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无公信力

如何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姓名:向坤 学号:
班级:外语系英语(2)班 政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营建公平的市场竞争平台,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是其依法行政的出发点和归宿。基于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基础性和核心性。必须加强政府的信用建设,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否则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市场信用秩序。我国政府的公信力虽然在不断提高,但同时必须注意到,有关提高公信力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信用失范,公信力下降,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状 当今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最严重的领域就是——食品。前几年,“三聚氰胺”来了,国人震惊;
今天,“瘦肉精”来了,国人又被震惊。中国的食品问题犹如一个又一个的定时炸弹,过不了多久就能炸响一个,真不知什么时候就炸完了,我相信只要还允许食品和饲料中使用添加剂,就不可能炸完。“三聚氰胺”也好,“瘦肉精”也罢,类似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只要追根溯源,都是被有关部门认可过的成果,说不定还得过科研成果奖,至少老百姓是制造不出来的。“瘦肉精”暴光了,老百姓非常害怕,有关部门也来了,好像很惊奇。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成果何止千万,只是没有人去查而已。如果我们去认真排查一下饲料和食品中千奇百怪的这个精、那个粉和这个素,一定会让你触目惊心。做个大胆地评估,可以说现在已经没有不加添加剂的食品和饲料了,但是这些添加剂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有害的,对老百姓来说都是谜,根本无法判断,说不定哪天发现一个是有害,又能让我关部门重视一阵了。这种问题,不仅仅影响经营单位的形象,已以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社会恶性肿瘤”。

政府在食品方面的公信力毋庸置疑已经下降到了一个低谷,然而在其他领域,政府也同样出现了类似问题。今年8月,乌鲁木齐将对2008年建设的1407套廉租房进行摇号分配。随着廉租房制度的逐步健全和经济适用住 房制度的初步完善,乌市将停止政府主导解危解困房建设。廉租房作为一种公共福利,是政府兴建、政府分配,政府成为直接主体,理应奉行绝对公平原则,倘若这种分配不公,将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公信度,倘若弄就出些弄虚作假的事来,无疑会受到民众的劣评。武汉经适房“六连号”丑闻,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舞弊案例,恰恰击中了政府信用这个重要的命题。

据相关机构调查:2009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有所降低:在“您相信政府公布的各种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吗”的调查中,认为“仅作参考,掺假的成分很多”或“绝对是假的,从来都不信”的比例高达91.1%;
而在2007年的调查中,这个比例是79.3%。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度直降10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失信问题相当严峻。[1] 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严重性,而政府公信力缺失在地方政府中表现尤为明显。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地方政府的政策连续性不强。政策的透明度与可预见性是政府取得民众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少地方领导从自利性原则出发,对已经生效实施的政策、合同任意修改、废止,要不就是“新官不理旧账”,“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人的一句话”。这种现象越到基层政府表现的越为明显。

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超越地方政府的上访问题越来越多,即便是到本级政府上访也多表现为群体性上访。而一个比较极端的表现是由个案容易引发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从去年贵州的瓮安事件,到今年湖北石首事件,都是由一般个案而引发成了轰动全国的群体性事件,其实在这两个事件之间,国内还发生了许多群体事件。这些群体事件发生,都是因偶然因素引起,突发性极 强,没有明确的组织者,找不到磋商对象,绝大多数参与者与最初的事件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主要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群众不相信当地政府,借题发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以发泄为主,在发泄过程中通过手机短信、网络传播信息、利用民众盲从的群体心理散布谣言,蛊惑更多民众参与,甚至做出对政府机关和其他设施进行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舆论质疑不断。在一项政府决策或信息发布之后,公众往往对其不认同,并进行分析、判断,发表个人看法,通过新兴的网络媒体和传统的社会舆论进行传播。如云南的“躲猫猫”事件、陕西的华南虎事件,均是网友提出质疑后,政府进行再调查,最终使真相大白的。最近社会上热议的河南彩民高中3.6亿元彩票巨奖事件,也受到社会质疑,认为这是内部操作所致,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二、现阶段包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根源分析 1.政府自身因素是公信力缺失的主要根源 第一,政策失衡导致公信力缺失。一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地域性差异。上级政策在政策出台过程中,虽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征求意见,也考虑了各地情况,但由于各地社情、民情千差万别,在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使政策执行产生一定的偏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群众对地方政策丧失信心。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时期性差异。上级政策没能充分考虑不同时期发生的社会变化,制定的政策缺少连贯性,政策执行的尺度不一,导致群众认为是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不力,耍了花样,地方政府从而成为矛盾的焦点,失去了群众的信任。三是地方政府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一个班子一套思路,一届政府一个政策”的局面,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很大,朝令夕改,导致公众无法对政府的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期。四是部分政府开出“空头政策”。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工作开展,在没有经常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草率出台政策,之后又久久不能兑现给群众的承诺,使政府失信于民。

第二,调控能力有限导致公信力缺失。一是地方政府对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有限,地方政策措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甚微,群众对地方政府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认为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没有进行作为。二是地方政府过于追求政绩,盲目追求GDP,出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向社会公布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脱离实际,而这与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幅度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群众对政府失去基本的信任。三是地方政府甚至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很多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充当了引导者和裁判员的角色,有的也作为运动员参与了市场竞争,追求经济利益,将企业与公众摆在了不平等的竞争位置上,导致民怨沸腾。

第三,腐败现象导致公信力缺失。一是各级政府查处的大案要案触目惊心,使群众对政府缺乏信心。在我国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中,腐败官员的级别较高,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动辄几百万,上千万,有的甚至上亿,这是普通群众无法想像的数目,极大的降低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二是腐败现象依然禁而不止,查而不绝,腐败官员“前腐后继”,进一步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特别是在交通领域,多个省市出现了厅局长一个接着一个腐败,一个接着一个查处的现象,使群众认为腐败难以根治,对反腐失去了信心。三是腐败现象的存在范围之广,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公务员都出现了一些腐败份子,其跨度之大,范围之广,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群众不由地认为腐败已渗透到政府的各个角落,难以对政府产生信任感。

第四,行政难以作为导致公信力缺失。一是存在“无法作为”现象。当前我国的“一府两院”均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而“两院”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执法不公现象,群众的一些合理诉求在“两院”得不到解决后,又通过政府来寻求解决途径,而这些又是政府无权处理的,无法进行作为,由此,群众认为政府不作为,对政府存在怨恨情绪。二是存在“乱作为”现象。一方面是政府内部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混乱,政出多门,群众受到多方检查,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执法人员素质较低,存在作风问题,在执法过程中权大于法的现象依然较多的存在,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存在索、拿、卡、要,敲诈勒索的现象,从一定程度损害了群众利益,有损执法形象,亵渎了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最近社会上热议的上海市运管部门“钓鱼执法”事件,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三是存在“不作为”现象。在各个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部门利益经济化,经济利益部门化现象,这也使得“有利的事抢着做”,“无利的事都不做”的局面,对无利可图之事,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缓作为,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工作人员相互扯皮,最终受损害的也是人民群众。

2.社会时代因素是加剧公信力缺失的根源 一是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分配问题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原有利益阶层,对利益的丧失心有不甘,存在不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各利益阶层也进行了调整,原有的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有可能在改革过程中失去了一部分利益,而这部分人是不愿意改革的,是对改革持否定态度的。特殊利益阶层在利益配过程中,随着势力的增强,存在与政府博奕,对话的阶段。在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部分特殊利益阶层,这一阶层还在极力的想要扩大利益,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控制经济的能力,开始与政府进行角力,而这一阶层在利益没有得到最大化时,也可能对政府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是最容易丧失对政府公信力的阶层,一旦其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失去之后,便会出现反社会、反政府的情绪,而在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没有得到大的改观之前,其对政府信任感也会较低。

二是贫富差距拉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但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上“仇富”、“仇官”情绪较为严重。公众认为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是政府管理经济能力欠缺,贫困群体不再相信政府会考虑其利益,将其排出在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范围之外,由此也不听从政府号令。贫富差距的拉大,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阶层,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矛盾转嫁于政府。富裕阶层与贫穷阶层之间,由于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不能公平享受社会成果,彼此之间也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若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和,双方利益得不到兼顾,其矛盾的升级最终会转化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行业之间的差距,也反映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上的失衡。

三是公民素质不高降低了政府公信力。一方面部分群众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从众心理,容易造谣、信谣、传谣。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部分群众不顾是否掌握了事实真相,传播与事实不相符的言论,有的甚至捏造事实到处传播,意在损坏政府形象。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在一些不合理诉求无法实现时,对社会现状不满,就存在仇视政府心理。当前部分群众向政府提出了一些不合理诉求,在没能得到政府支持,或是诉求没有达到其期望值时,就对政府不满,借各种机会贬低政府,若有突发事件发生,更是求之不得,推波助澜,希望事件越大越好,政府威信越低越好。

3.历史人文因素也是影响公信力缺失的又一根源 第一,人治社会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中,突出依靠贤人进行治理,为政者的道德就成为左右国家命运的杠杆,而这几千年的思想在人民的心中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地方政府领导人治思想严重。在为政决策过程中,没有经过全面的调查研究,过多的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有的甚至通过一定程序将个人意志转化为集体决策,从而造成了地方建设的失误,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损失。有的领导者也还存在无视法律,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违法施政的行为,降低了行政行为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公众评论政府领导者的标准过高。领导者的道德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领导者都能达到仁人圣贤的标准,有的或多或少的在人性上存在一些暇疵,而公众以仁人圣贤的道德标准来评价领导者的执政能力,显得过于苛求,将个人道德与政府公信力划上等号更是有失偏颇。

第二,万能政府理念根深蒂固。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过程中,我国的政府都是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于一身的万能政府,政府工作包罗万象,政府决策高于一切,政府权力至高无上。这一理念导致部分公众过于依赖政府,对政府期望值过视,凡是各项社会事务,都寄希望于政府予以解决,一旦这些问题得不到政府的解决,公众并不能转变理念,给予合理理解,认为这都是政府不作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