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地域文化重塑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1牌坊满族回族少数民族村寨概况

牌坊乡满族回族少数民族村寨属于合肥近郊,2013年牌坊民族村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试点村”,距肥东县城仅7km,距合肥新桥机场50km,距合肥高铁站10km,安徽省唯一多元民族乡镇(回族、满族),600多年的满族村寨遗址。

2牌坊乡满族回族少数民族乡村地域文化

特定的历史文化体现了一个集体的历史性、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特点[1]。牌坊民族村人口以满、回、汉三族为主,满族人口居多,回族人口较少,因此牌坊民族村具有满、回、汉多民族融合的特点,文化丰富多彩。牌坊乡全省唯一的“汉、满、回”多民族乡镇,安徽省满族人最集中的区域,全市拥有的唯一少数民族村,牌坊特色村被申报为3a级民族特色村旅游景区。2.1民族文化资源目前主要的民族资源有千柳村遗址、古牌坊、古清真寺以及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和民俗节庆等。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以及民族大团结的精神。2.2满族回族风格建筑牌坊乡满族回族少数民族村现状建筑主要有满族风格建筑、回族风格建筑和普通乡村民居3种,满族与回族风格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3牌坊满族回族少数民族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现代文明对地域文化的瓦解,居民保护意识淡薄。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输入,少数民族村寨特有的乡风民俗受到影响和异化[2]。通过实地访谈发现,少数民族文化被汉化趋势明显,青壮年向往现代繁华的城市生活,外出打工,认为现代城市文化更好。部分村民受城市化商业化影响,对保护原有传统民族文化漠不关心,漠视乡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当地居民不能以主人翁身份自发保护民族文化,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深层次了解与继承,较难形成特色民族文化产业。缺乏具有吸引力或影响力的民族民俗遗存或建筑遗存,区域少数民族汉化严重,且历史原因失去大量本土风情。3.2旅游资源保护不足,开发深度不够。古牌坊、千柳村、清真古寺等特色资源均无古迹留存,历史文化缺乏物质载体,资源开发停留在初级的观光型模式,对民族文化的体验型和传承型项目开发不足,缺少本土风情与民族特色的体验活动。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品牌项目,未能充分传承与发展满族回族特色美食文化,缺少品牌餐饮店。现状资源保护状况较差,面对需求日益提高的游客,最大化利用民族资源,开发何种旅游产品成为最大的挑战。3.3乡村活力不足,生态文明失衡。牌坊乡少数民族村庄人口流失,活力不足,公共服务设施使用少。人口流失较严重,导致村庄发展缓慢,大力发展各项产业的同时也会引起人口回流。水系现状较差,护坡损毁,绿化杂乱,宅前绿化种植随意或空置,公园绿化和农田绿化没有合理利用。3.4旅游设施不完善,缺乏人文关怀。县城与市中心都相对较近,但部分道路未修通,延长了路程时常。部分道路硬化不足,内部交通未成系统。缺少酒店、特色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旅游配套设施缺乏人文关怀与本土情怀。

4牌坊乡满族回族少数民族特色村旅游发展建议

一个具有“回、满、汉”多民族融合的风情小村,一处沉淀了600多年光阴的千柳田园幽静的特色村寨;
一处拥有农耕田园、安居业的蔬菜之乡;
一处体验“回、满”民族文化、田园风光的画里乡村;
一个传承传统美德、弘扬孝文化的孝文化基地。塑造集“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生态环境、特色产业”于一体,文化、旅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回满汉”多民族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1创新学习民族文化,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充分利用现状资源,规划打造民族特色氛围,鼓励居民复兴民族民俗节庆活动。政府引导为村民创造民族民俗学习的机会。倡导发展回、满、汉三族文化与牌坊乡节孝文化为主的文化氛围,鼓励民族文化与家风传承的展示,大力培育乡土文化能人[3]。基于满族、回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入挖掘民族特质,积极拓展与外界的民族文化交流。充分利用满族、回族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现代农业、历史文化等核心资源,发挥区域性地理位置的支撑作用,以民族民俗文化展示、现代农业观光与体验为特色,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产业链,通过培训学习民俗文化,开拓新的文化氛围。4.2深度挖掘民族文化,承载地方记忆。整合现有建筑,展示回、满、汉在本地所展现的风貌特征,按分区设置回、满、汉融合或独立风格区,增强区域的层次性与民族文化氛围,营造有独特民族风情与地域色彩的户外环境,如有民族特色的路灯、文化墙、村徽等。民族特色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更加要重视民族文化元素的保存与提炼[4]。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语言文字、习俗节日、宗教信仰、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特色元素进行深度挖掘,从全域旅游视角,全方位资源整合,提炼与创新是设计满族、回族民族文化元素,在乡村景观、公共设施、道路等公共资源中展示出来,全方位的视觉与体验活动,多渠道表达民族文化,保存民族记忆。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积极打造回族“开斋节”、满族“朝阳花地”、跑马场相关民族品牌,积极开展民族腰鼓、歌谣、舞蹈、书画的普查、挖掘和整理,加强回族、满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加强民俗文化场馆与特色运动场地建设。4.3创造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农旅融合。依托全国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和少数民族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成果,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改造特色民居、传承学习,创新发展特色民族文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品质提升。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成果展示推广功能,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和产业带动效应,建成合肥市现代精品农业示范基地,促进县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农业蔬果产业化提供就业环境,吸引人口回流。通过发展特色旅游,吸引当地人自主开创民族艺术、饮食文化、民俗节日体验活动。政策支持开创新型农业承包合作社,建立土地流转合理配置,促进职业农民产生。依托牌坊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积极发展奖励旅游定制、会展论坛支持等活动,积极争取农博会、民族文化交流会议等相关主题会议的承办权,开展商务旅游、团队建设等活动项目会展论坛支持,开展会展礼仪、会务服务等项目。4.4参与性维护村庄风貌,保护生态文化。以人文本,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文关怀,在保护乡野生态空间的前提下进行开发,避免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破坏,对原有满族、回族民居进行维护与修缮,对满族回族街巷环境进行还原与修复,让文化铸活乡村灵魂。原真性保护民族文化,修复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充分尊重健康的民风习俗,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街巷空间、庭院空间以及其他公共景观空间。建筑色彩、屋顶、门窗、语言符号等采用回族、满族风格的建筑形式,村庄风貌中充分采用洋葱顶、索伦杆、图腾柱等具有民族风貌特色元素。村民以主人翁角色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活动,体现多民族融合,民族大团结精神。结合千柳公园、千柳古村落等生态景观,形成特色景观系统以及雕塑小品及特色文化知识普及栏等,彰显满回族文化,乡风文明,唤醒文化的活力。生态文化建设,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解决旅游业态发展难题,保护生态文化,主客共享乡村旅游发展成果[5]。

参考文献

[1]谭悦彤.基于地域文化重塑的乡村规划设计方法及实践研究——以和龙市光东村为例[d].长春工程学院,2019.

[2]彭晓烈.乡村振兴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c].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特辑.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18:5-10.

[3]聂盛珍.乡村振兴视域下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研究[j].乡村科技,2019(21):21-23.

[4]李劲松.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29):88-90.

[5]安永娜,李锦宏.基于乡土文化重塑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21):167-17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