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振喜《枥下集》随感】枥怎么读

  (一)   最近,老友杨振喜寄给我一本他刚出版的散文集《枥下集》,该书46万字,虽还算不上皇皇巨著,但也颇具规模了。   他出版的著作已经不少,并多次获得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各种大奖。1990和2008年,他的力作《孙犁评传》(与人合著)和《孙犁论稿》先后问世,都赠书于我,无奈当时诸事繁杂,抽不出时间写点什么。今天,我翻阅了他的《枥下集》,偶有所感,便随手记下。
  (二)
  作家孙犁说:“散文是老年人的文体。”为什么这样说?读了杨振喜的《枥下集》,了有所悟。
  该书除少数篇章外,基本上都是作者的人生回忆性文字,从孩提时代一直写到现在。不过,该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自传,而是选取作者人生旅途中的一些重要“节点”,一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以一个“亲历者”“过来人”的身份,进行回望、钩沉和深思。其中,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和理解。阅读这样的文字,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参透世相、彻悟人生的警策力。
  (三)
  有人说:“创作需要才能。”还有人说:“作家是特殊材料制成的。”那么,杨振喜有什么才能呢?他这个作家又是用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呢?这里先介绍一下《枥下集》中《第二次“土改”》的主要内容,从中寻找答案之一二。
  这篇小文写的是1961年春天,作者作为省委工作组成员,在河北省固安县杨屯村参加“整风整社”时,重新划定该村阶级成分的情况。文章写到:这项任务“从3月4日开始,3月11日截止,七天时间,三榜定案。”杨屯村共183户,这次核定“地主12户(51人,在外9人),富农9户(48人,在外7人),上中农11户,中农41户,下中农43户,贫农67户”。这些资料的历史价值是毋容置疑的。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情况,这些数字,是在52年前,一个当时只有19岁的二年级大学生杨振喜记下的。期间杨振喜经历了多少次调动工作、搬家、颠沛流离以及娶妻、生子、家庭的变化?而这些被许多人看来“没有用处”的原始资料,竟然还被他完整地保存着,难道这不是一个奇迹吗?
  敏锐,细心,坚持不懈,拥抱生活,历史的眼光。也许是这些品格,这些“才能”,成就了杨振喜的作家梦。
  (四)
  作为一个学者型作家,他的《枥下集》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知识密集,开卷有益。
  该书的第一辑“域外走马”和第二辑“文化行旅”,总计32篇文章,基本上都是游记散文。这些文章以“行旅”为线索,从睹物思人的角度,简要记述了古今中外一大批著名作家、艺术家、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杰出成就,知识含量非常高,可读性也很强,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的“美文”。
  例如《畅游涅瓦河》,全文不足七千字,但所包含的知识点却超过一百个。诸如涅瓦河的特点、水系、流向,涅瓦河的七百多座风格各异的桥梁,装点在涅瓦河两岸的流淌着俄罗斯文化血脉的大量雕塑,与涅瓦河相互辉映、美轮美奂的圣彼得堡古典建筑群,当然还有生活在涅瓦河畔那一大批政治家、革命家和诗人、作家、艺术家、科学家等文化名人,包括列宁、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文章用简洁的笔触,深情满怀地记述了他们的事迹、成就和人格。阅读这篇散文,给人以“遍地是黄金”的感觉。
  (五)
  杨振喜一生倾慕孙犁,研究孙犁,因而他的《枥下集》的语言风格,明显受到孙犁白描手法的影响——简洁,平缓,淡定,老辣,深淼,韵味足,有嚼头。
  何谓白描?许多专家学者为之下过定义,我在课堂上也多次为学生讲过这些定义,但今天看来,这些定义大多并没有揭示出白描的本质特征。白描其实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描写手段,而是一种融人、事、景、情为一体的“立体化”的叙述方式。请看《枥下集》中《人之初》开头的一段:
  一切都变得陌生,屋子空阔而高大。几排木头桌子异常拥挤。大家都不敢说话,屏息注视着讲台上的老师。老师庄严而从容,随心所欲,自由生发,眼睛并不看着学生,直直地望着对面的墙。
  忽然,他转过身来,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人、手。接着,他并臂竖垂,放开喉咙,大声地说:
  “同学们,跟我来读。”他读一遍,我们重复一遍:
  人——一个人
  手——左右手
  一个人——有两只手
  一下子,老师是那么崇高,声音是那么动听,知识是那么奇妙而神秘……
  这是一段典型的白描文字,写的是农村孩子第一次去学校上课的情景。作者徐徐叙来,将课堂上的情景、气氛,将老师的“师道尊严”和学生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十分自然地融为一体,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言近而旨远,文约而意丰。
  如果从严要求,《枥下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校对明显不够精细,错讹之处不少。有些篇章还比较粗糙,存在“快餐现象”。还是那句老话:“瑕不掩瑜”。总体而言,该书是一部优秀之作,是我国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
  (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教授)
  (责编: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