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情境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把体现计算机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工作情境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5-3582-0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面向所有专业,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以计算机操作技术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承担着培养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任务。作为高职院校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生未来的就业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都在不断加速。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要求也随之有增无减,计算机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职高专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之一。
  1 现状特征分析
  纵观安徽省所有高职高专院校包括我院在内《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一般均采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授课,通过大屏幕投影将教师操作计算机的全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再在机房将教师上课演示的教学内容重新操作实践一遍,课时的分配上理论讲解与上机操作1:1的比例,以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用人单位对于计算机应用层次的不断提高,现有的教学体系所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的现象。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究其原因分析总结如下几点:
  1.1 学生基础层次参差不齐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相应的计算机普及教育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基础相对较好。有的学生没有学习计算机课程。正是由于基础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了较大的差异:课程内容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吸引力不大,使其上课无所事事,甚至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而基础差的学生,则普遍反映内容太多,难度较大,实训操作内容很难按要求完成。
  1.2 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基础课程。但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和上机操作二者学时比例为1:1,且教学是将课堂讲授与上机实训分开,在上完一次理论课后再隔段时间在机房上一次上机实训课。这样,在理论课上,学生在被动的接收,“冷”、“静”的场景难于活跃,更谈不上师生互动;而上机操作方面,学生在间隔一段时间已经基本忘记理论课上老师所讲的知识或所演示的技能,导致学生上机操作效果不佳。
  1.3 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脱节
  教师将讲授内容制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快,使学生无法边听课边做笔记,给学生的印象不深,特别是涉及到一些理论内容,容易遗忘。本质上只是将传统的黑板换成了计算机和大屏幕,整个教学过程仍然处于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地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充分调动,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过多注重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注重对软件本身孤立的知识点的讲解,脱离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工作任务,忽视了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认识不够,从企业的职业岗位(群)来看,包括秘书、文员、行政助理、前台接待等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与维护,综合性的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技能,学生课堂认真听课,上机也能完成知识点任务,但遇到这些实际问题仍然不能解决,小到比如安装一个操作系统、排版制作一篇完整的论文等等,造成学用脱节的现象。
  1.4 应试教育色彩过重
  近年来“双证制”逐渐被高职院校接受,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强调学生要获得计算机一级或二级证书。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来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以致于课程的教学计划、内容等均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我院计算机学生为例,几乎每年学生计算机基础一级考试通过率都达到95%以上,但是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往往还是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基本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
  2 课程改革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和特色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平均每年教授学生近 1500人。本课程着力于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终熟练掌握办公系列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使用和计算机常用软、硬件的使用与维护,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目的设计上主要是以解决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以基础宽泛、应用具体为原则;在教学内容组织上用一系列贴近实际应用的案例为主线贯彻教学始终。
  2.1 教学内容
  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要求,舍弃陈旧、过时、理论性过强的内容,适当增加新的课程内容,如办公软件中的一些复杂操作应用(文书编辑和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网络应用与搜索能力),常用硬件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简单的多媒体技术及信息安全技术等,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更新、更全面、更实用的知识内容。
  2.2 教学方法
  ①案例教学法:改变原有的先讲知识点后举例的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使用案例来组织教学内容,把知识融入到实际案例中,通过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在办公系列word软件教学中可先给学生一篇毕业论文完成稿,教师根据完成案例的需要,分解各个功能,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分散到一个具体案例中;在Excel的教学中,通过一个企业工资表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学会工资表的“创建-统计-分析-图形表示-打印”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围绕以后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通过案例来实现知识的引导和教学。每一个或几个案例完成之后,进行相关内容的归纳与总结,最后使学生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②任务驱动法: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任务之中,在问题的带动下,通过学习新知识和相关资料的收集,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组成”时,老师在课前可以先给学生布置自己DIY计算机的任务,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应用来配置自己的计算机。有了任务的驱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几个人一组讨论购机方案,根据实际需求对不同方案从性能、价格等方面进行比较,确定机器的配置,最后在课上进行讨论,老师进行总结。学生不仅很快掌握要求的知识,而且还学会许多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和技巧,可以做到既达到提高动手能力,又拓宽知识面的效果。
  ③互动教学法:对某些章节的课程,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在机房的“电子教室”软件为其他学生讲授,并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由主讲同学作答,最后再由老师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总结。这种方法不仅使课堂更加活跃,也锻炼了学生的主动自学能力和演讲能力,完成了“教、学、做”的有机结合。
  2.3 考核办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要考核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而且更加考查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不搞那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和所谓的有“考试技巧”的考核方法,做到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克服传统死记硬背的弊端,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有效避免高分低能甚至于是学生毕业后还得花很多时间通过各种渠道重新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的现象。
  采用过程化的考核方式,改变过去的一次性期末考试为过程化的技能操作考试,操作技能的考试安排在上机实践操作中完成,根据知识点划分对应实践模块,具体如表1所示。
  学生将做好的实训模块的内容存盘提交,作为学生的操作技能成绩,课程最终成绩由汇总各次的操作技能成绩(所占比例为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学习态度、讨论发言共占30%比例)组成。在教学结果考核上采取过程化考核,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对促进学生重视平时操作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明显的作用。
  2.4 课堂教学和课外网络教学相结合
  将现有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搭建在线《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学习平台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库。教师通过制作课程网络版多媒体课件,辅助利用远程网络在网上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授课、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考试等。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因特网、微博、微信等方式与教师交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教学活动由教师控制方式向学生控制方式转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扩大教学授课面,而且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进度,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综合发展。
  3 结束语
  本着在“理论教学够用为度,以应用为主线,实用为目标,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指导下,教学方式始终围绕着通过“提出问题,找出方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锻炼了学生后续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良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2010(9).
  [2] 董国荣.边做边学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0(1).
  [3] 陈平生,蔡博.基于职业岗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4] 陈涛.计算机应用基础[M].安徽: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0-113.
  [5] 张成叔,姚成,等.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