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领学案(无答案)湘教版选修3

学习 目标 1、说出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2、说明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说出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3、从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量方面,结合典型实例,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

4、从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和社会认知因素三大因素方面,分析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学习 疑问 学生填写 学习 建议 学生填写 【相关知识点回顾】 1、旅游资源的定义。

2、旅游资源的特性。

3、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基础知识】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1)火山地貌景观如黑龙江的五大连池 (2)花岗岩地貌景观如西岳华山、安徽的九华山 (3)砂岩地貌景观如广东的丹霞地貌 (4)山水组合景观如四川的九寨沟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人类活动对优美自然环境资源的被认知,提升其① ,显然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对一些景点、景区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二、旅游资源分布 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包括② 和自然地理条件两个方面。

(2)人文地理因素古代的③ 、④ 和文化中心;
人类一些重大行为留下的地理“痕迹”;
人类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的⑤ 。

(3)社会认知因素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1)分布广泛。

(2)集中分布于⑥ (相对集中)。

(3)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⑦ 分布。

(4)旅游资源的分布与⑧ 密切相关。

【探究点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合作探究〗 1、一般来说,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地位的是 A、生物景观 B、水域风光 C、天象与气候景观 D、地质地貌景观 2、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都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苏州古典园林、青城山都江堰、庐山国家公园 B、黄龙风景名胜区、苏州古典园林、长城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概括小结〗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1)火山地貌景观 ①分布在以内力作用为主的构造带上 ②成因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③实例美国的夏威夷、欧洲的冰岛、我国的五大连池火山景观 (2)花岗岩地貌景观 在我国的旅游 资源中的地位 我国119处“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50以上 山地风光 绝大 部分 中山和低山 突出 地位 花岗岩山地 分布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 形 成 过 程 时间 地质作用过程 阶段 距今约 1亿年 伴随燕山运动发生中性岩浆入侵, 并冷凝成花岗岩体 花岗岩体 形成 距今约 8000万年 差异升降运动使花岗岩体出露地表,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花岗岩山地 花岗岩山地 形成 山地形成 至今 花岗岩抗化学风化能力强,但自身垂直节理发育,在“球状风化”的物理风化下形成花岗岩地貌景观 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 (3)砂岩地貌景观 ①砂岩地貌景观的地位表现在中低山的旅游资源中占突出地位,是典型造景地貌,构成风景名胜的核心旅游资源。

②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在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两个特性一是物质景象的组合性;
二是审美属性。同时,正是由于多种物质景象巧妙组合,产生了审美价值。如下图所示 相互映衬 旅游资源 亚热带气候 红色砂岩→丹霞地貌→ → 丰茂植被 (4)山水组合景观 山水组合景观往往能够形成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著名的张家界、九寨沟、黄龙、长江三峡、玉龙雪山、虎跳峡等。

2、三种岩石地貌景观的区分技巧 地貌 火山地貌 花岗岩地貌 砂岩地貌 所成岩石 玄武岩(喷出岩) 花岗岩(侵入岩) 石英砂岩(沉积形成) 形成过程 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 岩浆侵入→冷凝成岩→上升成山→球状风化→形成景观 石英砂沉积→凝结成岩→上升风化→形成景观 景观特色 火山锥、火山湖或堰塞湖、熔岩流、熔岩台地等 节理发育成峭壁,球状风化塑造怪石 ⑴石英砂岩峰林;
⑵丹霞地貌红色的峭壁、石峰、石柱、石堡等 分布地区 内力为主的构造带上 东部地区的中山和低山 东部地区的中山和低山 3、人类对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塑造的旅游景区的影响 人类活动 对景观的影响 结果 从宏观 层面看 构筑城市和村镇的过程 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方,如山前平原,江河之滨,植被繁茂之地,以便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创造了大量流芳千古的经典之作,成为旅游资源 从微观 层面看 修建园林、寺庙、宝塔、陵墓 注重选择山清水秀之处,强调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 〖典例解析〗 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1~2题。

1、该优惠政策有助于 A、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 B、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 C、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的比值 D、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 2、下述景区组合中,旅游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是 A、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图、禹王谷、铁塔公园 B、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殷墟、马氏庄园 C、老君山、鸡冠洞、龙峪湾、抱犊寨 D、八里沟、万仙山、秋沟、齐王寨 【探究点二】旅游资源分布 〖合作探究〗 1、主要是依托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与地形无关 B、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C、具有非地带性 D、只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2、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A、龙门石窟云南 B、黄龙安徽 C、大足石刻重庆 D、丽江古城山西 〖概括小结〗 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旅游资源 影响分布因素 分布规律 实例 依托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 地质基础 与构造格局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都分布在大断裂带上;
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我国的青海湖、滇池、洱海等断层湖主要分布在高原的构造带上 依托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 自然地理 条件 有明显的 地带性 寒温带和中温带是冬季欣赏冰雪、雾凇奇景,鉴赏冰雪雕塑艺术,从事冰雪运动等旅游胜地的主要分布区。如在欧洲有阿尔卑斯的冰雪公园,“吉林雾凇”在中国自然奇景之一。

海景旅游资源 海陆地形 和气候因素 主要集中在亚热带和热带的海滨地带 美国的夏威夷、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欧洲的西班牙海岸地区、东南亚地区和中国的海南省等。

(2)人文地理因素 人文地理因素 对旅游资源分布的影响 实例 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一般来说,古都、古城及其附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中国的八大古都,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 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来的地理“痕迹” 多分布在古代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 古战场、古渡口、万里长城、古丝绸之路 人类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 提升旅游资源的价值,这样的旅游资源多分布在人类活动稠密区附近 古代诗人的赞美提高了庐山的知名度,岳阳楼记使岳阳楼成为千古名楼,地中海周边地区古代七大奇迹成为观光和朝拜的圣地 (3)社会认知因素 社会 认知 因素 → 影 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旅游资源的具体分布和总体分布密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 例 证 近年来,由于旅游度假日的兴起,在城市外围人口密度较小、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涌现出众多的休闲度假村,使郊区旅游资源密度变大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分布特征 具体体现 分布广泛 我国各个省级行政单位,都有著名的旅游资源 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知名度高、开发效益较好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东南半壁 呈明显的点状或带状分布 北京及河北省北部、关中平原地区、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传统的旅游资源密集分布区。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些旅游资源密集区域 旅游资源的分布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 作为古代帝王行宫的骊山华清池,除了温泉等因素外,距离古都西安不远,交通方便 3、歌诀法记忆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分布广泛,集中东南。点区带片,交通相关。

〖典例解析〗 世界遗产是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主要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等类型。下图示意非洲世界遗产空间分布。读下图,回答1~2各题。

1、关于非洲世界遗产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河干流分布多 B、沿海地区分布分散 C、自然遗产数目多于文化遗产 D、东非高原分布集中 2、根据非洲世界遗产分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中部非洲人口密度大 B、海岛地区景观独特性强 C、北部沿海地区经济条件差 D、自然和文化遗产组合好 【层次一】 1、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下图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 石窟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石窟,石窟的佛教文化古印度扩散而来,该文化扩散方式属于 。图中标出的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2)图中作为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是 。云冈石窟所在地属于 气候区,气温年较差 。该石窟开凿于北魏,建在岩层近于水平、较坚硬的砂岩石壁上,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保存完好。试从岩性、构造、降水量分析石窟保存完好的原因。

【层次二】 2、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十大旅游胜地承德避暑山庄、八达岭长城、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杭州西湖。

材料二 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分布图 (1)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中,属于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有 (填图中字母)。

(2)按旅游资源价值,A以 价值为主,F以 价值为主。请说出F景观,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四绝,在观赏怪石时,怎样才能获得惟妙惟肖的观赏效果。

(4)我国除十大旅游胜地外,还有众多的旅游资源。西藏布达拉宫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试简要分析其旅游开发的条件。

【层次三】 3、阅读材料和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伊始,韶关丹霞山风景区就出现了10万人次的最大峰值。(图甲)各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大批交通干警上路分流,山门外多处应急停车场启用,确保了车辆在车流人流的最高峰安全运行。但在汹涌的游客大潮中,也暴露了景区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材料二 中国生态学学会在丹霞山与景区联合举办“2013中国生态景区旅游发展论坛活动”,通过对丹霞山旅游保护与开发的实地考察,共同探讨中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材料三 丹霞地貌景观(图乙) (1)丹霞地貌的成因是 ,观赏这种地貌应选择 方式才能获得最佳观赏效果。

(2)国际自然联盟曾对中国丹霞地貌申报项目提出质疑,原因是中国的一些丹霞地貌在保护方面还不具备条件,一些景观区没有很好地控制旅游业对地貌环境的破坏。结合材料和图分析发展旅游业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