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墓前“四人帮”_岳飞墓前跪的谁

  杭州西湖岳飞墓前跪有四个铁人,他们是:秦桧、王氏、万俟�和张俊,堪称岳飞墓前“四人帮”。“青山有幸”,“白铁无情”,四个铁人跪了上千年,而今还在被人唾骂。去年有人在上海建什么蜡像馆,让秦桧站了起来,国人也还是有不少反对的。“盖棺”之后,想要翻案,看来很难。
  不过,此四人对于迫害岳飞的罪过是不一样的。就拿王氏来说,她是秦桧的老婆。在《宋史》里,只在秦桧从金营里逃跑时提到她:“建炎四年十月甲辰,秦桧与妻王氏及婢仆一家,自军中取涟水军水砦航海归行在。”王氏同秦桧一起被金人虏去,又一起逃了出来,此外,无他。如果就凭这一点,王氏就千年陪跪,似乎欠公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是旧社会妇女婚嫁的原则,但这当中,夫贵妻荣者,有;夫贱妻惨者,也有;夫贵而妻不荣者,还有。王氏属于哪一种呢?不得而知。即使她在生活上沾过秦桧的光,吃过香的,喝过辣的,但那个时候的秦桧,纳妾嫖娼、玩小蜜、包二奶,肯定不会少,王氏的婚姻,肯定不幸福。至于陷害岳飞,秦桧是否和王氏商量过,王氏都干了些什么,用秦桧的话说,也是“莫须有”。因此,对于王氏来说,很可能是冤枉的。
  王氏冤也罢,不冤也罢,可以不去理她,谁让她是秦桧的老婆呢。但是把被岳飞迫害致死的原因归于上述四人,则肯定不公道。因为这不是事实。封建社会谁是最大的权威?国家大事由谁来最后拍板定案?像岳飞这么大的官(枢密副使),谁有权力把他处死?皇帝之外,绝无二人。事实上,岳飞也是在宋高宗赵构画了“圈”(赐死)以后,才离开人世的。
  赵构心里非常清楚,没有“靖康之难”,不是徽、钦二帝被金人虏去,是轮不到他当皇帝的;如果抗金胜利,徽、钦二帝回来,他也是当不了皇帝的。因此,从他的阴暗心理出发,既要打出抗金的旗号,装正经,又不愿意抗金胜利,更怕把二帝迎回。因此他自始至终都是支持以秦桧为首的议和派,反对以岳飞为首的抗战派。不战、不和、不降、不死,偏安一隅,就是赵构的内心追求。其他皆扯淡,言战、言和,演戏而已。
  赵构登基时,岳飞在宗泽帐前效力,当时他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就曾给新皇帝上书数千言,略曰:“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不管岳飞的上书当时是否可行,但他对皇帝的忠心和抗战的决心是十分明显的。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按说对于这样的年轻人,理应鼓励才是。而赵构却以“越职”撤了岳飞的官,并令他离开了宗泽大营。赵构对岳飞的态度,对抗战派的态度,从他坐上皇帝宝座的那一天起就是十分明确的。
  后来由于岳飞在各种战斗中,所向披靡,节节胜利,“岳家军”成了中原作战主力。就在这个时候,赵构真的耐不住了,他“一日奉十二道金牌”,把岳飞从前线招回。当时的前线是什么形势呢?不可一世的金兀术的“拐子马”已被“岳家军”打败;朱仙镇大捷,人民群众抗金热情空前高涨,“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最后胜利,指日可待,形势一片大好,高宗皇帝赵构却下了死命令,要岳飞回去,怎不令他义愤填膺!于是在战场上,岳飞慷慨激昂地上书高宗:“契勘金人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敌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谨奏乞止班师,不出三日,扫金必矣。”(《岳王墓庙碑刻》,当代中国出版社)如果不是害怕岳飞得胜甚于害怕金兵得胜,赵构能够连三天的时间都不给吗?能够如此丧心病狂吗?《宋史》作者元朝脱脱在《岳飞传》的最后不得不感叹:“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岳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脱脱还引用了南北朝时刘宋王朝杀害忠臣檀道济的故事,檀在狱中高呼:“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赵构也是“自坏汝万里长城”。
  很清楚了,杀害岳飞的元凶,不是别人,正是赵构。如果说这伙罪人是一个“帮”的话,那也不是“四人帮”,而是“五人帮”,是以赵构皇帝为首的“五人帮”。在岳飞墓前长跪不起的,应该加上首恶高宗赵构。但在那个时代,这又是绝对做不到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尊者讳的历史,而最大的尊者,莫过于皇帝。对于皇帝的过错、皇帝的非理、皇帝的昏庸、皇帝的无道,是不能说的,即使说了,也得遮遮掩掩。中国的文人,能有《宋史》作者脱脱的气魄,高呼两声“呜呼冤哉”,也就算是很了不起了。其实就是现在,到了21世纪的今天,说杀害岳飞的,不是“四人帮”,而是“五人帮”,是高宗皇帝本人,肯定也会有人反对。真的把赵构铸成铁人跪在岳飞墓前,那不真的成了“大逆不道”了吗?天老爷,那还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