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栏内填写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Ⅱ卷内容必须用0.5㎜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空格或区域内。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在答题卡上。) 1. 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
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 A. 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 B. 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C. 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 D. 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 2. 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原因是( ) A. 统治阶级的权欲B. 地主阶级的要求 C. 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 法家思想的启示 3. 表 时代 政区名称 北方数量 南方数量 秦末 郡 34 13 西汉元始二年(2年) 郡、国 71 32 西晋太康元年(208年) 州 11.5 7.5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道 7 8 唐元和八年(813年) 路 8 15 表说明 A.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B. 行政区划调整兼顾南北平衡 C. 经济重心逐步南移D. 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区变迁 4. 汉旧仪载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疾,从西门入。即薨,移居第中,车驾往吊。赐棺、敛具、赠钱、葬地。葬日,公卿以下会送”。在汉代,丞相这种权益的获得已成规制,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君主专制严重削弱B. 君臣呈现单向交流 C. 皇帝权力部分让渡D. 官僚工作效益提高 5.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 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D.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6.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改变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是( ) A. 军功制B. 推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 7. 如图是陈列在中国某历史博物馆的三个瓷俑,分别是抱着葫芦的医生、抱着书本的读书人和一个商人,其中读书人个子最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 察举制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 B. 科举制扩大了选拔官吏范围 C. 重文风气影响人们价值取向 D. 职业分工导致社会地位不同 8.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 A. 儒学独尊B. 中央集权C. 君主专制D. 国家财政 9. 宋代各级官僚有不同称谓“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只有‘差遣’才有治事的职能。材料反映出宋代( ) A. 皇帝对百官的管理和控制的加强 B. 官僚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耗费国帑(钱财) C. 官员职能明确,提高工作效率 D. 重视文学艺术的发展 10. 秦朝以“法”立国,重法指导下的改革促进了秦的强盛,但忽视道德与教化,使社会处于高速动转、高度紧张中,缺乏调节和弹性,最终导致国家崩溃。秦朝的治国实践和权力运作,饱含治国安邦的成功经验和足资诫鉴的政治教训。汉朝统治者从中汲取的政治智慧不包括 A. 儒法相济的统治思想B. 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 C. 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D. 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 11.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B. 强化君主专制C. 提高行政效率D. 实现权力制衡 12. 清朝军机处差役称为“苏拉”,照例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之幼童担任,故军机处“苏拉”称之为“小幺童”。清中叶以后,“苏拉”有年过六十以上,仍以“小幺童”称之者。材料可以反映出清朝军机处的特点是( ) A. 随意性B. 保密性C. 高效率D. 稳定性 13. 清朝前期,乾嘉学者继承顾炎武考据学的方法,博古不通今,论史不议政,涌现出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和浙江学派等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他们都以考订实证为基本特征,标榜“汉学”,以别于官学、“宋学”。这反映了当时 A.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 程朱理学遭受动摇 C. 社会剧变思想活跃D. 经世致用深入人心 14. 有学者认为“作为秦始皇统一海内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团所认同和接受,有其巨大的制度惯性”。突破这一制度惯性的演变是 A. 从世卿世禄制到官僚制B.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C. 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D. 从郡县制到行省制 15. 清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执行机构。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体现了 A. 军机处成为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 B. 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 16. 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十年(1732年)以前谕旨的发布途径,多为“谕内阁”及“谕议政王大臣等”,雍正十年以后则常“谕办理军机大臣等”,且不少于“谕内阁”的次数。这一变化表明() A. 清廷内部矛盾尖锐B. 皇帝决策更好执行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 军机处地位上升 17. 明朝于1447年颁布法令规定,“织绣蟒、龙、飞鱼、斗牛,违禁花样者,工匠处斩”。明末官员张瀚松窗梦语风俗记中写道“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攒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上述变化表明 A.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B. 等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C. 男女服饰样式品种多样D. 社会生活盛行奢靡之风 18. 明代形成“廷杖”制度,大臣往往被当朝笞责,重者致死,或者投入“诏狱”,酷刑折磨致死,完全破坏了中国古代“君使臣以礼”的传统。下列明代史实中,与这一现象的实质最相符的是( ) A. 推行改土归流B. 内阁拒绝草拟皇帝不合理的诏旨 C. 废行省设三司D. 太监乱政比其他任何朝代都严重 19. 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 ) A. 自身不正贪污腐化B. 不善理财入不敷出 C. 阁臣弄权不合制章D. 世俗日下嫉贤妒能 20.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 A. 汉代的尚书令B. 唐代的尚书省 ​ C. 元代的中书省D. 明代的内阁 21. 史学家赵翼在描述我国古代某机构职能时说“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该机构是( )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阁D. 军机处 22. 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下列史料,与军机处无关的是( ) A.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 B.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C.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D. 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23.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屑。这反映了( ) A. 专制皇权空前强化B. 皇帝与司礼监关系密切 C. 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 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 24.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选自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被推翻、新中国成立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 秦朝统一全国、武昌起义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5.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 A. 分封制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 26. 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 A. 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B. .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 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27. 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28. 近代某一事件后,日本对华人不再优待尊重,甚至对华人充满了鄙视,也不再把中国视为其近代化的对手,提出要充当东洋的盟主。这一事件使( ) A.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 江苏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D. 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工具 29.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 A. 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C. 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D.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 30.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是指 A. 英国推行炮舰政策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 中国社会全面落后D.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31. 鸦片战争后,中方代表联名向英方代表璞鼎查发出了一份提议“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避免衅端。”中方让出的是( ) A. 领事裁判权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协定关税D. 传教士传教权 32. 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B. C. D. 3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徒蜀自杀;
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A. 秦汉丞相位高权重B. 秦汉相权无足轻重 C. 相权不能制约皇权D.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34. 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