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腹腔镜应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10例疑似患者,给予腹腔镜检查,检查为内异症患者,于腹腔镜下切除病灶、分解粘连、清除腹腔液、病灶凝固术等治疗。完成手术后,给予6个月用药,分析患者的病灶分布情况、手术疗效、术后妊娠率。
  结果:110例疑似患者中,通过腹腔镜检查,证实有95例为内异症,约占87.4%,66例腹膜内异症病灶、22例巧克力囊肿、4例为腹膜内病灶并发巧克力囊肿、3例为深部浸润型异位症。在手术后给予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妊娠率为53.8%,疼痛缓解率64.7%,复发率8.8%。
  结论:针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检查,可有效诊断导致不孕症因素、各期内异症。实施腹腔镜治疗,可有效消除病灶,降低疼痛,改善生育率,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腹腔镜诊断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10-02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妇科常见性、多发性疾病,其病发率为16%,并逐渐趋向年轻化,治疗后极易复发,导致的不孕、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属于妇科临床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发展,可有效诊断内异症,迅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笔者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10例疑似患者,实施腹腔镜检查与诊断,取得了良好的诊断价值、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10例疑似患者,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30岁,均为已婚妇女。全部病例均存在进行性与继发性疼痛、性交疼、89例伴有不孕。通过妇科检查:73例触痛性结节与盆腔触痛,子宫双侧直径为5~21cm。通过术前B超检查,有28例卵巢囊肿,直径为4~14cm,平均直径为6.7cm,其中有24例为双侧。
  1.2方法。腹腔镜诊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实施下腹三孔手术,对输卵管、卵巢、阔韧带、子宫前壁、膀胱区、子宫骶韧带、子宫后壁、乙状结肠、子宫直肠陷窝、输卵管变化情况。接着检查膈肌、大肠、肝脏、小肠、脾脏与阑尾情况。监测腹水的颜色,并吸出。检查病灶分布情况、病灶表现、继发性病变等情况,对于隐匿性病灶,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病灶给予切除,将标本留下,并送病检。
  手术治疗:进行腹腔镜检查时,给予各种手术,按照病灶切除的范围,给予根治性手术、半根治术、保守性手术治疗。对于育龄妇女,给予保守性手术。对于年龄较大者,给予根治、半根治性术。完成手术后第3d,给予药物治疗。对于腹膜型内异症处理,对病灶进行烧灼、电凝。对于深部浸润型病灶,给予病灶切除、烧灼,并从浅至深。若汽化、凝固效果较差,给予活检取材病灶切除。直接切除较小病灶,选择水分离式将较大病灶周围组织分离,再行切除。对于卵巢以为处理,给予剥除囊肿、分离粘连、止血、粘连预防处理,囊肿直径为4~6cm者,若周围组织未发生粘连,可直接将病灶切除,给予电凝止血。对于囊肿直径较小者,将卵巢囊肿壁剪开后,再玻璃囊肿。对于深部浸润型病灶盆腔疼痛治疗,于腹腔镜下,给予骶神经切断手术。对于伴有不孕症患者,给予亚甲蓝通液,若输卵管存在粘连缩窄,可继续松解。若输卵管伞端不畅通,给予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扩张术。完成手术后,采用生理盐水对盆腔进行反复冲洗。
  药物治疗:完成手术后第3d,给予药物治疗治疗,口服孕三烯酮,2.5mg/次,一周两次,共服用6个月。
  2结果
  3讨论
  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宫腔壁表面以外的异常位置而引起的病变异位的子宫内膜一般在盆腔内也可异位到盆腔以外的器官继发性进行性痛经为其主要特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岁的妇女常伴有不孕不育。
  对于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多采用腹腔镜诊断,通过手术治疗可有效动态进行手术。在本组实验中,110例患者经过腹腔镜诊断,可有效判断病灶分布情况、病灶变化。通过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妊娠率为53.8%,疼痛缓解率64.7%,复发率8.8%。这说明,针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检查,可有效诊断导致不孕症因素、各期内异症。实施腹腔镜治疗,可有效消除病灶,降低疼痛,改善生育率,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吴瑞芳,邓玉清,王玉洁,刘淼.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02)
  [2]王玲,李曙光.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