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获取方式变迁中的学习模式述评】

  【摘 要】   在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网络社会的过程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随之从“口耳相传”转变为“你说我听”、“你演我看”以及“转载、搜索与定制”。信息获取方式的变迁必然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甚至思想的变革。总体上讲,随着信息获取方式时空依赖性的弱化,人们的学习模式沿着“Face-to-Face”、“D-learning”、“E-learning”、“M-learning”、“U-learning”的路径向前发展。
  【关键词】 信息获取方式;学习模式;变迁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9—0030—06
  今天,我们在体验互联网提供的丰富的服务性功能之际,也深切地感受到它正改变着信息的创造、加工、获取与传播方式。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通常通过口说、耳听、眼看的方式传播信息。在网络时代,传统的依靠嘴巴(说)、耳朵(听)和眼睛(看)获取信息的方式依然重要,但手的重要性(敲击键盘、移动鼠标、触摸屏幕等)格外突出。[1]也就是说,越来越需要借助手的功能的发挥来获取信息。在网络时代,人们不仅需要“听、说、看”,而且更依赖“搜索、转载与定制(订阅)”。其实,在这一身体表象变化的背后,隐藏着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隐藏着网络技术引发的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本文主要基于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影响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事实,结合信息传播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分析信息获取方式的变迁及其对学习模式变革的影响。
  一、信息获取方式的时空依赖性
  及其弱化中的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世代定居是常态。通常,人们从出生到离去,都生活在他所耕种的土地上。或者说,人们的整个一生都主要生活在以“乡土社会”为界限的相对稳定的地域空间内。人们通常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也就是说“常态的生活是终老于乡……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2]这种“熟悉”不仅是指人们对村落中的人和物没有陌生感,而且意味着人们是在长期的、共同的生活中,通过一同参与实践、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等方式获得信息、知识与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时间和空间因素显得十分重要,具体的生活知识、生活经验必须经历特定的生活事件或自然现象才能有效传递。因此,时间的延续、空间的稳固是信息获得和传播的客观条件。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数量和速度往往与人们相处的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接触时间越长,彼此就越熟悉、越亲密,彼此之间信息交流的速度也就越快,信息交流的数量也就越多。因此,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老人有优于年轻人的知识和经验,所以人们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其闻道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在老人、闻道先者那里,时间不仅仅代表着普通意义上的钟表上的一分一秒,更意味着知识、经验和事件的积累与沉淀。每当老人谈及自己经历的时候,往往不说何年何月,而会说“东河发大水的那年”、“日本人打到村口的那年”等,这种表述之所以能被理解是因为人们有着同样的关于时间、事件的共同记忆,当然,如果超出了传统村落这一范围,这一记忆的可理解性就会降低,甚至不为人们所理解。这说明,在农业社会,信息的理解与获得还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信息在“乡土社会”的特定场域中、在彼此熟悉的人们之间迅速传播,超出此空间,则可能不被理解,甚至不被认同。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人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3]“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乡土社会人们信息传播与获取的真实写照,即,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限制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有限的、固定的空间内。同时,因为区域之间接触交流的机会较少,每个社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服”。
  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信息的传播与获取受到时间、空间的双重限制,“口耳相传”是这一时期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口耳相传”至少包括四个要素:言者、听者、言语交流和互动场所,即发生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中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由此衍生了最初的学习形式,即在劳动中口授怎样耕种谷物、怎样养护幼苗、怎样收藏谷物……进而产生了最原始的教育形式——言传身教,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面对面(Face-to-Face)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信息获取依靠教师的“口”和学习者的“耳”,需要教师和学习者在固定的时间聚集在固定的地点,通过言语口授,传播经验,交流知识,逐渐形成了以痒、序为代表的古代专门传授知识的场所,后来发展成古代私塾与官学,直至现代的学校教育。不管社会如何发展,面对面学习模式受到学习时间与学习地点的禁锢,即教师、学习者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到固定的地点进行信息(知识)传授。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将学习时间禁锢在某一时段,将学习地点收缩在某一场域,使人们的学习难以超越时空限制,传播效率较低。因此,即使像先师孔圣人从二十岁开始讲学,直至老死,一生讲学五十余载,弟子也只能盖三千焉。当然,口耳相传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教师、学习者在时间上同步、空间上同处,不仅利于言者向听者传递信息,也利于听者向言者反馈信息。可见,面对面学习模式不仅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传输支持,还为表情达意、建立共识提供了条件。同时,固定的学习场所、固定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面对面的沟通优势,有利于学习者获得情感支持、产生学习归属感,有利于有效学习的开展与保持。
  工业社会之初,蒸汽机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获得了比农业社会更大的活动空间;同时,印刷技术、邮政运输系统和早期视听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使人们获取信息的范围和速度比农业社会更宽、更快。随着信息获取方式时空依赖性的弱化,人们不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到特定的地点去学习,而可以在各自家中通过阅读印刷材料、看幻灯片或听录音等形式进行学习,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远程学习(D-learning)。当然这时的远程学习是指“以印刷课程材料(印刷教材)为主要学习资源、以邮政传递书写作业和批改评价(函授辅导)为主要通信手段的函授教育”[4]形式下的远程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习者虽然获得了时间与空间的自由,但学习活动只能依靠印刷教材、照片、幻灯片和录音等物质材料,无法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牺牲了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容易造成学习的中断与流失。   随后,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兴起,人们借助广播、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可以跨越时空获得信息,大大拓宽了视听范围,正是这种对“人的延伸”[5],使得单位时间内信息的传播空间变得更为宽广,人们获取信息的时空依赖性进一步弱化。于是,“你说我听”(如广播)和“你演我看”(如电影、电视)成为信息获取的新形式。[6]信息获取方式对时空依赖性的进一步减弱,使人们的学习获得了更大程度的便捷与灵活,使学习对时空的依赖性进一步减弱,于是形成了通过广播、电视或电影等媒体手段实现在适当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进行学习的远程学习模式。
  相比之下,远程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师传递信息的范围也远远超越了传统农业社会中的“乡土”范围,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时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授课之时,这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数量和速度,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还提高了效率。然而,“口耳相传”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它既是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表情达意和建立共识的方式,而“你说我听”和“你演我看”则是教师对学习者的单向信息灌输,其中的互动意义和情感交流减弱甚至不复存在。[7]即使可以通过邮政和运输技术及相应的服务系统实现函授指导、通过双向通信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但运转周期较长,效率较低。[8]也就是说,远程学习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均掌握在教师手里,学习者总是被动处于接收端。面对教师传递过来的内容,学习者没有选择的自由,且他们的反馈非常有限。这种单向的说教与操作,压抑了学习者的自由意识,不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由于教师与学习者之间面对面沟通和交流机会的缺乏,不利于引起学习者的注意,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易使学习者感到孤独、无助,甚至造成学习中断。因此,学习者不得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参加远程教育中的面授辅导和答疑,以及短期住宿学校进行学习来弥补远程学习的不足。
  二、信息“脱域”与网络学习模式变迁
  随着网络社会的兴起,“转载、搜索与定制(订阅)”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与“口耳相传”相比,“转载、搜索与定制(订阅)”不必发出声音,只需一根网线、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即可获得海量信息。与“你说我听”、“你演我看”相比,“转载、搜索与定制(订阅)” 实现了信息获取的“双向选择”:一方面“信息选择受众”,人们被动地接受外部信息的单向灌输;另一方面,信息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 可以主动选择所获得的信息,可以进行信息反馈,可以主动发布、修改、删除信息或对来自他人的信息做出评价。[9]同时,该信息传播方式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真正运用“多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相比以往,网络社会中的信息获取方式最显著的特征是信息脱域。所谓“脱域”指的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 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10]即,信息摆脱时空“此时此地”的限制。“在前现代时代,对多数人以及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平常活动来说,时间和空间基本上通过地点联结在一起。时间的标尺不仅与社会行动的地点相联,而且与这种行动自身的特性相联。”[11]在现代,网络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逐渐与具体的生活地点和具体的社会行动脱离开来,获取信息的空间也出现了虚化。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遍使用和无线网络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时时处处获取信息,或者说,信息获取方式的时空依赖性降到了最低,在信息获取的时间、空间上人们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网络社会人们摆脱了“此时此地”获取信息的限制,实现了对信息的双向交流。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由此衍生出了E-learning(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活动,它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12]E-Learning在时间上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延续性,并消除了空间障碍,获得了更进一步的空间便捷性。同时,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信息具有内容多样化、媒体多元化、知识整合化的特点,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合理适宜的学习条件与环境。网络技术对交互功能的支持使人们之间的信息传输已不再是D-learning方式下的单向传输,而进化成为双向互动,使E-learning能满足人们在学习中对交流的需要,从而让学习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介入学习活动与问题讨论。可见,E-learning在时空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支持双向沟通,且学习内容具有多媒体化、便捷化等特征。当然,E-learning使人与人不处在同一时空,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缺少情感交流,缺乏人性化沟通,易使学习难以持久。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也有所改变,不再主要依靠固定的电脑终端,而是依赖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使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局限在家庭、工作场所或电子阅览室等室内场所,而是将信息获取空间进一步延伸到室外等更广阔的区域,空间的延伸使学习时间更加灵活。由此,M-learning(移动学习)应运成为继E-learning之后的又一种学习趋势。移动学习作为学习者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并在适当情境下通过移动技术实现教与学的丰富交互,随时随地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形式,[13]可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节奏获取学习内容,[14]进行个人学习。当然,距离真正达成移动学习,目前在技术(如手机电池、屏幕尺寸、网络连接等)、社会认识、学习资源建设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还面临较大的挑战。
  人们在关注移动学习的同时,开始思考如何将计算机、移动终端等嵌入到日常环境或工具中去,将技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使之与生活难以区分,让终端本身从视线中消失,让注意力中心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15]这样,通过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都能有效获取信息内容,实现人性化享受信息服务的理想,即随时随地按照人类的意愿以自然的方式访问所需的信息。[16]基于这种信息获取方式的理想,人们提出了泛在学习(U-learning)的概念,认为泛在学习具有“长时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教学活动的场景性和适应性[17]”等特点,能满足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和人们对学习自由的追求,真正实现“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在这一学习模式下,技术的泛在性、连接性和丰富性使得技术消隐在学习者的学习中,学习者的自由度更大,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当然,时至今日,要真正实现泛在学习,在基础理论、技术开发、资源建构和相关标准等方面还面临较大的挑战。[18]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从“口耳相传”到“你讲我听、你演我看”,再到“转载、搜索与定制(订阅)”的变迁。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学习模式。当然,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与学习模式的变迁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在同一信息获取范式下,随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获取终端以及时空依赖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学习模式。总的来说,随着信息获取方式对时空依赖性的弱化,人们的学习模式也逐渐从Face-to-Face走向E-learning、M-learning和U-learning(见图1)。当然,信息获取方式的变迁并不是以一种获取方式替代另一种方式的形式进行的,而是一种新的方式逐渐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各种信息获取方式同时共存,互为补充。受信息获取方式影响的学习模式亦如此,其变迁是一个随着信息获取方式渐次发展的、多种形式同时共存的过程。也就是说,前一种学习模式并没有直接被后一种学习模式替代,而是同时共存,各自在不同的需求领域发挥其优势作用,共同铸造个人的学习生活。
  
  图1 信息获取时空维度上的学习模式分布
  三、网络学习模式变迁的挑战与对策
  (一)网络时代学习所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的兴起、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使“转载、搜索与定制(订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为新型学习模式的发展与应用带来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人:习惯的固守与惰性的滋生
  技术的发展给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而是先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然后才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的。也就是说,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需要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还需要特定信息获取习惯的养成。从理论上讲,信息获取方式的变迁,必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然而,人的思维方式是人的内心世界中比较稳固的心理特质,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思考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具有历史性、稳定性。同时,特定的信息获取习惯也是人们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倾向,是思维方式的外化,其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生活经历。虽然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更灵活的信息获取方式,但人们一旦习惯某种信息获取方式,即使有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出现,人们也会固守原有的信息获取方式而不愿尝试新的方式,进而拒绝改变。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适应信息获取方式变迁带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信息获取习惯的改变,进而接受学习方式的变化,并逐渐养成运用这种学习方式的习惯。总之,学习模式的变革受到了人们已有习惯以及惰性的挑战。
  2. 信息:超载与“碎片化”
  信息时代,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不断更新,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同时也备受信息超载的煎熬。在网络时代,信息处于大爆炸状态,大量信息不断涌入人们的视野。面对接踵而来、应接不暇的信息,如果人们接收和消化的信息超出了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就会造成信息超载。也就是说,信息的急剧膨胀,造成了人们面对海量信息、却无法获取所需信息的现象。因此,如何处理海量信息,是每个人在学习中将要面临或正在面临的一大挑战。[19]
  网络时代不仅带来了信息海量问题、信息超载问题,还带来了信息碎片化的挑战。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20]网络时代,信息创生、传播与获取的个性化与去中心性特征,某种程度上使得信息碎片化现象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息获取时空的碎片化。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获取信息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摆脱了时间、空间的束缚,时间、空间也自然被撕裂成碎片,使信息获取过程失去了原有的时间、空间的持续性与完整性。第二,信息获取内容的碎片化。传统的信息大多是以线性叙事为主的完整的信息,即按照某种逻辑将一个又一个的信息点按照线性结构串起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但网络改变了一切,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超文本链接组织信息。即,通过超链接将所有信息联成一个相互关联、错综复杂的网络,具体信息由一个个单独的网页来呈现,人们搜索信息需要追随超链接不断跳转。网状的不可预知的跳转使得信息组织失去了原有的结构性,信息内容不再完整,趋向碎片化。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有很多东西在诱惑你,你为未知的事物所吸引。除非意志特别坚定,目标特别明确,否则很难得到一个完整的东西。”[21]第三,由于信息获取时空与内容的碎片化,导致了人们获取信息注意力的碎片化。信息获取时空的碎片化、内容的碎片化、信息的快速更新,使得人们处于不稳定的时空和不系统的信息内容之中,失去了持久注意某一内容的时空,从而不断追逐片刻的、即时的信息,以致迷失在信息海洋里。信息的超载与碎片化给及时获取学习信息、系统学习知识带来了困难,使人们在学习中往往感到迷茫,往往会坚守原有的信息获取手段和学习习惯而不愿改变,甚至不能形成有效组织碎片化知识的习惯。也就是说,学习模式的变革受到了信息超载与碎片化的影响。
  3. 技术:泛在性与个性化需求
  “活到老,学到老”、“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的学习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不仅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们追求学习自由的要求。事事、时时、处处的学习是人们追求学习自由及学习臻于至善的应然状态,它离不开社会和技术环境的支持。虽然,现代移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等的发展和进步为无时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学习的泛在性不仅包括泛在的学习行为(学习活动的发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泛在的学习接口(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通道、 多种方式与生活空间中的人、 物体和设备进行交互, 获取泛在学习资源),还包括泛在的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者可通过感知技术和分析推理方法获得全方位的学习支持)。[22]学习的泛在性势必要求技术的泛在性,即,技术能满足学习行为、学习接口和学习支持服务的泛在性需求,使人们时时、处处都能有效获取需要的信息、知识。学习不仅需要社会参与,还需要个体的自我建构。然而学习者的知识差异、认知水平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等均对学习信息获取环境与获取技术提出了个性化要求。因此,技术还受到个人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挑战。也就是说,技术不仅应满足学习的泛在性,还应满足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但已有的技术在同时支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需求和满足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方面还有许多不足,特别是在满足学习资源与服务的泛在性获取以及个性化需求智能感知上还有很大的技术差距,这也给学习模式的变革带来了挑战。   (二)对策
  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不仅为学习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机遇,还在信息、技术、人的观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直面挑战,积极培养学习能力,革新学习支持技术是适应新型信息获取方式、变革学习模式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体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转变观念,养成新型信息获取习惯。“热爱社会,就是热爱既超出我们之外、又存在我们之中的事物。”[23]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和信息获取手段,我们只有摒弃固守的观念,以开放的思想、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及时学习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检索信息、获取信息的方法,养成“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知”的信息获取习惯,进而养成适应新型信息获取方式的学习习惯,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学习。
  第二,培养个人的信息获取与知识管理技能。面对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人们容易迷失在其中。因此,如何有效搜索信息、选择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成为人们在当下学习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具体讲,首先应培养人们的“指尖知识技能”[24],提高利用网络技术搜索、选择、获取信息的能力,使人们能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快速获取有效信息,服务自身。其次,培养人们的个人知识管理技能。信息及时有效的获取是学习进行的前提,然而“信息不是知识”,人们必须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内化”、“社会化”、“外化”和“系统化”,才能将获取的信息利用起来,并在利用中改进信息,形成具有自我个性的独特知识经验体系。提高个人的知识管理能力,不仅可使个人有效管理获取的信息和知识,还能为个人知识转化提供基础。可见,培养个人的信息获取能力与管理能力是应对海量信息、信息碎片化现状的必需,是实现泛在学习的基础。
  第三,革新技术,适应学习的泛在性和个性化需求。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泛在学习,不仅表现在学习时空的泛在性,还表现在满足所有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技术的革新方向就是对超越时空限制提供支撑,以及对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这必然需要移动终端技术、无线互联技术、泛在计算技术等的发展与革新,以及能够及时获取人们个性化需求并给予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完全变革,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本文从时空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网络社会的典型信息获取方式——“口耳相传”、“你讲我听、你演我看”、“转载、搜索与定制(订阅)”。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建构,无法涵盖人们信息获取方式的全部。同时,信息获取方式的变迁不是以一种方式替代另一种方式的革命形式进行的,而是以一种信息获取方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共存形式进行的。同样,学习模式的转变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然,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不仅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此,需要“转变观念,养成新型信息获取习惯”、“培养个人的信息获取与知识管理技能”以及“革新技术,适应学习的泛在性和个性化需求”,为真正实现人的学习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6][7][9] 王建民. 从“道听途说”到“转载搜索”——信息获取方式变迁的时空社会学分析[J]. 江淮论坛,2011,(5):20-24.
  [2][3]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9.
  [4][8] 丁兴富. 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远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媒体教学(2)[J]. 中国远程教育,2000,(08):15-19.
  [5] 匡文波. 网络传播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
  [10][英]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M]. 田禾,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8.
  [11][英]吉登斯,赵旭东,方文 译.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8.
  [12] 何克抗. 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上) [J]. 中国电化教育,2002,(2):8-12.
  [13 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 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2011,(5):105-106.
  [14] 桂清扬. 学习的未来从E-Learning到M-Learrning——戴斯孟德基根博士新著解读之一[J]. 中国远程教育,2003,(04):74-76.
  [15] Weiser M.The comput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 Scientific American,1991,265(3):94-104.
  [16] 陈维维. 应然的泛在学习技术[J]. 中国电化教育,2010,286(11):12-13.
  [17] Bomsdorf B.Adaptation of learning spaces:supporting ubiquitous learning in higher distance education[A].Davies,N.,Kirste,T.,& Schumann,H..Mobile computing and ambient intelligence:The challenge of multimedia[C].Germany:Schloss Dagstuh:l,2005.1-13.
  [18] 夏云,李盛聪. 近年我国泛在学习研究文献的综述[J]. 中国远程教育,2012,(5):36-40.
  [19] 王立竹. 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 教育远程杂志,2011,(03):11-18.
  [20] 张怀琛. 关于网络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思考[J]. 青年记者,2010,(12): 39-40.
  [21] 王立竹. 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 教育远程杂志,2011,(03):11-18.
  [22] Boyinbode O.K. and Akintola K.G. A Sensor-Based Framework for Ubiquitous Learning in Niger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 Security, 2008, 8 (11): 401-405.
  [23] [法]涂尔干,梁栋 译. 社会学与哲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9-60.
  [24] [美]柯蒂斯·J·邦克,焦建利 译. 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8.
  收稿日期: 2013-02-25
  作者简介:卢强,讲师,硕士,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464000)。
  责任编辑 石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