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机械类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与探讨|机械类专业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培养国际化的现代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双语教学受到了国内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关注。论文在阐述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机械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及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西部地区机械类课程双语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并强调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西部地区;双语教学;形式;内容;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55-02
  一、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加快全球化,我国加入了WTO,沿海大中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人才竞争,目前急需培养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已势在必行。因此,双语教学对培养国际化的现代科技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趋势[1]。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 Education”,英国著名的《朗曼应用语言字典》给其定义为:The use of a second-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亦是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目前在世界上很多非英语国家在高校中都已采用英语教学,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也以英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因此英语已成为一种学术语言。针对这一现状,目前在我国,双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主要是指英语,在我国双语教学通常是指,在非英语学科授课中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教授课程的教学方式。为此,国家教育部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广用外语讲授公共课和专业课,并引进原版教材,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较落后,发展双语教学更是困难重重,无论是从教学的形式上还是和内容上,还有依然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
  从目前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本科院校,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主要不足体现在师资力量不强、授课对象外语水平不高和使用的教材不适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明确双语教学的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在明确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时,必须结合西部地区本科教育的水平和情况,选择适宜的教材,以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对象,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西部地区高校教学对象外语水平不高的不足,逐渐提高实施双语教学的水平,缩小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差距。
  1.教学的形式。由于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传授专业知识,语言在传授中只是一种载体,专业知识的修养才是基础,通过外语这一传播媒介,将专业知识授予学生,开展的过程中应始终牢记这一原则。因此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确保授课教师在其能够达到的能力范围内,开展双语教学工作[2]。对于机械专业课程来说,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基础的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通过外语直接获取先进的机械专业知识的能力,更好地吸收国外先进的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策略。英语只是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目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如何选择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教学阶段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可理解为整个大学期间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大一、大二学生,也可理解为某门课程初学者,由于专业词汇及专业知识的不足,可采用“渗透型”双语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采用英文教材和板书,并以中文解说为主,采用外文板书及教材,适当使用一些常规的外语专业术语和课堂用语的教学形式,采取程度由易到难、词汇由少到多,逐步过渡的方法,待学生完全适应这一模式后,且英语水平、对课程的感悟和接受能力都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再逐渐过渡到穿插型双语教学,直至纯外语型教学模式。(2)教学内容对于专业知识量较大的课程,例如《机械设计基础》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量较大,以及同一门课程难点较集中的章节,例如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讨论机械制造工艺的制定的部分,涉及机械专业的多门基础课程,知识量较大,可采用“渗透型”与“混合型”教学模式交替使用,“混合型”是指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以中文为主,加以英文补充;有时又以英文为主,再辅以汉语中文解释,而避免“纯外语型”。
  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概而论,也不是死板硬套,必须以教学的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决定,同时所讲授的课程难易程度也将使得教学模式有所不同,甚至在同一门课程中,考虑不同章节的难易程度,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因此在选择形式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阶段、学生水平进行调整。
  2.教学内容。在实行双语教学中,解决了教学的形式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学的内容,它是教学的精髓所在。即要解决怎么教,更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合适的专业英文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3]。经过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和几十年的工业发展,国外和国内的机械技术发展差距较大,且国内知识体系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理念更是存在差异,加之目前国内教材大部分内容陈旧、过时,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不适应。主要体现在:(1)教材知识更新速度太慢;(2)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操作性较差;(3)教材缺乏案例,综合性和灵活性不够。目前高校教材明显不足是普遍缺少案例教学,内容比较死板,导致大多数学生很难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4)教材编写的理念存在偏差,国内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强调按知识系统的逻辑性编写,虽然能清晰地反映学科体系的基本原理,但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教材的选择就成为了“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适当引进和借鉴国外名牌大学的原版教材,结合实际,以沿用的中文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针对原版教材中较难的部分,可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方式进行辅助学习,可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讲授的内容。   3.教学的主体。教学包括教和学,它需要教师的投入,更需要学生的参与,这两者才是“双语”教学的主体和保证。为更好地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使学生真正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提升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促进机械专业课程的不断发展。首先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和阅读的能力,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采用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策略,即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通过以上三种形式,根据学生接受的情况和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式、方法,适当对语言要点和专业词汇的构成进行解释说明,把握好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的渗透力度,既不能将其讲成纯粹的专业外语,也不能误解为科普知识。在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授课对象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使用所学英语词汇回答问题、表达思想,同时要求其掌握专业词汇的构成、读法及其含意,注意难易适中,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信心。
  其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协调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这一要求再次强调,双语教学应以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为基础来组织教学。尤其是在使用引进原版教材时,可适当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教育手段,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尽量把一些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用英语理解专业知识,逐步学会用英语结合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结束语
  目前,在西部地区开展“双语”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还须潜心研习,多思考,多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继续完善双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分阶段、分层次教学策略,共同为高等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科研依据,使双语教学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晓燕,云忠,等.高校机械工程系列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2]索双富,郝智秀,等.机械基础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M].理工高教研究,2005,(2).
  [3]王中任.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试行双语教学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