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图腾 [感知蛙图腾符号的形式与意味]

  哲学家卡西尔说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他会创造“符号”。艺术符号以其既抽象又可感知的图式符号,不仅传达了时代风貌、情感情趣和审美取向,还是浓缩的生命感悟、精神信仰、民族心理和哲学观念等的自然流露,也是现代人了解历史、艺术和文化的向导。
  民间美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符号,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蕴藏着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形态中历史最悠久、群众性最广泛、地域特征最鲜明的文化符号。民间美术经历了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蛙图腾是最典型的图式符号。“蛙”与“娲”音相同,在古文化研究中“音近义通”,是学界通用的语用原则。赵国华先生认为:“女娲本为蛙,蛙原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又发展为女性的象征,尔后再演为生殖女神。”女娲是指生育人类的原始大母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女娲补天治水的神话、女娲抟土造人传说、化生万物的创世功德深入人心。
  也有人认为“蛙”是某氏族部落的图腾,后来图腾演变为神,就演变为“女娲”了。在众多女娲溯源研究中有蛙类说、龙蛇说、葫芦说、生殖器说、鲵鱼说等,近来随着考古研究与文化整合研究的深入,女娲源于蛙类说已渐呈上升鼎足之势。寻求女娲的真实原型,已成为近数十年来人类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蛙图腾符号外在形式
  
  蛙图腾是人们对自然蛙形态的主观感受和精神表现,它几乎摒弃了客观对象真实、理性的因素,而是一种智慧与灵感在创造中的自然流露和直观表达。
  在甘肃临洮马家窑出土了一件距今五千多年彩陶盆上,有蛙图腾符号最早的记载,是先民崇拜蛙类并将它图腾化的艺术符号。盆底绘制精美的黑彩写实蛙纹(见图1),形象生动传神,面部表情似笑非笑,半月形头部上有两个圆点眼睛,挥舞着四肢,腹部浑圆。还有一件马家窑蛙纹彩陶罐,将蛙进一步抽象、夸张、升华。蛙的双肢强健有力,周围饰以水波纹,是先民对蛙抵抗滔滔洪水,保护丰收田野的祈盼,表达了他们对蛙的歌颂、赞美,对水的敬畏和依恋。也有考古学家说马家窑蛙纹彩陶证明了龙起源于蛙,因为龙凌空挥动的腿与蛙强有力的腿及其相似。
  
  经过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滋养,蛙图腾符号生发出许多样式,有关蛙的神话传说更是数不胜数,彰显出了中国民间美术的浪漫想象,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在陕西、甘肃一带,蛙图腾有剪纸、刺绣和面花等不同形式。蛙耳枕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是裁剪、缝织、刺绣及色彩搭配的综合艺术,也是最为精彩的图腾符号。上面巧妙用点、线、面和浮雕结合的形式,分别绣以“五毒”(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给人们趋吉避邪的心理安慰。蛙在陕西、甘肃一带与娃娃的“娃”同音,又是古老的阴性符号,与女性关联。蛙枕上的洞又代表了女性符号,如同婴儿枕在母亲胸口安然入睡。蛙耳枕造型圆融淳朴,色彩丰富艳丽、绣工自然精美,是我国民间生活的艺术再现,具有典型的民间美术特征(见图2)。“抓髻娃娃”是专司保护与繁衍的宇宙之神,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民间以团花剪纸出现,她头梳双髻或顶花冠,手举象征日月阳阴之双鸟,裸乳蹲坐,双脚蹬兔,胸饰象征男阳之云勾子图案,腹饰象征女阴之莲花图案,以喻阴阳两性天地合一。
  
  广西壮族也曾以青蛙为图腾。对蛙图腾的信仰集中表现为蛙婆节,也就是当地民间俗称的“青蛙节”,目前仍在广西红水河中游的壮族地区盛行。壮家古语说,手不抓蚂拐,不怕雷公。因为蚂拐为人造福,雷公是专劈伤害蚂拐的坏人。人们尊称蚂拐为“蛙婆”,把她当作神的化身和吉祥的征兆。至今壮族的铜鼓上和祭祀活动中还留有蛙图腾的崇拜印迹。
  土族以“金蛤蟆”为图腾。从创世纪混沌的,状态到盘古开天地,汉族传说中是女娲炼石补天,而在土族的神话传说中,女娲割了金蛤蟆的舌头,补上了西天的一角。把土族创世纪中的“金蛤蟆”图腾很好地融合到汉族的神话中。
  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藏有许多商周时期的雕刻有蛙形图像的青铜器,霍去病墓前也有两块蟾蜍雕石,秦始皇陵园附近的上焦村发现有银蟾蜍器皿,徐州汉墓有蟾蜍形鎏金铜砚,蛙的图形在中华大地频频出现。
  
  二、蛙图腾符号的内在意味
  
  “一种艺术样式的生成,其背后附着的往往是当时社会和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心理”。蛙图腾符号承载着人类早期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的印痕,蕴含趋吉避邪、生存繁衍等心理诉求,是人类研究民间美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通过对蛙图腾这一民间美术经典符号外在形式的解读,表现形式的分析以及美学观念诠释,我总结出具有理论价值和创作规律的五个内在意味。
  
  1.图腾崇拜
  图腾(TOTEN)源于北美印第安人的方言,具有“亲族”的含义,一般专指某个氏族部落的标志或图徽,是氏族内部公认的神圣物品。郭沫若在他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说:“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发现有蛙、鸟的图象;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除有鸟、鱼、蛙等外,还有人首虫身等图象,有些可能就是当时的氏族图腾。”
  人们认为青蛙是能呼风唤雨、驾驭洪水的灵物,还有确保风调雨顺、生殖繁衍的作用,所以蛙图腾遍布各个民族。壮族崇尚图腾并拥有许多图腾,其中蛙图腾流行较广、影响最大。壮族人认为青蛙是雷王的儿女,来到人间的使者,并把对雷王的敬畏转移到青蛙身上。人们通过祷告、巫术、祭祀等手段祈求雷王的庇护,恩赐风调雨顺、安泰祥和。招财蛙是纳西族东巴图腾,它嘴大吃四方,肚容万贯钱财,身沉稳坐江山,放在家中可镇保家宅、庇护家人,随身携带可保生意兴隆、财源广进。金蛤蟆是土族的图腾物。土族神话中金蛤蟆是大地的支撑者,它作为崇拜物体现了土族人的原始信仰。民间图腾既具有神性的一面,也处处表现出亲和的美,所以在民风简朴的古代得到大大促进,各种图腾符号可见于衣服、器皿和日常物件。现在还有许多民族的特殊发型、发饰、项饰、服饰、彩绘、面具以及巫术仪式与崇拜的图腾有关。
  古老而神秘图腾崇拜已由人类求生存的目的逐渐演变,至今天已成为人们的精神依托、文化需求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它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仍将伴随时代而发展演变。
  
  2.生存繁衍
  生存繁衍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民间美术的主题内涵。“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思想是人类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的哲学升华,也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哲学基础。
  蛙因其产卵量大、具有旺盛的繁殖能力,符合先民们多子多孙多福的心理,人们崇拜它,并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将这种旺盛的繁衍能力移植到人类身上。在神话记述中,女娲作为人类始祖母神,其繁殖生命的能力与蛙相符,连绵不断,也证实女娲与蛙崇拜的渊源关系。在出土的彩陶上绘制的蛙纹、鱼纹、鸟纹、花卉纹等均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蛙图腾有着浓厚的女性崇拜意识,蛙也 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表现十分鲜明。在青海柳湾原始社会墓地的考古发掘中,有一件陶壶,表面绘塑有一裸体女像,并以夸张的手法突出有关生育的乳、阴部位,在女像的背后是一幅典型的蛙纹,在人像的下两侧,也各有一条蛙肢伴随。可见蛙与人类生殖之间的内在联系。
  原始先民无法科学解释男女阴阳交合孕育新生命的原理,认为其中必有神力存在,所以加以崇拜。特别是原始浑沌的思维和传统神话的影响,给生殖和生命蒙上一层神秘而神圣的色彩。先民由此得以启示,将生殖繁衍的自然行为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生存意识,并由此推演出“天地”、“阴阳”等思想观念。朴素地解释了宇宙万物对立统一的客观规律。
  生殖崇拜作为原始文化被广泛运用到岩画、民间美术和器物装饰上,使这种意识得以强化。黄河流域的面塑礼馍中蕴涵着生殖繁衍的深刻含义,它其实就是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用土和水捏造生灵万物的传承。还有代表生殖繁衍之神的抓髻娃娃,原型就是女娲,作为子孙延续、多子多孙含义的象征,以剪纸的形式粘贴在结婚时洞房。还有双鱼枕、鱼身娃娃、莲生鱼子、榴开百子、老鼠拉葡萄、麒麟送子等象征子孙繁衍的艺术形象。
  从这些民间艺术作品中,我们看到装饰艺术符号深层的含义,可见生殖崇拜的观念对民间艺术影响之深厚。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在现代设计作品中找到生殖崇拜遗留下来的痕迹。
  
  3.趋吉避邪
  趋吉避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也一直是先民心中共同的愿望和朴素的思想,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先民的生活。
  因为科学不发达,原始先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有限,所以越来越关注上天的可见征兆。也越来越多地记载“祥瑞”和“灾异”之事。那些被认为能避“凶祸”、保“平安”的图腾,就成为民众公认并世代相传的特定符号。
  在原始先民眼中青蛙是长寿神奇的动物,人们吃了长寿的青蛙也可以长寿。在东周时期画像艺术中,有大量表现青蛙在西王母座下捣制不死之药的画面。青蛙可以使人升天成仙,长生不死,因而青蛙也有了神性。马王堆一号帛画升天图中也绘有一只口含灵芝草的青蛙,位于左上角的一弯新月上,据说可使人容颜不老、起死回生。蛙耳枕作为观念符号,上面绣以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动物,目的是想获得趋吉避邪的心理安慰。
  吉祥符号至宋代逐渐成熟,明清为盛期,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如桃花坞年画素以“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见长。古埃及人的家庭用品几乎没有不饰以莲花的。吉祥符号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规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精神信仰。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文化重要的方面。
  
  4.质朴审美
  人们通过艺术创作提取并升华,把他们对自然的依恋,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都表达在图腾上,达到心身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在蛙图腾符号质朴的表现形式和主观的创作思想中,也折射出儒道互补的哲学观念和审美取向。
  人们非常崇敬图腾,“它不仅是一个审美符号,还包含着民族文化、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因此在创造图腾神话的时候,往往把本民族最崇尚的思想、品格、行为乃至风尚都赋予图腾形象。青蛙原型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结合了各民族的审美理想,发生广泛的语义转化,体现为各种各样的具体形态,比如铜鼓上的蛙雕像、壮族蚂拐舞等等,这些形象方正浑圆、气势恢弘、简练古朴、勇猛无敌,包含着喜庆吉祥、和谐圆满的审美观念。
  人们把青蛙乐于助人、以德报恩、勤劳孝顺和机智有谋作为审美取向。传说一个农夫曾救过一只青蛙,春耕时青蛙就变为青年前来代耕并喜获丰收,邻村财主欲强讨农妇女儿为妾,青年又来相助。用他的机智勇敢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农夫知道后,便把女儿许配给青蛙,青蛙于是变为人,与农妇女儿生育子女、赡养父母、辛勤劳作。这个故事表明了人们对青蛙的赞赏和敬佩,从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蛙崇拜所衍生的审美取向。
  蛙图腾在发展过程中,曾被赋予不同的文化意义,主要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繁衍生殖等文化意义。蛙图腾也因渗入人们的审美而富有了灵性,“成为民族文化的守护神,抵御着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5.神话传说
  “神话是从人们心底里、从人的灵魂之中自然地涌流出来的故事和诗,它从我们的孩提时代开始就一直陪伴着我们,并且会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发展”。远古时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古老的神话常常是艺术衍生的土壤。
  神话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大致有四种类型:图腾创造世界,图腾繁衍后代,图腾拯救人类,图腾保护农业丰收。而在各个少数民族流传着关于蛙的神话传说,有生殖繁衍、开天辟地、创世神话等,甚至将蛙想象成支撑天地的英雄。土族有青蛙身上造地球的神话传说。主宰宇宙的天神想创立阳世,但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汪洋。天神望着水面,不由地发起愁来,正左顾右盼之际发现一只硕大的金蛤蟆浮在水面,他忙伸手抓起一把黄土撒在它的背上,谁知这个金蛤蟆受惊后一头扎进水里。天神拉弓搭箭、拭目以待,等那金蛤蟆又浮出水面之际,一支利箭穿透其背,金蛤蟆疼得肚皮朝天翻躺。天神趁势再次将泥土朝金蛤蟆扔去,它慌忙抱紧泥土不敢下沉,于是地球就形成了。这个神话故事勾勒了一幅人类开天辟地、繁衍生息的画卷,反映了土族先民的朴素的宇宙观和认识论。
  蛙总是以真善美的化身出现在一些民族的神话里,地位神圣。神话传说通过口头文学代代流传,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的积淀,除了精神寄托外,还包含了古代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今天看来。许多神话只是奇思妙想,不能反映现实生活。但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具有很大的魅力。
  
  三、蛙图腾符号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在当今设计领域,中国传统图形符号日渐受到重视,在越来越多的设计艺术品中,可以看到青蛙的影踪。
  青蛙形象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在不断的续承和完善中变得活泼可爱,有青蛙与文字组合的标志、青蛙吉祥物、青蛙工艺品和青蛙命名的公司。去年奇瑞公司推出一款青蛙王子车,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模仿青蛙造型设计。复古车身造型显得圆润可爱,憨憨的表情略带一点古灵精怪,受到许多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这些设计在不同程度上都受中国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给每一个中国人带来亲切感却不失现代潮流感,青蛙也从图腾变成人们的精神纽带和民族文化认同载体,给现代设计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散发出浓浓的民族气息。
  
  四、结语
  
  通过蛙图腾符号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分析,我们了解到艺术符号在表达人类情感、审美、经验的同时,还渗透着中国特有的艺术文化。它以符号的可视形式,不仅带来感官层面的审美与愉悦,更带来精神层面的寄托与满足。至今还在装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成为艺术创作汲取不尽的源泉。
  民间美术是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它以特有的形式和意味,蕴含了整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情感气质、文化思想和哲学观念,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它的外在形式美,而且可以在它的文化内涵方面更多地品味。其文化价值远远超越了艺术价值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