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35KV输电路线的设计.docx

分析35KV输电路线的设计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广东省梅州市 514021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的建设速度不断的加快,随着输电线路分布的广泛性,其连接的距离也越来越大,所以在输电线路的设计过程中,对其路径进行选择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本文从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入手,分析了设计中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并进一步对35kV输电线路设计中常用的现代设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35kv电力线路设计设备 前言 电能输送的基础承载就是输电线路,它在电力运输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输电线路的负荷能力面临严重考验。为了更好的输送电能,必须增加更多的输电线路。在输电线路覆盖广阔的今天,新增供电线路的难度日益增加。如何能既保证用电需求、又保证输电稳定安全,成为当下值得研究的课题。

1、初步设计 在35kV输电线路时,其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即是初步设计,在初步设计时需要明确设计原则,同时分析比较不同的线路路径方案,从中选择出最佳的方案,确保设计的最优化及预算的最经济化。

1.1导线、避雷线的确定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部分线路在设计时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在运行不长时间后,即达到满负荷运行的状况,甚至长时间的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下,这不仅导致线路损耗较高,而且超负荷运行下导线连接点长时间处于过高温度下,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初步设计时,需要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规划及系统规划来对导线的截面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不宜选择偏小的截面,要留有一定的裕度,在确定好导线后,还要选择避雷线型号,并确保其要满足规程的要求。

1.2气象条件的选择和特殊气象、地质条件下的设计处理 在设计输电线路前,必须充分了解当地气象条件。主要把握两点一是该地的气象资料,二是该地现有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需要考虑的气象条件如下最高温度在确定导线最大弧垂中用到,确保线路对地面及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最低温度用于计算导线的最大应力;
最热月份平均气温进行导线安全载流量计算;
最大风速用来确定导线、电杆等部件的外负荷以及验算导线对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导线覆冰进行导线、电杆等部件机械强度的计算;
雷电日数主要是为了做好防雷保护。气象条件主要是风速、覆冰厚度及大气温度的组合,需同时反映出气象危害程度和技术经济合理性。确保大风、覆冰有风、低温、持续高温中工程的正常进度和人身、设备安全。对特殊情况需进行调查研究,并对不同方案进行优选。

2、输电线路走向及线路测量定位桩的选定 在合理的整体布局基础上,输电线路路径设计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在节约材料方面,要尽量将线路铺设直线化、不交叉。同时还要确保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在输电线路走向上,要尽可能的规避河流低谷和高山深林。在安全稳定上,避开重度污染区域、气候多变区和易燃易爆区。在季节影响上,确保冬季低温冰灾地区对线路施工材料进行防冻处理。同样,对于高温环境,施工中使用耐高温性能好的材料。降低热老化损伤。

测量在设计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测量人员必须按规范操作,采用木桩标记测量点,桩号高程和转角采用红漆标示。测量中需注意如下方面对通讯线距离控制在20m以上,对公路边距离控制在15m以上,对建筑物距离控制在10m以上;
避开陡坡及如土质松软、河岸等地质不良地带;
尽量避开高赔偿的开林区、开发区、风景区等;
穿越高电压等级线路的定位桩高度不应小于12m。交叉穿越高电压等级线路的定位时,充分把握上下安全距离。若线路对地距离不能大于7m,为保证安全可靠,应采用电缆。

3、杆型选择及杆塔设计 图1 35kV电杆外形图(mm) 通过对定桩、交桩以及施工图纸仔细研究分析,选择合适的杆型。如果条件允许,则尽量选择典型设计或是通过施工、运行检验的成熟杆型。杆塔设计通常要经充分论证,科学试验。对于35kV直线杆,一般高度为15m,少数情况下也有18m的(图1)。如果是铁塔,其高度通常有9m、12m、15m、18m等。

杆塔是输电线路的支撑物,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杆杆塔、水泥杆杆塔和金属杆杆塔。现在使用比较广泛的是水泥杆塔和金属杆塔。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原因,大风大雨和大雪地区多采用双杆结构,确保良好的稳定性,防止杆塔因外力倾斜甚至倒塌。同时杆塔的选取也需要考虑杆塔间距和承载线路材料的长度和重量等影响因素。杆塔布置设计需要考虑到交叉碰线等问题,尽量进行水平布线。杆塔的设计是输电线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需要合理选择杆塔结构和施工工艺。

4、线路排杆设计 在进行杆型的初步选择后,考虑到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要素,排杆设计时要注意以下方面转角杆型应优先排定,耐张段通常要控制在2000m内,若大于2000m,需在超出的耐张段中的合适位置排定直线耐张杆;
如果原直线杆位置出现吊档现象且该杆位又必须布杆,可于该位置排定直线耐张杆;
原测定直线桩位若在实际中不够合理,直线杆布设也可适当迁移,但转角桩布杆位置通常不宜轻易改变。相邻两侧档距较大位置不适合排转角杆;
直线杆若经过耕地不宜采用拉线;
相对于双杆、三联杆或是耐张杆,在条件允许时,为节省开支,尽量考虑采用单杆和直线杆;
可以一档跨过的就不需要在中间布杆;
只要不影响使用,塔杆档距可适当放大。跨越对地距离较高的低电压等级或同电压等级的线路时,通常选择水平排列的杆型;
在桩位离通讯线、电力线、建筑物、公路的距离不够情况下,按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采用电缆。

5、导线避雷线的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 5.1绝缘配合设计 绝缘配合设计主要是对绝缘强度区段进行划分及对绝缘子串、片数等进行确定。根据线路绝缘强度的不同,可将送电线路分为清洁区和污秽区,而污秽区段及污秽等级的划分可以根据污秽性质、附盐密度、气候条件等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制定出各项防污秽措施,从而更好的确定出不同的绝缘设计来。另外还要选择不同型式的绝缘子串,而其片数则需要根据电压等级和荷载条件来进行选择,同时还要对不同绝缘子串的使用条件进行说明。

5.2防雷设计 在对避雷线根数、保护角、档距及最小距离进行确定时,可以根据线路的电压等、当地的雷电活动情况及已有线路的运行情况来进行确定,对于架空线路的防雷设计通常在设计时会采用接地避雷线,而且尽量确保避雷线的保护角处于最小的范围,这样可以取得 非常好的遮蔽效果。目前在35kV输电线路设计时,由于避雷线造价较高,所以为了确保线路的经济性,通常不会全程进行设置避雷线。往往会在一些重点位置进行架设避雷线。

由于35kV线路不会全线进行避雷线架设,而且其采用的是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所以在进行线路设计时,通常会利用导线三角型进行排列,使最上面一相导线来充当避雷线的作用。而且利用水平排列的门型杆塔来作为避雷线进线段的架设,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雷击掉闸率。对于多雷地区,避雷线的进线段距离可以适当的延长,同时为了更好的降低雷击所带来的闪络发生,则还需要尽量的提高进线段电杆的耐雷水平。

6、通信保护设计 应严格按照线路设计规程中相关规定,控制电力线路和通信线的交叉角度,通常,对于Ⅰ级通信线,≥45,对于Ⅱ级通信线,≥30,对于Ⅲ级及以上的通信线,无特别规定。若35kV输电线路采用了防雷保护,线路和通信线距离≥3m,若没采用防雷保护,线路和通信线距离≥5m。

7、结束语 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照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时,需要做好勘测、定位和计算工作,同时还要编制好工程概预算,确保在规定的概预算标准内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黄海波.110kV以下电力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要点探究[J].城乡建设,2012,(17). [2]刘智超.输电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新疆电力技术,2010,(2) [3]乔景新.浅谈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广东科技,2011(12)181-182. [4]乔景新.浅谈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广东科技,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