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摘要:针对当前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本文初步探讨了通过改革和优化航天控制专业课程群体系、教师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创建校内外科研创新实践实习基地,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师生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为航天控制专业学生营造出一个进行创新和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从而到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航天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48-03
  众所周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就是创新,创新亦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在当下国家实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突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方法和途径,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以一定的学科专业为载体和依托,而且各学科专业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亦各具特色。本文以航天控制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考察对象,分析探讨当前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践对策。一般而言,航天控制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动手实践和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他们普遍有进行创新的愿望和要求,但总的来说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所必需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创新人格亦未形成。而上述能力和素质的形成是需要授课讲师和教辅人员逐步引导和培养的。作者在长期的教学构成中发现航天控制专业学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创新动机和欲望,但从学校层面而言,国内大部分高校所能为学生提供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少的可怜,学生的创新愿望和需求无法得以实现,因而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也就无从培养。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学生群体不善于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创新环境,更不能想办法来积极创造自己所需的环境。从教师角度来看,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拘泥于陈旧老套的课堂教学理念,照本宣科和填鸭式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成不变的考核形式和内容,这通常都会误导学生死记书本上内容。总之,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学生自身都存在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航天控制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涉及到各个环节的诸多方面。就当前情况而言,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具体化,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一定意义来说,航天控制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对培养航天控制专业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航天控制专业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另外,航天控制专业很多必修课(比如航天器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的内容普遍较难、课时重,往往导致本专业的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获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拓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僵化,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目前,航天控制专业继续沿用了以教师在课堂集中讲授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对具体学科的教材、教学大纲,甚至试卷考题都进行统一化处理,这种培养模式必然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大同小异。因此,这种高度归一化的教学行为,必将导致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魔咒,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也往往局限在教材和教师所划定的框架之中。
  3.实验教学模式亟待革新,实验教学效果亟待提高。航天控制专业实验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实验方法等都由授课教师事先统一布置安排,实验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模仿各种操作流程,没有时间对实验室流程进行自我思考,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机械的模仿教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氛围淡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目前航天控制专业培养体系而言,学生们的学习目的仅限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考试,从而在主观上没有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意愿。另一方面,大部分授课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考核压力较大,也没有主动的意愿参与学生科研的指导工作。即使有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也只对项目研究成果把关,至于具体的研究内容则让学生自行决定。由于很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是初次参加科研活动,缺乏进行科研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导致科研活动成果甚微,严重挫伤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此外,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重教师、轻学生,导致学生科研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学生参与科研氛围淡薄。
  5.现有的师生两方面的考评机制和规章制度亟待革新。目前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是看学习成绩,这势必导致学生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忽视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教师的考评则过多侧重于教学和科研的数量,而不注重质量。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导致教师为了申请到更多的科研项目而无暇顾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考核也仅仅是统计教学课时量,而从未涉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对策
  立足航天控制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我们提出在培养航天控制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应着力采取以下对策。
  1.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优化航天控制专业课程群的体系结构。众所周知,创新需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作为基石,换言之,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进行创新的。因此,应该进一步优化控制专业课程结构,构建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依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一些核心课程,重点打造具有航天控制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同时,要增加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跨专业、跨系、跨学院选修各类课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体系。
  2.革新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参与授课教师的角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上,更应该是创新教育的积极推动者。授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大学生认识学习的具体特点和日常生活体验,注重书本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自我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积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注重营造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样化的课堂授课模式,针对某一具体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融入课题教学活动中。同时,授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向学生介绍航空宇航学科最新飞行任务和发展动向,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航天创新的积极性。
  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根据航空航天院校现有的硬件设备资源和师资力量特点,我们对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致力于探索新型开放式实验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创新活动中来。这个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创建多模块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其中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创建航天院系与航天相关企业“零距离”合作的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基地,此类实践基地能突破产学研结合过程中的空间瓶颈,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深入生产实践现场,有助于课堂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和转化,亦给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
  4.探索新型学生科技创体系,建立校内外创新实践基地。具体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建立学生科研创新立项制度,从政策和经费上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有利于通过科研活动促进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学术涵养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其次,开设大学生航空航天论坛、聘请航天控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航天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向。总之,应该充分发挥航空航天院校的科研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将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的教学、研究与服务航空航天发展相结合,从而创建有专业特色的校内外创新教育基地。
  5.完善师生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航天控制专业传统培养体系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弊端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评价体系的简单划一,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同时考察其专业知识的完备性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总之,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同时,高等学校要加大对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高和创新成果多的学生奖励力度。如在部分高校已实行的创新学分、学生科研奖励政策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不能简单停留在课时工作量上,更要看其是否培养和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院和系两个层面都应建立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评环节和规章制度,从政策导向上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只有深入改革师生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们应该通过改革航天控制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拓宽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为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不断深化,学院和航天控制系必须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衔接,在找准主攻方向的基础上,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切忌贪大贪全。
  参考文献:
  [1]武文,宣亚文.浅谈化学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2,(9).
  [2]呼格吉乐.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以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例[J].教育探索,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