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注重自然天成的文艺思想_浅析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及其创作

  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传统“自然”思想与苏轼的天资个性相结合,形成了其独有的文艺观点。本文结合苏轼的创作实践分析他论文的基本观点“自然”观,不仅可以加深对苏轼的了解,而且能够从宏观上提高我们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一、“自然”涵义的产生与发展
  
  “自然”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范畴。老庄的道家哲学思想奠定了“自然”概念的最初含义。《老子》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中也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可见,“自然”的最初含义是强调万事万物“自己如此”、非外物使然的状态以及与“人为”相对的万物的本然状态。经两汉与儒学的初步融合,“自然”的内涵得到不断扩充与完善,虽然已与审美有了一定的关联,但仍没有进入文艺美学的领域。由于魏晋玄学的盛行、“自然”与“名教”的论辩,儒家在借道家的“自然”概念确立其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同时,道家的“自然”观念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接受与认同,“自然”开始渗入到文艺美学领域。到南北朝时期,“自然”概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其概念极大发展,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自然可以当大自然、自然界,但它的基本意义依然是“自己如此”。“自然”发展到唐代,成为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审美风尚,从李白的“清水芙蓉”、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到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孙过庭的书论,无不标举“自然”,使“自然”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与深化。到了宋代,对“自然”的认识呈现出了不同于前代的独特个性,它更重视人的情感的自由抒发,反对文饰、雕琢与刻意,追求“自成文理”。而苏轼更是深受这一“自然”论传统的影响,形成自己特有的“自然”观文艺观。
  
  二、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及其创作
  
  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和他的创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他的创作实践是文艺观的具体体现,文艺观的系统鲜明又指导他的创作,使其创作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
  (一)苏轼的“自然”观文艺观
  在创作思想上,苏轼主张“发乎自然”“不能不为之为工”(《江行唱和集叙》)。文学创作应当是感到非写不可才作,而不是说能作就作。
  在具体创作方法上,他要求做到“随物赋形”,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生动传神”,才是好文章。在《文说》中,苏轼说: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夫。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苏轼以泉水流经高低不平的山石而随物赋形为例,说明他自己的创作符合创作对象本身的内在特点,顺乎自然、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事物的真实状态。
  在具体创作过程中,他还提出,“无法之法”才是最好的创作方法。“无法之法”,即自然之法。任其自然而不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看似无法而又有法,这才是最高的法。故苏轼在《书所作字后》中说:“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
  苏轼的这种“自然”观文艺观运用在具体作品中,体现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追和陶渊明诗引》)的艺术风格特征来。
  (二)“自然”观在其创作中的运用
  苏轼的创作实践涉及到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在每一个领域,他都创造出了杰出而伟大的成果。
  晚年的苏轼流放海南时,写出的124首“和陶诗”就是这种“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风格的代表作品。这些诗风格平淡自然,感情真笃充沛。
  如《和陶拟古》其一云:“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柳。庭空鸟雀散,门闭客立久。主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坐谈杂今古,不答言愈厚。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此诗以平淡、自然、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客至惊醉梦、主人出相迎的生动情景,表现了诗人在岭海孤寂生活中对朋友的思念和来客即喜的情思,语淡情深。
  在散文方面,苏轼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
  如他的笔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自云其书法:“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无法”“出新意”,都是其“自然”文艺观的体现。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发乎自然”思想在绘画方面的延伸。
  
  参考文献:
  [1]苏洵.蒋述卓等.仲兄字文甫说[A].宋代文艺理论集成[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孔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冯应榴.苏轼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韩玉涛.写意――中国美学之灵魂[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62.
  (作者:康东芳,深圳大学文学院07级古代文学专业。宋志刚,深圳大学经济学院07级政治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