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关系考|同学关系

  大约比孔子办私塾更早的夏商时期就有了“序”、“校”、“庠”,因而就有了同学和同学关系。不过那时一个班的同学不多,《红楼梦》里贾氏家族的私塾也不过十来个同学吧。真正现代意义的学校当从孙中山颁布的“壬子癸卯学制”算起,一所学校同学可达上千人。如果说私塾大多为家族人同学的话,那么“新学制”的同学就是一种缘分了。世上读书人多着呢,怎么偏偏我们成了同学呢?
  所以凡同学就会生情。据说刘备就对同学很有情。刘备从不嫌弃家贫的同学石全,常礼为上宾,想不到的是刘备有次全军覆灭,救他一命的也是石全。人生来易孤独,最善于处关系的中国人当然更看重同学关系了:最知心的话讲给同学听,治学、为政、从商,同学相帮的美谈不胜枚举……
  不过,同学的概念不尽相同。比如名师下的同学比非名师的同学更有荣耀感,如孔夫子的弟子们之类;比如名牌学校的同学比非名牌的同学有幸福感,如黄埔军校的同学之类;比如某班有了出人头地的同学比全是无名之辈的同学更容易把同学挂在嘴边(这就不必举例了)。此外,拉扯同学关系的松紧程度不尽相同。比如某单位可以把凡某校毕业的同学不管相差几十届都视为知己,它校同学皆非我族类;比如近几年方兴未艾的“同学会”,如火如荼创历史之先、世界之最。这一方面或许因为当代人感情充沛,另一面是市场经济使然,有的关系想拉拉不上,同学关系不拉白不拉。但“同学会”之后又发现同学之间的不尽相同――动机不同、尊卑不同。说来也不奇怪,连孕育“同学”的母校搞“校庆”也是变了味儿的,有钱有势的同学坐前排,坐主席台,作报告。至于其他同学你来就来,不来拉倒。所以有先见之明的同学干脆不去参加“校庆”,有自知之明的农民、市井之类的同学干脆懒得搞“同学会”。
  同学自古故事多,除了刘备与石全的故事,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管宁与华歆割席绝交的故事、孙膑与庞涓的故事等等。由此又引出对待同学的态度、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些人最不喜欢把同学搞在同一单位,试想同学之间太知底细了,我当领导你做下属,我如何神气?又何况有了利益时往往不便争抢,容易伤感情。对待同学的方式有时还由国家作出来,比如日本公务员法规定,凡同学不准同处一个科室……
  同学关系原本是一种蛮灵活的关系,你想认就认,不想认就不认。细想一下,的确同学关系蛮自然的,蛮普通的,比老乡、邻里、熟人关系特殊不到哪里去。你想把关系往上升,就成了朋友,甚至红粉知己,刎颈之交;你想往下降,就成了陌路人,甚至敌人。
  说来说去,其实也简单,一个真正重同学情的人,一一定也会重老乡、同事、邻里、熟人之情;一个只“重”同学情的人,并不会真正重同学情。何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定律,是“同桌的你”、“睡上下铺的兄弟”也难以打破的。而且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同情与关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才是做人的本分。如此,人性就进化了,国家民族也就进步了。
  
  [哈笑 图《二十年后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