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练习多功能作用为理解知识\形成技能服务|

《新课标》提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数学教材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通过习题形式体现数学知识,用习题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解题的技能技巧。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并使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练习.设计中讲求科学性,层次性,多样性.灵活性.针对性.时效性,使练习真正为理解知识,形成技能服务。 一、科学性——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练习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练习的设计要体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理念和目标。科学地设计练习,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不仅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还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就要求讲究练习的科学性,提高练习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教“小数乘法”。它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和性质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关键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学生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积的变化与移动的位数有什么关系?如一个数乘以1000,为什么要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是掌握好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是教学难点。特别是在移动小数点不够位时遇到补“0”.而点上小数点后,小数末尾的“0”又要去掉。学生往往容易出现错误。在练习中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突出重点,突出难点。如安排下列练习。
  根据56×35=1960。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值。
  560×3.5=
  
   5.6×3.5=
  0 S6×350=
  
   0.56×0.035=
  5600×0.035=
  
  0.056×0.035=
  通过练习.加深和巩固对小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熟练的技能。
  二、层次性——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练习的设计要根据教学需要,从易到难,由浅人深.有系统地安排练习。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如教“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初步掌握概念后,设计以下几个层次练习。 第一层模仿性34=3×34×()==9()==520=5÷()20÷5==()4第二层半独立性812=8÷()15÷()==2()56=5×()6×()==()12第三层独立性
  
  34 =()2636=1() 第四层灵活性
  13=()()==()() 第五层发展性 56=5+()6+18==()()
  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三、针对性——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针对性是指练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现实状况,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要注意对后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从而真正地实现“练在关键”。
   如小数除法中的难点是小数点的处理,针对这个难点可做小数点的专门训练。
   把下列各式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式,并说一说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0.2575
   
   2.5752.575
  
  
  
  
  0.250.075
   
   2.50.075250.075
   
  
  
  
  
  
   不让学生把时间浪费在复杂的除法计算上,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处理上.这样可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又如,在分数应用题中,有些学生往往分不清是用乘法计算还是用除法计算。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没有准确找到“1”,无法确定“1”是已知还是未知,这样解答起来往往是乘法算成除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门设计这样的练习:
   找出下面数量中的“1”和比较量的分率。(1)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23。(2)小亮的身高比张华矮14。(3)电视机数量的25相当于冰箱的数量。(4)苹果树在多20%就和梨树同样多。
  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只有重视这种针对性练习。才能对症下药,集中全力打“歼灭战”。
   四、灵活性——有利于对思维的开启
   练习的设计要能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加强分类指导,练习的设计要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的方向去寻求最佳的解题策略,使学生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更有利于对思维的开启。
   如教学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中: 求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得:从最小的质约数去除;也可以直接用这两个数的公约数去除,最后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可引导学生从大数24去想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将24扩大倍数成24的2倍48,48能被16整除,所以48是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这种方法较前面两种方法更快捷。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运用起来就更方便了。
  又如学习比例知识后的应用题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和课后思考题,这种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五、多样性——有利于兴趣的激发
  练习最好不要有固定的程式,否则学生会产生“惰性作用”,使计算发生错误。一种练习应该变换叙述方式,或变换位置,或变换形式,有利于兴趣的激发,使知识得到深化。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如计算题练习.计算本身就是枯燥、单调。但计算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又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安排这样的练习。 1.把下面各题接着算下去: 2.判断下列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3.选择正确结果在口里 1000—25×40÷125×8=口【0.999.936】 16÷【18一(32—100÷5)÷6】=口【16.2.1】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正确的符号。 1450-(678+450)=1450○○ 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既达到了计算能力的培养又改变了计算练习的形式单调乏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时效性——有利于负担的减轻 练习的设计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注意两者的辩证关系,没有量的积累就达不到质的飞跃。反之.盲目加大量的练习,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适得其反。因此要注意练习的时效性,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练习效果。    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习题好比磨刀石,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只有优化练习,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形成技能技巧。 参考文献 [1]唐正仪.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 [2]马艳春. 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J】.才智.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