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构五大危机 危机传播下媒体责任建构

  一、危机传播中的媒体角色      新闻传媒所具有的传播及时准确、覆盖面宽、影响范围广等优势, 以及长期以来在公众心目中积累和形成的权威性印象及社会影响力, 使其易于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特殊时期成为公众的心理依靠。危机传播是政府部门进行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最主要的是舆论缓释。舆论缓释指媒体为保证组织和个人能够将危机时期集聚的某些对社会不满情绪在法律保护前提下得到宣泄,以此达到缓解或者消除敌对或不满情绪的目的,从而维护社会群体的正常生活和既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舆论调控方式。
  面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种种不利条件,媒体怎样缓释社会危机,起到“舆论减压阀”作用呢?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提出著名的“3T”原则:以我为本提供情况;提供全部情况;尽快提供情况。媒体在危机传播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首先,信息的详尽披露和媒体的快速反应是缓释的两个基础。危机管理的实质是对信息的管理,而信息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出于安全的需要, 人们都希望在第一时间里获取各种关于危机事件的准确信息。所以, 作为信息传播工具的新闻媒体有责任、有义务把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充分地传达给公众, 以减少和消除他们对危机事件认知中的不确定性。
  其次,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基础上引导公众保持社会正常运转。大量事实证明, 面对破坏性极大的公共危机事件, 各国新闻传媒从其社会职能出发, 通常都会承担起帮助政府和公众度过危机事件的责任, 以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在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媒体始终围绕着众志成城、夺取抗震救灾胜利、重建家园这一主题,用积极的事例做引导,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凝聚民族精神,营造温暖、和谐的舆论氛围。公众受到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受到来自政府和集体的支持与关爱,在危机困难中变得冷静、理性和坚强,增强共渡难关的信心与决心。
  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缓释作用可以有效稳定公众心理、平息社会谣言、控制由不良信息引起的群体非理性行为,使危机发生有利变化。然而,媒体介入危机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但在许多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滥用话语权,对危机进行无限制地剖析,不仅影响政府的危机管理效率,甚至引起政府危机管理的失误。
  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媒体与政府的步调和立场并非完全一致。在危机传播过程中,媒体往往被一些突发性、冲突性的事件所吸引,通过让公众愤怒、生气的方法来激发公众注意力,一旦事实让位于观点,此时“媒体不再靠事实来引导公众,而是靠情绪来引导公众。媒体忠于的不再是事实真相,而是公众的情绪”。媒体对危机事件的“炒作”无疑扩大了公共危机的负面影响,使得民众处于危险而不知情的境地,因此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非常时期,新闻媒体应当具有明晰的职业责任感。
  
  二、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新闻传播策略
  
  公共危机事件容易在社会上和民众中产生重大影响,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因而新闻传媒在实施危机传播时必须秉承坚定的媒体责任感和行业规范, 实施有效的传播策略。
  (一)及时传播信息,有效沟通思想
  在危机时刻, 信息与思想沟通的作用尤为明显和突出。只有确保政府与公众上下的信息与思想沟通,扫除信息盲区,才能保证危机传播信道通畅,形成思想共识。新闻传媒要把危机事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以及人们的反应及时报告给决策者,同时又要把决策者应对和处置公共危机事件的意见迅速传达给公众,这样不但有利于统一公众的思想, 形成应对危机事件的共识, 也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建立反应灵敏、指挥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促使危机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二)把握好传播的度
  事实证明,广大群众在危机事件突发时,对主流媒体的权威资讯有着特殊的依赖。特别是在危机初发时,舆论强度较弱,发展的方向也不十分明确,公众还处在迷茫、混沌、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的状况中, 如果此时能够及时提供简明而又易于为公众所接受的价值判断或行动选择信息, 给民众以适当引导,就能够为舆论的发展框定正确的方向,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危机传播的度包括报道数量和观点平衡两个方面。适当控制报道数量,注意多方面信息的平衡,以适当舒缓民众的思想压力。另外要考虑实现报道对象及报道观点的平衡,新闻传媒要全面掌握事件各方面的信息,运用平衡报道的方式,给事件中所涉及的各方面的群众以平等运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群众的意见,实现舆论的平衡和社会的稳定。
  (三)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新闻传媒在危机传播中要关注危机事件中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状况, 关注他们的命运与安全;要注意对他们表达同情,传递希望;要尊重他们的需求、情感和价值取向;要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心理安慰, 减少其恐慌和紧张情绪。新闻传媒在进行危机传播时要注意坚持“以人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而忽视对人性应有的关怀。
  (四)强化传播的舆论引导功能
  新闻媒体在危机事件中适时、有效的舆论引导,有利于缓解矛盾,使危机向积极方面发展。强化新闻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引导作用,增强政府吸纳社会意见和抵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使国家能够朝着法治化目标前进,同时也可以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公共危机事件频仍,“置身在全球化的时代,人们会发现对危机的传统理解变得不再到处适用。很多人会有一个感觉,身边的危机变得越来越多。”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媒体应当充分掌握危机传播的主动权,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有效推进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修正,使危机应对过程和环节本身透明与公开化,这是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全球传媒报告.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0.
  [3]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4]郑保卫,邹晶.论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新闻传播及其策略[J].新闻爱好者,2008.
  [5]汤男.浅论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中的功能与作用[J].新闻知识,2008.
  [6]冷淞.媒体在危机中的角色[J].中国电视,2005.
  [7]李红雷.公共危机下的舆论引导[J].青年记者,2006.
  [8]钟新.危机效应与传媒功能[J].国际新闻界,2003.
  
  (作者简介:史诗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新闻学硕士,研究方向:中西比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