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生态旅游是随着旅游行业正式进入国民经济第三产业而衍生的,也随之产生了生态旅游设施体系。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会在全球兴起。
  
  一、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对生态旅游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仍属大众旅游
  我国的生态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政策和体制管理上没有形成系统、成型的体系,大多数开发经营者是根据对生态旅游的字面理解而实行经营和管理,距生态旅游的要求有很大距离,所谓的“生态旅游”大部分仍属于“大众旅游”,特别是近阶段,我国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加大了生态保护的力度,这样一些新开发的旅游区,便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在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生态旅游,怎样去开发和管理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这样就不可能开发真正的生态旅游,并可能造成许多珍贵的动植物资源被损害和浪费。由此,全面理解和正确认识“生态旅游”十分重要。
  
  (二)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受经济利益驱使,开发者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往往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和规划,便匆忙开发,并在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旅游资源的掠夺式和无序利用,也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害和浪费。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使那里原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致使黄龙钙化堤已开始退化、变色,如不采取保持措施,那里的岩溶湖将会过早衰亡。另外,多数开发者热衷于在景区修建餐馆、旅店、索道、休息厅等旅游设施。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修建索道都是受严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只修到2000多米,游人到山顶都是一步步登上去的。但在我国,小旅游景区都兴建索道,有的山相对高度不到百米,也修建索道。索道的修建,一方面破坏了旅游环境的原始和野趣,另一方面也使游人集中于索道区域,导致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总之,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建设会引起景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和失调,从而丧失其应有的古朴、自然和生态格局。
  
  (三)生态保护措施不到位,环境污染严重
  旅游业是以经济效益为重要目标的,但生态旅游并不排斥经济效益,它提倡在把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的同时,争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取得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途径。但目前的状况却是大多数开发者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最大可能的短期利润,而忽视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措施的落实,致使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成为一句空话,生态旅游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据资料报导,大多数的风景名胜区,包括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等景区垃圾随处可见,生活污水剧增,部分景区出现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垃圾危害日益严重。可以说旅游景区开辟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就延续到哪里。因此,如何在开发资源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性措施,遏制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大,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不能科学控制游客容量,缺乏生态旅游氛围
  开发者在进行生态旅游时,一般主张区内的景点要多,游客数量要多,这样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但很少考虑到旅游黄金季节过多的游客和区内景点的过于集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拥挤感会减少生态旅游的氛围。因此,控制游客游量,使游客在一定的宽松环境容量下进行生态旅游是十分重要的。
  
  二、环境教育和知识普及跟不上旅游需要
  
  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但好多景区缺乏环境教育知识讲解标牌,有些已建的设施也陈旧不堪,知识性标牌更少,远比不上景区内商业性广告标牌的数量和质量,这也大大削弱了景区的生态旅游氛围。另外,景区导游环境知识的贫乏也导致了生态旅游品味不高,知识性不强,甚至同类于大众旅游,缺少生态旅游的特点和特色。
  
  三、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统一规划,有方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并在其中充分贯彻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首先要划定自然环境的保护范围,尽可能地减少生态旅游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其次,在实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在规划的范围内建设,建筑风格、材料、装饰必须与当地的环境和人文历史相协调。
  
  (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在旅游区,通过相应的宣传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取生态知识。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把保护环境变为自觉的行为,尽量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要努力培训大批高素质的生态旅游导游和讲解人员,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不但能够在日常经营中注意环境保护,而且也可同时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需求。
  
  (三)生态旅游中合理的经济利益配置
  很多生态旅游地区处于边远山区,当地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如果生态旅游不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则不能吸引企业对生态旅游设施进行投资。同时既要使从事生态旅游开发的企业获得相应的回报,也要重视地方社区利益分配,尤其是要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方可保障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山区、林区等发展生态旅游业应当实行经济扶持政策,增强山区发展旅游业的潜力。
  
  (四)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法进行生态旅游的管理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依赖资源环境的产业,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规来完善管理。同时积极借鉴别国的先进管理方法,逐步建立一套生态旅游区管理技术运作机制,形成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完善的旅游市场竞争规则,使严格管理、合理开发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对基础信息的监测和预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总结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地居民的参与,使他们成为生态旅游的直接受益者,从而提高他们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各方面工作的实施,生态旅游的发展必将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