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字拼音 [胡祗遹字“绍开”还是“绍闻”?]

  胡祗遹,蒙元初期能臣、著名文士。百衲本《元史》本传载其字“绍开”,中华书局点校本《元史》据道光本及《紫山大全集》刘赓《序》改为字“绍闻”,并引《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紫山大全集》条云:“《元史》本传载其字曰绍开。然‘今民将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实《周书·康诰》之文。核其名义,疑绍开当作绍闻。《元史》乃传刻之讹也。”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人名索引》沿用了这一校勘成果。同为乾隆时期官修的《续通志》和《续文献通考》,前者云其字“绍开”,而后者云其字“绍文”,笔者以为该处“绍文”当为“绍闻”之异文。相类情况如《晚晴簃诗汇》卷一三三:“陆耀遹,字劭文,一字绍闻。”清人顾嗣立等编《元诗选》沿用了个别版本《元史》“祗遹”字“绍开”的记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盖如四库馆臣所说“乃传刻之讹也”,抑或为“開”、“聞”二字形近使然。四库馆臣以道光本《元史》及《紫山大全集》刘赓《序》为校勘依据,以《周书·康诰》之文核其名义,非常谨慎,言之有据,应该说没有什么值得异议的了,然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这一改动,此后并未引起学界注意,不但真正采纳者较少,更有学者对此持否定意见,以致问题搁浅,两种书写并存。今再作考辨,以期问题能得到进一步澄清。
  较早关注这一问题并进行辨析的是邓绍基先生。邓先生在其主编的《元代文学史》中认为当以“绍闻”为是,但又非常严谨地于“闻”字后加括弧书曰“一作开”(《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6页)。在其注释中引用中华书局点校本《元史》校勘记后复加按语云:“《析津志·名宦传》也作‘绍闻’,当以‘绍闻’为是。惟白朴送胡祗遹、王恽赴任所作〔木兰花慢〕词中却也作‘胡绍开’,是否系后人所改,待考。”
  (《元代文学史》,第335页)
  此后,陆林也注意到了《四库全书总目》的考证文字,然他又据清曹寅刻《录鬼簿》“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有著录“胡紫山宣慰少凯”,认为“字绍开当不误”(《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后杨镰所著《元代文学编年史》与陆林意见雷同(《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并在他与邓绍基先生共同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中延续了“胡祗遹,字绍开”的写法。白寿彝总主编、陈得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上)所书同。其他全集、选集沿用此说者,亦复不少(如《全元曲》卷一○,徐征等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173页;《元曲三百首详注》,褚斌杰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23页,2009年第2版,第16页)。
  我们认为这一认识是值得商榷和辨析的。从版本情况看,在《录鬼簿》所存的三个版本系统中,有两个系统为明代的抄本、刻本,一个系统为清代的抄本、刻本。对问题的判断应以较早的版本记载为依据,而后来的抄本也好,刻本也罢,增添上去的内容其依据为何?客观程度怎样?是应该十分审慎地加以甄别和取舍的。“少凯”二字,或为曹本著作者、刊刻者仅凭对所读某一版本的《元史》,或其他关于“胡祗遹,字绍开”的记忆,因字音相同而未加核查,补加上去的。丰家骅编纂的《胡祗遹诗话》介绍说他“字绍开,号紫山,又号少凯”(《辽金元诗话全编》壹,吴文治主编,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595页)。盖沿用唐圭璋先生所编《全金元词》之说(文曰:“祗遹字绍开,号紫山,亦号少凯。”据其所列“引用书目”,当引自中国戏剧出版社本《录鬼簿》),亦未可为凭。其次,古人名、字,前后呼应,不会毫无关系。“祗遹”字“绍闻”亦然。“祗,敬也”。“遹,述也”。“绍,继也”。“闻谓旧闻”(《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孙星衍撰,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61页)。可见,“祗遹”与“绍闻”是前后呼应、意义相关的具有相对稳定搭配习惯的一对词语,源承《周书·康诰》。“绍闻”一词在元代、石刻文献中亦见,如《寿光县石刻》卷十三《元赠朝列大夫追封寿光郡伯宋公墓碑》碑铭有句曰:“上公宾周,殷王元子。后裔绍闻,宋以国氏。”与该石刻相类似的例句还见诸《满州源流考》卷十六《国俗一》,其有句曰:“至于冠服、语言,一遵旧制,吁谟谆戒,永切绍闻。”北京景山正北面的寿皇殿,坐北朝南,是供奉清代历朝皇帝遗像的处所,匾额为乾隆御题。殿门外左右宝坊各一,左之前额曰“绍闻祗遹”,后曰“继序其皇”(于敏中等编《日下旧闻考》卷一九,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0页)。该处文献更可视为胡祗遹,字“绍闻”之最好旁证,匾额题字亦借《尚书·康诰》文意。
  另外,除邓绍基先生注意到的《析津志·名宦传》外,与胡祗遹同时代的王恽,在胡祗遹去世后为其所作《故翰林学士紫山胡公祠堂记》中亦明确记载曰:“公讳祗遹,字绍闻,自号紫山。”(见《秋涧集》卷四○。又,该书卷八○曰:“胡祗遹,字绍闻,武安人,终山东按察使。”)清朱彝尊《经义考》卷四二“胡氏(祗遹)《易直解》”条关于胡祗遹的介绍,曾对王恽所作祠记加以引用。元时越南人黎所著《安南志略》卷一七《至元以来名贤奉使安南诗》曾录有“翰林学士胡祗遹绍闻”一首,而且,在元人纳新所撰有关胡祗遹籍里事迹的《河朔访古记》卷中亦曾云:“彰德路城中,富财坊南,街西第二巷,闾门扁曰‘胡公里’,故胡按察私第在焉。公讳祗遹,字绍闻,武安人也。”《河南通志》卷五八亦载:“元胡祗遹,字绍闻,武安人,景崧孙,少孤,既长,读书,见知于名流。”《新元史》卷一七四《胡祗遹传》也很清楚地载其“字绍闻”。
  所以,无论从古人字号搭配规律看,还是从元朝人记元朝事的具体情况看,抑或是相关史书的传记记载、当时的籍里文献等方面看,胡祗遹“字绍闻”当无疑义。李修生先生主编的《全元文》关于胡祗遹的生平介绍(《全元文》卷一四六),雒竹筠遗稿、李新乾编补的《元史艺文志辑本》“紫山大全集二十六卷”条,邓之勉编《宋金元词话全编》“胡祗遹词话”条亦皆标注说祗遹“字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