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和七彩课堂哪个好【小议课堂“点拨”】

  说起“点拨”,我们马上会想到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细究“点拨”二字的含义,我想,“点”,就是点评、指点的意思,“拨”,有导向、指向的意思。点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地位的集中体现,是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它包括教师的导语和评价语言。恰当的点拨,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兴致盎然地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也可以激活学生灵感的火花,使课堂教学生成意想不到的精彩。因此,教师的适时点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可是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于“点拨”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处理好点拨与鼓励的关系。
  点拨不等于表扬。教师在课堂中的点拨,不单单是指对学生适时的表扬与鼓励,还包括对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的提醒与指正。不难看到,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所谓的“点拨”,只是对学生的回答报以简单的“好”、“不错”、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浮泛的评价,并没有真正发挥教师的“导”,没体现出点拨的作用。如果这类评价充斥整个课堂教学始终,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只能算是一种“无作为”的角色了。教师的这种“无作为”,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深层次的学习,更谈不上达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了。
  教学实录一:
  师:谁来读读这一段?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谁还想读?
  生:(读)
  师:太棒了!再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
  师:你能说说对这一段话的体会吗?
  生:``````(说不出来)
  师:你体会得太深了,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是吗?请坐。谁想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呢?
  ``````
  教学实录二(《九寨沟》):
  师: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这几个词只我体会到了瀑布的壮观。
  师:你体会得真好!那么你能不能说说你想象中的“白练腾空”、“银花四溅”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生:(描述想象中瀑布的样子)
  师:太棒了!你的描述好象把老师也带到了那神奇的瀑布面前了!
  师: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读)
  从实录一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处于“无作为”状态,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鼓励。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进行恰当的引导,而是“灵活”的一带而过,“巧妙”地掩饰了学生思维上的障碍。而在实录二中,教师通过点拨与鼓励,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深层次地去感悟文章的意境,真正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
  二、要克服点拨中“被学生牵着走”的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这是当前阅读教学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是有一个度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绝不能为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而背离了语文学习的特点,一味地在课堂上无原则的“顺着学生走”。
  教学实录三: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一段。(指名读)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好。
  师:为什么好?
  生:因为他读出了语气。
  师:哦,是因为他读出了语气``````
  教学实录四:
  在教学《红领巾真好》一课时教师拟订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师:大家这么喜欢小鸟,那么我们该怎么来保护它们呢?
  生1:我们不能捉小鸟。
  生2:我们不能打小鸟。
  生3:我们要劝那些捕捉小鸟的猎人不要抓小鸟。
  生4:为了防止猎人捕捉小鸟,我们应该在大树下面挖个坑。
  生5:那不是伤害了人类了吗?
  师:是啊,应该挖个小一点的坑``````
  教学实录三中,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准确,教师非但没有指正,反而不置可否,顺着学生“走”了,造成了对学生语言评价的误导。下一次上课遇到类似的情节,也许这个孩子还会用“他读出了语气”这样的语言来进行评价。教师的点拨关系着课堂谈话的效果,对于引领学生进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显得由为重要。在实录四中,师生在围绕主题进行交谈的过程中,教师没有适时提醒学生回归“目标”和“主题”,而是被学生“牵”着走了,使得谈话内容偏离了主题。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通过恰当的点拨发挥出来,真是遗憾。
  引领、激励、提升是课堂点拨的主旨。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潜心钻研课堂“点拨”的艺术,努力提高“点拨”的技巧,充分发挥“点拨”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