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传统的灵魂.docx

唤醒传统的灵魂 从去年的中韩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之争,到今年湖南与江苏的起源之辨,一向只是市井百姓以扎粽子、煮茶蛋、佩香包来纪念的端午节似乎不再从容而平静,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端午不是惟一的例子。无论是清明时节堵在扫墓路上的车辆长龙,还是那些不管身在何方,但为了阖家团聚,不辞辛苦准时加入“春运”的亿万人流都在提醒人们中国人没有忘记传统。相反,正如远行的游子最思念故乡,越来越现代化的中国愈加重视传统。

重新审视传统,是自信心逐渐恢复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让人们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压在心头沉重的挫折感,不再那么焦虑的中国人对传统的认识也逐渐冷静下来。传统就是糟粕,这样偏激的看法失去了市场。

用新眼光看传统,我们记起这个民族有过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盛唐气象她曾经一边尽情欣赏西域的琵琶和胡旋舞,译读梵文大乘经卷;
一边将科举和均田制传布给周边民族。

中国人正在重拾这种自信。在那场为端午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中韩“争夺战”中,就有中国学者提出,源自中国文化的端午节,传到异邦人中间,并为他们所珍视,我们应该高兴而不是紧张,有什么比自,己的文明被人学习效仿更值得骄傲呢 值得紧张的倒是,现代中国被其他民族学习和效仿的东西太少。GDP位居世界第四的中国已经制造了全世界20%的冰箱、30%的洗衣机、40%的袜子、50%的彩电、60%的青霉素、65%的体育用品、75%的钟表、80%的拖拉机和95%的纽扣。但与此同时,中国图书贸易的进出口比例是101,对欧美国家的进出口之比更高达1001。2000到2004年,中国共进口影片4332部,出口影片屈指可数。曾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的赵启正警告说,中国有了“文化赤字”。

在民族意识普遍醒觉的后殖民时代,强加的影响力只会招来怨恨和更剧烈的反抗,政治家们逐渐明白一个道理谁开始喜欢你的文化,你就开始拥有了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把这种竞争的重要性表达得最为醒目,她在新出版的著作中告诉人们,用不着担心“中国威胁论”,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从而削弱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播影响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这位英国铁娘子可能不知道,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哲学就强调“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2500年后,这一思想才被哈佛大学政治系教授约瑟夫奈重新“发明”,并命名为“软实力”。

重新为世人所理解的“软实力”,已被当今的世界强国当作了最核心的竞争力。2003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回答记者提问“美国凭什么在未来维持领导地位”时,脱口而出“靠‘软实力’。” 在经济层面,一个越来越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同样的劳动时间产生的利润差别越来越大,简单劳动被机器替代后,能被机器高速复制的商品都不再值钱,值钱的是富有知识含量的高技术劳动和审美劳动。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赶超”还有悬念;
那么巴黎的香水、米兰的成衣、瑞士的巧克方,这类建立在传统和审美上的高附加值商品,并非高不可攀。

文化是未来的经济。中国悠久的传统,丰富多姿的文化艺术将是实施“品牌战略”取之不尽的资源。在“品牌竞争”中,只要不失去文化上的自信,机会将是无限的。

在这需要唤醒传统的时刻,更要分外小心地关注她以什么样的方式醒来。好不容易走出封闭循环的中国不能再给复古思潮留下温床,唤醒传统决不是追慕“三代”,复活帝王。文艺复兴重振了古希腊人文精神,却抛弃了它的奴隶制。唤醒传统之际,时刻不能忘记以进步的现代观念去检验文化传统,哪些需要我们珍惜继承,哪些需要永远埋葬。

唤醒传统,更重要的是唤醒她的灵魂,而非模仿她的外在。端午包含的忠贞爱国,清明表达的慎终追远,中秋、除夕承载的天伦之乐,七夕蕴含的悱恻缠绵,塑造着中国人的性格。这些美好的情操,无论在古代、在现代、还是在未来,都是处理人际关系时值得信守的准则。

比起这些来,唐装、旗袍和帝王剧对传统的模仿都只在形骸之外,并不是复兴文化传统的主流。唤醒传统有丰富的意蕴,它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不是人文历史景点创收,更不是挂几盏灯笼、盖几个斗檐、穿一袭旗袍。

欧洲国家,包括日韩等国保护传统、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知道,简单地模仿过去,不会被现代社会接受。传承和创新并重,创造出一套既符合现代公民社会原则,又不割裂传统温情的社会交往规范。真正懂得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人,不会去简单模仿古代器物,他们善于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和总结数百上千年来形成的审美习惯,并把这些审美元素体现到商品设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