体现一种“逐层建构”,他说:“因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描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魂的启示,可以有三个层次。”将这段话化简,三个层次便是:描写、传达、启示。关于这一层次,清代的王夫之也有一种说法,他从哲学角度对意境的层次结构作了精辟的概括:“有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他这个说法指出了意境的三个层次,有形一未形―无形。将这二者相对照可发现两者的共同之处:从直观描写(有形)到生命传达(未形)再到灵魂启示(无形)。
  由此可以总结出散文意境的若干层次,画面类的审美描述,诗情美的情景交融,哲理美的“象外言外”,“进乎道”的最高层次。若创作出好的散文意境,必须作好这四个层面的营构。
  
  二、散文意境创构的四个层面
  
  由上部分可知,散文意境的创构是由若干层次逐层建构而成,本部分就这几个层面分别进行说明与论述,并试图找寻其中相关联的理论点。
  第一层次,即画面美的审美描述。许多优秀的散文都离不开绘声绘色的画面。画面,是散文的形象的基本组成单位,直接关系到散文意境的创造,是散文家抒发情感的外化手段。“形象描写,贵在不隔。”文章所呈现出的画面形象应明白晓畅,形成较为突出的审美形象。这是整个意境审美大厦的基石,没有生动鲜明的形象,感情便失去了依托,文章也就谈不上优秀的作品,何来意境?而优秀的散文则按一定关系与方式组成这些画面,使之达到情与景的契合,外景中有内涵,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例如郁达夫《钓台的春昼》中的一段:“空旷的天空里,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两点的星,但看起来最饶有风趣的却还是欲藏还露,将见巧无的那半规月影……”透过这段文字,我们不禁想起和似乎看到一幅“星月夜景图”,作者在散文中是以文字作画的,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如果缺乏直观具体的描述,创作主体的情思便无所依托。
  第二个层次,是诗情美的情景交融,由于意境的第一层次中,在描写客观外物时,已渗透了主体的情思――纯然的描摹是没有的,因此客观外物之景,已经渗透了一种情感的评价。但这仅仅就客观外物而言,这里所说的第二层次是指主客体遇合后形成的特定诗情与氛围。宗白华在阐释什么是“艺术境界”时曾指出:通过客观外物的描写,能体现“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契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指的便是第二层次。这一层次应注意以下两点:
  
  (1)酿造诗情。诗情是由散文中的氛围和情韵构成,是氛围和情韵的结晶体。所谓诗情中的“氛围”,是指作品中所笼罩、洋溢着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气氛。它能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它犹如薄薄的轻纱,淡淡的晨雾,晶亮的水月,深邃的迷宫,把读者带人一种令人神往和傲通的艺术境界。所谓诗情中的情韵,即散文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基调和意味。对于抒情写意的散文来说,创造氛围是为了艺术地抒情,是为了透露和引发作品内在的情韵,以获得优美的抒情魅力。氛围和情韵,是诗情的主要构成要素,不过,氛围是诗情的外在因素,情韵是诗情的内在因素,二者必须和谐统一,共同为意境的创造服务。如明代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便是一篇通过氛围与情韵的酿造来呈现诗情的代表作。文章写的西湖,本是繁华热闹的好去处,而张岱却钟爱煞费苦心的宁静。西湖大雪“上下一白”,景物之影子只“一痕”“一点”舟中人反“两三粒”,这是一个多么清洁宁静的世界,这便是作者在文中着意表现的环境气氛;游西湖在大雪三日,人鸟声绝之时,更定夜深之后,且于舟中与友人对坐饮酒,这是何等的情趣!而这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一种情调。透过文中的这些环境、气氛、情调的描写,我们不是可以感受到作者实际是在追求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人生境界吗?明乎此,文中的诗情与意境便不难感受得出。同时,诗情中氛围的创造和情韵的抒写,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才能创造出来。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运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传统手法,以蝉声与蛙声反衬荷塘的“静”,全篇又以荷塘“静”的氛围反衬出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情韵。
  
  (2)善于寄托。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方法。通过寄托,读者可由作品所描述“此物”,领悟其“彼意”,而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曲折表达,意在酿造诗情。中国人讲究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因此作诗为讲究含蓄,运用寄托手法便可获得此种审美效果。在散文意境中也常用此种手法。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可称为此类文章的典范之作。“言在此而意在彼”,似乎没什么难为之处,大量托物言志之作的产生。其实要写“寄托之文”,必须善于选择角度,善于与社会人心联系起来,这样或许能摆脱浅薄单一的“寄托”。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藕与莼菜》这篇文章中,作者借简单的意象与家乡的风情,把思乡之情谱成一曲荡气回肠的文字。在“产藕的池塘”的意境中融入了作者的孤寂之情,乡情熔铸的意境中始终凸现一个“味”字,“味”既是感受的“内核”所在,也是作品意境的灵气所在,意境中透出民风的纯朴。
  第三层次,哲理美的“象外言外”。这一层次,关键是创造 一个富有启示性的最高灵境,为读者提供一个可妙悟升华的广阔天地,使读者能充分地调动联想、想象,悟出作品的深远的哲理,从而使作品实现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这样一个具有高度哲理化的“化境”。一篇深刻的散文,除了有动人的感性材料外,常常是因为作者的深悟卓极而打动人心,启迪人心。这种理性,就形成了文章最深处的“内核”,让人读之茅塞顿开,大受启发。散文常常以诗情、画意和哲理来共同营造散文的意境之美。散文意境之中的“意”,主要是指主体的情感与思想,这种情思应包含有哲理的因素。
  现代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指出:“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帕克在他的《美学原理》中也说:“艺术品都有一种深邃的意义”,这就是说作品的深层必须是关于人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意蕴。如苏轼的《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文章不只是从个人出发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还提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因此便成了千古妙文。在清风、明月等象的背后蕴含深层的生命意义与哲学。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人们推崇张承志的散文创作,也是因为他能超越个人,甚至现实环境,表达了对宇宙人生、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这便是“象外言外”的内力所在。
  第四层面,“进乎道”的最高层次。这是意境内涵结构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与意境内涵的第三层次有接界之处,但又有断然不同。严羽曾经引用佛禅用语作了很有特色的描述。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昌龄的意境定义中的“真”即可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为“道”的含义。司空图对此作了较多论述,如“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俱道适往,着手成春”“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等,可以说一部《二十四诗品》皆是用“道”的方法讲诗歌哲学,用“负”的方法讲意境理论,特别是较少人讲过的意境内涵结构的最高层次。在有关“道”的理解中,中国古典文论尚无明显一致的答案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道”所追寻的是一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完全超越了有限的人、景、情等外物因素,这也正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作为主体的人,必须要有“致虚极,守静笃”的心理状态,使自己忘掉周围一切,也忘掉自身存在,这样就可与物同化,而完全顺应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说,作为散文意境建构的最后一个层次而言,“道”本体是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创作一部好的散文,必须“物我皆忘”“虚极静笃”,才能达到王国维所推崇的“无我之境”。
  根据上文所说,意境内涵第三层次与第四层次有接界之处,这主要是指都有个“象外”问题。在第三层次,还不能完全超越有限的象与景;第四个层次则完全超越有限象、景,进到“迹象之外”,而得其环中。《庄子・齐物论》说:“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这就是说,意境的最高层次,则是要超越一切有限迹象,进到无限情景所系的空虚之所,从而得以领悟意境的最高本体――道本身。这也就是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表现的悟到的真意。如“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在这里,意境之道,也就是文学之道,也通于哲学之道,道通为一。冯友兰说过,“诗、文学能以负的方法讲形上学即哲学,并且还能讲哲学以逻辑分析的正的方法所不能讲。”就这方面来说,诗、文学的确高于哲学。但当文学进入到这一层次,文学也就同哲学同一了,道通为一,也就没有了文学与哲学家的区别,呈现出“大清明”的境界,当然,这也是层次是由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象外言外一系列审美的中介环节所达到,经过逐步否定即超越有限情景所系,才能进入到无限而得道的最高层次,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而心灵通明。
  总体说来,以上说的“四个层次”是散文意境建构最关键的,也是最基本的操作方式。只有实现这若干层次的建构,才能最终完成散文艺术意境的创造。其中核心内容是情景交融,营造过程也是作者感性和理性相参的结果。正如上文所说的,散文的意境创造只是散文艺术创造多样化的一种形式,如作为散文骨架的篇章结构,作为其灵魂的思想情趣和充其血肉的语言文字都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因此我们不必一定要将意境确定为散文创作最高的和唯一的审美追求。一篇优秀散文,需要从构思与立意,剪裁与提炼,手法与笔调等多方面去精雕细琢。而散文的意境美往往是充当了较为“核心”的因素,它与散文的形体美、流畅美、细节美、音乐美等等相辅相成,一同构成散文的整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