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研究 民营企业高管年薪

  摘要:高管团队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通过识别国际化战略意图和国际市场进入战略两类关键战略因素,以探讨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在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运用来自我国267家民营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既对企业国际化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又通过国际化战略意图和国际市场进入战略两类中介变量来驱动企业国际化绩效;战略意图与进入战略两类关键战略因素在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与国际化绩效的关系中发挥关键联结作用。
  关键词: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战略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4-0001-07
  1.引言
  民营企业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鼓励和引导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我国国际化发展的生力军。相较于其他国家私营企业和我国国有企业,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具有自身特点:一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属于后发型企业的国际化,因而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缺乏发达国家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品牌方面的“垄断优势”;二是相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处于非主导地位,缺乏政策支持,国际市场资源配置能力较差,并且对外投资规模偏小。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水平的稳定性差,且总体上并不理想。因此,积极推进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升国际化经营绩效是真正落实国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推进对外开发战略的需要。
  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一直被视为驱动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关键因素,而Lee和Park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它是通过影响组织的战略行为(例如战略联盟)来实现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因此,探索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通过哪些战略因素来实现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对深入理解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同时,国内学者在有关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分析中明确指出,缺乏国际化管理人才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人才是经验知识的基本载体,国际化管理人才所具备的国际化经验是否会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还缺乏实证检验;而国内有关管理个体或团队国际化经验的研究还相当欠缺,难以为民营企业的经营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试图引入关键战略因素来探讨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一方面,通过识别与验证关键战略因素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厘清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与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关系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从高管团队的视角发掘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的驱动因素,为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践提供管理借鉴。
  2.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
  高管团队的属性,如教育水平、职业背景和经验知识等影响着组织在多元化战略、战略导向与企业绩效等方面的输出;其中,在企业国际市场行为与绩效方面,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所发挥的作用最为显著。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是国际化企业管理团队所掌握的有关国际市场运营规律与趋势的经验知识,它来源于其成员的整个业务经历,包括职能、地理和职责方式多个方面。大量研究已证实,高管团队所具备的国际化经验在企业国际化经营实践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例如,Herrmann和Datta的研究指出,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显著地影响欧洲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多元化程度;国内学者李自杰等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的海外背景对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所具备的组织性默会知识特征,它已经被视为国际化企业的重要资产和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这意味着它并不会直接地给国际化企业带来绩效输出。Lee和Park指出,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它是通过影响组织的战略行为来实现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理解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为切人点,引入关键战略因素来探讨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机制。
  2.2关键战略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相较于国有企业和天生全球化企业,我国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具有自身的特点。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国际化经营的核心问题在于“企业为什么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及“企业用什么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前者反映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意图,后者表现为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战略。
  自Hamel和Prahalad提出战略意图概念以来,战略管理研究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战略意图对解释企业适应内外部发展压力时的目标及其一致性是非常有价值的概念。有关国际化战略意图的研究呈现出两种路径。一方面,战略管理研究从企业国际化动因的视角来理解战略意图。Koza和Lewin的研究识别出企业开展国际化活动的两类战略意图:一是资源利用。即企业为充分释放现有能力而进入国际市场,以使其产品或服务能够提供给更多顾客;二是资源开发。企业为了实现持续增长而进入国际市场,以获得更好的原材料,人力和其他资源。另一方面,国际营销研究将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目标视为国际化战略意图。Sausen等基于全球营销与国际营销的差异性指出,企业国际化战略意图可以划分为两种:一是将国际市场视为在本国市场以外销售产品或服务的细分市场;二是将本国市场纳入国际市场整体,成为其细分市场的一部分。事实上,两种研究思路具有本质共通性:秉持资源利用动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其实质是将国际市场作为国内市场的衍生,将产品传递给更多顾客;而企业以资源开发的目标进入国际市场,其实质是将本国市场纳入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实现持续成长。本研究试图粘合上述两类观点,将企业国际化战略意图视为反映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动因与目标的统一体。
  国际市场进入战略也称进入模式,它是国际化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方式。Root将国际市场进入战略视为企业将其产品、技术,以及其它资源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市场的一种规范化部署;而Shrader等则从国际化企业的资源承诺水平来理解国际市场进入战略;他们将进入战略分为出口、许可、海外销售分支、合资和海外独资等多种战略形式。从本质而言,国际市场进入战略考察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资源承诺水平,以及企业的国际市场卷入程度;而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国别市场会选择不同的进入战略。这就意味着,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是一个表现为资源承诺水平和市场卷入程度的连续统一体:在资源承诺和市场接触的水平和程度较低一端是以直接出口或者间接出口形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在另一端是以建立独资企业的高资源承诺和高市场卷入水平的国际市场竞争参与方式。   2.3研究假设发展
  (1)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
  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本质上是企业对国际市场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经验知识;它能帮助企业评估市场机会、规避潜在风险,为企业有效参与国际竞争提供知识基础。一方面,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能够促使企业形成通过参与国际市场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动机。Carpenter等对高科技上市公司国际化战略的研究指出,国际化经验能够使企业在面临国际市场不确定性时更加自信,并具备更强的风险承担意愿,从而使企业将开拓国际市场视为获取持续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高管团队成员的国际化经历能够促使企业超越国别市场的认识,形成全球市场概念。Athanassiou和Nigh对美国跨国企业的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与企业国际化程度成正向关系;企业高管具有丰富的海外业务经历,能够增强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之,当企业高管团队具备更丰富的国际化经验时,企业更可能将其国际化行为视为获取持续成长的关键手段,而非纯粹地为了寻求新的产品市场;企业也更可能将国际市场视为市场战略焦点,而非国内市场的简单补充。
  同时,国际化经验被视为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的关键前置因素之一。在管理者个体层面,已有研究证实,管理者国际化经验水平与企业国际化密切相关。Erramilli在对美国服务型企业研究中指出,管理者所具备的国际化经验影响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管理者的经验水平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合资或者独资的进入战略;此外,Delios和Henisz对1980~1998年间日本制造型企业的国际扩张历程分析也发现,管理者的国际化经验影响着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阶段和路径。可见,国际化经验能够帮助决策者降低市场感知风险,增强市场感知机会,从而选择更高资源承诺和更大市场卷入的进入战略。
  在组织层面,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也能促进企业形成积极的国际市场进入战略。Carpenter和Fredrickson指出,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能促使企业克服市场不确定性影响,通过加强海外市场涉人程度而形成积极的全球战略态势;而Luo等研究发现,电子商务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速度受到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的驱动;具备丰富国际化经验的管理团队能够帮助企业加快国际市场渗透的步伐,从而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可见,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市场机会与风险,在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更为积极的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 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对国际化战略意图有积极影响作用。
  H2 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对国际市场进入战略有积极影响作用。
  H3 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对企业国际化绩效有积极影响作用。
  (2)战略意图
  在本研究中,国际化战略意图反映的是民营企业国际化动因与目标。以往研究证实,企业的国际化动因(资源利用或资源开发)显著地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资源承诺水平。当企业的国际化活动受“资源开发”动机驱动时,企业倾向于选择更高资源投入的方式(例如并购、绿地投资)进入国际市场。Rui和Yip对三家中国企业(南汽、联想和华为)的海外并购案例研究发现,将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战略能力视为关键目标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海外并购;通过并购活动企业可以获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战略资源,例如研发团队、专利技术、市场进入许可、品牌资产等。与此相对,当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仅仅是为了将产品或服务销售给更多的客户,即国际化受“资源利用”动机驱动时,企业便倾向于选择低资源承诺水平的进入战略,例如建立海外销售机构进行出口营销或特许经营。
  同时,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全球市场或国别市场)与国际市场卷入程度紧密联系。当企业建立服务全球市场的战略目标时,企业会通过强化顾客需求识别、加强顾客联系和提升营销活动本土化水平等方式来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卷入水平。此外,以往研究发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资源承诺和市场卷入水平越高,企业越有可能获得较好的国际市场绩效。总之,企业将获取战略资源以实现持续成长作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基本动机,并将融入国际市场作为国际化战略目标时,企业更容易选择高资源承诺和市场卷入的进入战略,例如并购或绿地投资,从而获取更高水平的国际化绩效。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4 国际化战略意图对国际市场进入战略有积极影响作用。
  H5 国际化战略意图对企业国际化绩效有积极影响作用。
  (3)进入战略
  以往研究对进入战略的考察大都从所有权或资源投入的视角进行的。在研究早期,学者们认为国际市场资源承诺水平与国际化绩效是正向关系,即从所有权基础的视角看,国际化企业在海外市场建立独资企业的绩效水平优于建立合资企业;但是,Griffith和Craig对跨国企业进入战略选择与绩效关系的元分析发现,企业资源承诺水平与国际化绩效的关系受到诸如文化距离、管制水平、产业类型、进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并非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源承诺水平越高,就越能获得高水平国际化绩效。
  本研究除了考察资源承诺水平以外,还将考察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市场卷入程度。市场卷入程度越高,意味着企业越能够通过识别顾客需求和加强顾客联系以实现本土化营销,既有助于提升国际市场的顾客满意水平,又能够通过国际经营活动实现组织学习与成长。O’Cass和Weerawardena在对欧洲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研究中发现,企业国际市场卷入程度对组织创新强度和顾客满意水平有促进作用,也对经营绩效有积极效应。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民营企业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源承诺和市场卷入水平,既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占有率、投资回报率等方面的客观绩效,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顾客满意水平,并通过国际化经营,加强企业学习与成长。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6 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对企业国际化绩效有积极影响作用。   通过以上核心构念界定和研究假设发展,形成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图1)。
  3.研究方法
  3.1构念概念化与测量
  对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的测量,本研究借鉴Sambharya的研究工具,从企业高管团队经验的广度、深度和异质性三个方面进行测量。有关国际化战略意图的测量包含两个部分:对国际化动因的测量工具改编自Koza和Lewin的研究,从资源利用和资源开发两个方面来进行测量;对国际化目标的测量,本研究借鉴Sausen等的观点,从国际市场与本土市场的关系,以及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态度两方面进行测量。根据研究主旨,本研究不针对特定的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类型进行测量,而是改编Shrader等的测量工具,从资源承诺和市场卷入两方面对民营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进行考察。
  在绩效测量方面,本研究运用平衡积分卡来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进行测量。平衡计分卡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而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有力工具;它能有效地平衡财务和非财务绩效指标,以科学地评价企业绩效。本研究借鉴王铁男等所开发的企业绩效量表,从财务、顾客、内部过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来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进行测量。所有测量问项均使用Likert 5点量表(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3.2数据收集与样本情况
  本研究在市场研究公司的协助下,采用事先电话沟通、确认接受调查,然后再邮寄问卷的方式和步骤收集数据。被调研企业需满足以下三方面条件:(1)企业总部和法人在我国境内,且非国有或国有控股,及非外资或外资控股的企业类型。(2)企业以间接或直接产品出口,投资海外市场等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3)问卷回答者为熟悉本企业国际市场业务的高管团队成员(包括企业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或国际事业部经理)。本次调查历时两个月,邮寄问卷400份,回收问卷293份,其中有效问卷267份,有效回收率为66.8%。有效问卷经过录入整理后使用SPSS 15.0和Amos 7.0进行数据分析。
  初步统计分析显示,被调查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纺织服饰、化学化工、电子元件和家电等行业;从分布地区看,被调查的民营企业大都分布在京津(占比20.6%)、长三角(占比29.9%)、珠三角(占比24.4%)和成渝地区(占比25.1%),能较好地代表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总体水平;被调查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平均时间为11.4年。因此,研究数据对分析国际化经验与绩效相关议题非常适合。
  4.实证分析
  4.1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运用评价测量的内部一致性,即评价测量指标或问项之间同质性的方法来检验测量信度;具体的评价方式选取最常用的,针对Likert式量表开发的Cronbach’α评价指标。同时,为弥补α值评价指标的不足,本研究还运用复相关平方(SMC)来估计每个测项的信度水平。分析结论显示:核心构念的α值在0.753~0.826区间,均大于0.7水平;单个测项的SMC值均大于0.5水平。表明问卷呈现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即研究测量具有较高信度。
  问卷测量的效度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构念效度两个方面。在内容效度方面,本研究对构念的测量问项均改编自成熟测量工具,并在问卷开发过程中充分采纳专家建议。因此,研究测量工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构念效度主要包括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对收敛效度的检验本研究主要运用AMOS 7.0软件建立测量模型,即验证性因子分析来进行。数据结果显示:所有问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FL)大于0.5,构念的组合信度(CR)大于0.7,构念的平均提炼方差(AVE)大于0.5。这表明测量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研究通过计算构念的Pearson相关系数来评估测量的判别效度。数据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区间内,任意两构念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未超过0.5,且构念的AVE值的平方根均大于其所在行与列相关系数绝对值,这表明测量的判别效度也比较理想。
  4.2研究假设检验
  研究使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由若干研究假设构成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运用极大似然法估计结构方程模型,以判断理论模型与研究数据的拟合程度。数据结果显示:模型卡方值与自由度比值为1.428,介于1.0-2.0理想区间;GFI和AGFl分别为0.932和0.915,均超过0.9的标准值;RMSEA为0.069,小于0.08水平,以上适配度指标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整体拟合度。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数据结果表明(表1):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对战略意图(β=0.347,p0.05),H5未得到实证支持。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作用也得到研究数据支持(β=0.226,p   第二,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也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意图具有驱动效应。拥有具备丰富国际化经验的高管团队的民营企业将进军国际市场视为获取重要战略资源和能力,从而实现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路径;同时,企业并不秉持国别市场观念,即将国际市场视为倾销其产品或服务的新市场空间,而是坚持一种全球市场的观念,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视为企业全球市场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既能通过战略意图和进入战略的中介作用对企业国际化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作用,也能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绩效水平。
  第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意图驱动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高水平的国际化战略意图促使企业采取更多资源承诺和市场卷入的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坚持通过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企业持续成长的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并购、绿地投资等战略进入国际市场。在本研究中,战略意图对国际化绩效的作用并未被证实。可能的原因是,战略意图通过进入战略的中介效应来间接地影响国际化绩效。此外,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源承诺水平与市场卷入程度对其国际化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即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投入更多资源,增强国际市场卷入水平,那么企业就更可能获得更高水平的财务回报、市场回报和组织成长。
  5.2研究价值与启示
  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在企业国际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却比较缺乏。本研究探讨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机制,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
  首先,高管团队与国际化绩效的关系机制得到进一步的探明。以往研究已发现,虽然二者存在积极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需要一些重要战略因素发挥中介作用。战略联盟、多元化战略等战略因素已经被识别,有助于对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与企业国际化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解。本研究识别出战略意图和进入战略两类关键战略因素,有助于加深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其次,深化对若干国际化关键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在战略意图方面,以往研究大都从战略动因或战略目标的单一视角来进行理解;本研究则将战略意图视为动因与目标的统一体,有效地粘合两类观点,深化了对国际化战略意图的研究。对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的研究,以往大都聚焦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源承诺水平;本研究还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卷入程度视为进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对进入战略的理解。最后,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管理人才对企业国际化的意义可能是通过其教育背景、管理技能、社会网络和经验知识等方面得以体现的。而本研究从国际化经验视角为切入点,分析了管理团队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对深入理解人才和经验在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角色和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研究结论也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实践提供了若干管理启示。第一,民营企业开展国际经营活动应该重视高管团队建设。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管理决策都是由企业所有者个人单独进行,这种个体决策存在诸多的非科学性和潜在风险,从而影响企业对国际市场的评估与判断。因此,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重视基于国际化经验丰富性与差异性的高管团队建设。第二,根据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形成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战略意图。要正确处理战略动因中的资源利用和资源开发的关系,从而形成是“拓展国际市场”还是“开辟全球市场”的国际化战略目标。第三,民营企业在进入战略的选择方面,不仅要考虑资源承诺水平以选择恰当的进入战略,还要在国际化经营中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强企业的市场卷入程度,从而使企业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水平和国际化成长。
  虽然本研究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议题的探索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企业在不同国际化阶段,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之间关系可能有所差别;但由于研究样本量的限制,研究未将所有样本企业按照国际化时间来进行分组讨论。同时,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能因规模、行业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研究未将企业规模、行业等信息变量进行控制和讨论。以上研究不足将在今后的研究中通过扩大样本企业量、深化和拓展理论架构、发展竞争研究模型来进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