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地理教学情况调研试题(二)(含解析)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地理教学情况调研试题(二)(含解析)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2018年11月28日800某区域天气形势分析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此日,韩国南部沿海最可能发布 ①海啸预警 ②森林火险预警 ③暴雨预警 ④干旱预警 ⑤台风预警 ⑥寒潮预警 A. ①③⑥B. ②③⑥ C. ③④⑥D. ③⑤⑥ 2. 我国皖南地区未来48小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日本九州岛南部洋面上有一低压中心正在发展,将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随着该台风中心,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韩国南部受其影响。将会带来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所以可能会发布台风和暴雨预警。同时在韩国北部有一冷锋锋面将要向东南方向移动。受其影响,韩国南部将经历冷锋过境,有可能发布寒潮预警。无论是冷锋过境,还是台风影响,韩国南部降水增多,不会发生森林火灾。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和火山喷发引起的,台风和寒潮过境都不会带来海啸灾害。故选D。

【2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皖南地区在未来48小时内,将经历冷锋过境天气过程,降雨以后冷锋带来降雨,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A对,冷锋过境,气压升高,B错,雨过天晴气温降低,C错,风向为偏北风,风速会增大,D错,故选A。

【点睛】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以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的位置,气温下降,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而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遮满天空,常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即持续较长时间的不间断降水)。暖锋过境后,天气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升高,湿度加大,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边界十分简洁,由49 N、60N、(近似)102 W和110W这四条线相交划定,下图为萨省北界上M和N两地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若M、N图上距离7.4cm,两地地方时相差4分钟,则图中比例尺约为 A. 1250000B. C. 七十五万分之一D. 图上lcm代表实地距74km 4. 根据已学知识推测可知萨省 A. 理论上位于西六区B. 面积超过68万km2 C. 各地遍布常绿阔叶林D.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MN两点位于上城北街上,即位于北纬60纬线上,而两地地方时相差4分钟则经度相差1,那么根据两地位于北纬60纬线上,所以MN两地实际距离,约55千米,而图上距离为7.4厘米,则计算可得,该图的比例尺为1/75万,故选C。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萨省位于西经102110度之间,应当位于西七区,A错。该省南北长约2300千米,东西长440千米,计算可知,该省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B错。根据世界自然带分布,萨省应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对。故选D。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甲地处湖心岛,1~6为地质勘探队采集的样本岩石序列,其中1、3、4、6与2、5分别为两个不同时期的地层,且前者比后者形成较早,现旅游规划部门欲连接点2~5,修建玻璃栈桥。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湖心岛的最高点可能是 A. 675米B. 650米C. 625米D. 600米 6. 下列关于该区域的旅游开发思路不正确的是 A. 陡崖处可开发成瀑布,盛夏时节观赏瀑布效果较好 B. 陡崖处进行雕刻题字,内容高差不超过200米为宜 C. 湖心岛的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好,可建大型游乐设施 D. 行走于玻璃栈桥上无法观看甲处为起点的漂流项目 【答案】5. C 6. D 【解析】 【5题详解】 如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湖心岛海拔最低处约为500米,最高点的海拔应当在600650米之间,结合选项故选C。

【6题详解】 陡崖处河流落差大,可开发成瀑布,盛夏时节瀑布流量较大,观赏效果最好,A对。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高度的计算公式,陡崖的相对高度,约100200米之间,所以在陡崖处雕刻字,内容高差不超过200米,B对。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湖心岛岩层没有发生断层,地质构造稳定,可以修建大型游乐设施,C对。玻璃栈桥上两端的海拔,都较甲处为高,且中间没有山脊等地形阻挡,是可以看到甲处的,D错,故选D 。

【点睛】等高线值的判读是以等高线为基础,综合题目信息对所求地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2、根据示坡线判定。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3、根据等高距判读。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0.6℃/100m),可计算出这两地间的相对高差。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
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以根据公式计算。H高H低<∆H<H高H低2d,其中H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程,H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

下图分为图Ⅰ和图Ⅱ两部分,图Ⅰ为澳大利亚某地理事象的分布示意图,图Ⅱ为该区域内三地月降水量分布图和月最高气温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该地理事象可能是 A. 风力B. 年降水量C. 陆地自然带D. ≥10℃积温 8. 甲地月降水量与月最高气温,正确的组合是 A. ②③B. ①④C. ②⑤D. ④⑥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澳大利亚的东部有南北纵贯的大分水岭,所以在大分水岭的东侧,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风力较大,广大内陆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力相对较小,南部沿海地区受西峰的合或者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西北方位受西北季风的影响,风力也较大,所以澳大利亚的风能资源,沿海地区较为丰富,而广大中部内陆地区较为贫乏,所以图中地理现象应当为风力。而年降水量和陆地自然带,应基本呈半环状分布,与图示地理事物分布不符,BC错。大于等于10摄氏度的积温应当从北向南逐渐减少,基本与纬线平行,与图中地理事物分布规律不相符,D错,故选A。

【8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降水最多月在当地的冬季,对应图中的降水柱状①。而从气温来看,该地纬度较高。且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气温在澳大利亚应较低的地区,且最冷月均温在零度以上,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对应图中的④,故选B。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简图图中箭头表示7月份表层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影响7月份甲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大气环流 B. 地形、地转偏向力 C. 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 D. 海陆分布、大气环流 10. 1月初 A. 斯里兰卡岛各处降水稀少 B. 乙处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C. 乙处洋流使得马累降温减湿 D. 科伦坡乘船至马累顺风顺水 【答案】9. D 10. D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海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区,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为东逆向顺的季风洋流,7月份,甲处的洋流流向为是北向南顺时针方向流动,与季风有关,季风属于大气环流排除BC。洋流是海水的定向流动,与陆地地表形态的关系没有影响,A错,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形成中低纬及中高纬海洋环流,D对。故选D。

【10题详解】 1月初斯里兰卡倒受东北季风影响,岛屿东北部降水较多,A错。乙处没有寒暖流交汇,不会形成渔场,B错。乙处洋流属于暖流,使得马累增温增湿。C错。1月初该处为自东向西流动的洋流,科伦坡乘船至马累,顺风顺水,D对,故选D。

下表为2017年我国黑、新、冀、赣四省水稻、小麦、花生、甜菜和棉花产量单位万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1. 表中丙表示 A. 水稻B. 小麦C. 甜菜D. 花生 12. 下列关于表格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黑丙产量远超过冀是因为土壤深厚肥沃B. 新秋季光热充足且温差大确保甲品质优 C. 冀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减少丁种植面积D. 赣没有戊种植主要基于市场因素的考量 【答案】11. A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类作物产量主要集中在河北和新疆,应为棉花。乙类作物主要是产量高的地区为河北和江西,应为冬小麦。丙作物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江西省,而新疆和河北产量较低,应为水稻。丁在黑龙江省没有种植,因为花生,戊作物在江西省没有种植,应为甜菜,故选A。

【12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丙为水稻,黑龙江的产量超过河北,是因为黑龙江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A错。新疆地区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棉花的生长期,主要集中在夏季,B错。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减少小麦的种植,C对。江西省没有戊的种植,应为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是一种耐凉作物,而江西省位于亚热带,主要的因素为自然条件,D错。故选C。

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数量增加B. 科学技术进步 C. 消费水平提高D. 土地资源减少 14. 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A. 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B. 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 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D. 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答案】13. C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人口数量的增加与人口承载力无关,A错。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人口承载力提高,B错。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主要是以人均粮食消费量的提高所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承载力降低,C对。山西省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但是由于总人口增加,所以土地资源并未减少,D错,故选C。

【14题详解】 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当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发展经济,A对。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会使得人口承载力进一步降低,B错。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加剧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C错。限制消费,降低生活水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D错,故选A。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包括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下图为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点代表不同发展时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排序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16.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下列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