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安平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七.doc

寒假作业(七)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对某次重要会议的相关报道(来北平参加的代表单位45个,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共662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A.筹备建立新中国 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C.商讨颁布新宪法 D.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 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下列属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采取的重大举措的是 A.修订新时期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把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C.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是 A.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4.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从内容上判断,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C.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政治能力 6.到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领导机构,作为各级地方的临时权力机构。该机构 A.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大倒退 B.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性 7.1998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施行,这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设想 B.改革开放新进期有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成为全国人民的基本共识 D.基层民主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 8.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因此共同纲领具有宪法的性质 B.这种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C.一届政协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能是最高权力机关 D.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说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9.下图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A.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发展并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C.通过具社会主义性质的文件 D.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下列条文,按其写入宪法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 A.④③①② 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 D.③④②①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2.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文件 产生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 ①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②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规定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③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4.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台湾地区原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A.维持现状前提下,求两岸和平发展 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大业 15.位于烟台市中部的东李家庄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随着初冬的到来,人们除了忙着采摘买卖苹果、修理农具外,村里早晚串门的人多了,外出打工和走亲戚的也都回来了原来,这个村正在迎接新一届村干部的“海选”。材料内容反映出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得到实行 ②中国普通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 ③海选为村民的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 ④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成为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6.自13世纪元朝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起,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将西藏纳入统一国家的前提下,还采取了“因俗而治”“因事而治”等特殊的政策,在行政建制和治理方式上,采取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差异的政策。材料意在强调 A.西戴自治区成立于建国之前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 C.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历史渊源 D.元朝宣政院是自治制度的雏形 17.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表明() A.中国政府已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 B.“一国两制”已正式成为统一方针 C.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D.“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 18.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 B.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19.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釆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名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20.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二、材料题 21.民主化道路的选择是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据此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材料后的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制宪会议每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每向前迈出一步,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正因如此,美国宪法被人们调侃为“妥协篓子”,制宪会议的领袖们则被戏称为“和事佬”。

程汉大美国立宪成功之道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 (1) 依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2) 材料二反映出制宪会议解决重大难题的策略是什么这一策略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22.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诗词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
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
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这首诗写于哪一年请分析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态度及其最终结果 (2) 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基本原则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你认为当今制约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河北安平中学实验部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寒假作业答案(七) 1.A由材料“中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