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高级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报告

韶关市乳源高级中学 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报告 受广东省教育厅委派,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组一行11人,于2010年6月20日至23日对韶关市乳源高级中学进行了教学水平评估。几天来,评估组依据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开展评估工作,听取了周维发校长所作的学校自评报告,查阅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学科教学的有关档案资料,进行了校长的专访和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召开了教师、学生座谈会,并对部分中层干部、教师和学生进行随机访谈,听课53节(含非指定评价课13节),在部分学科进行了学生学业状况抽查测试,观看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组全面考察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由于这次评估是在已经通过2008年11月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对于已经获得通过督导评估并获得充分肯定的相关指标予以免检,在评估权重中予以满分计算),对学校的教学水平做出综合评价。

一、基本评价 乳源高级中学是原乳源中学初高中分离的时候,在乳源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下于2003年新建的一所高中学校。全校教职员工均从全国各地招聘。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学校不断发展,以周维发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求实创新、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把促进师生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追求民主的人际关系;
学校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形成了和谐发展、不断求进的新局面。

学校在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目前是广东省首批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韶关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2008年11月顺利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初期督导评估。

学校坚持以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乳源高级中学是一所在新课程改革中成长起来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优质高级中学。

(一)积极探索课改之路 走在全国的前列 乳源高级中学十分重视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新课程改革,努力构建和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在践行新课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符合山区特点和瑶乡特色的“让每一个人心中充满希望,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问题引领,主动学习,有效训练,提升能力”的教学理念,使办学思想更具时代气息,教学思想更加明晰。尤其是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不等待观望,积极主动探索,贯彻落实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率先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符合新课程精神、富有地方特色、卓有成效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之路,有效促进了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在新课程实验中所取得的成效为全省甚至全国新课程实验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得到了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的高度好评,产生了良好的课改示范效应。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切实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学校能够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创造性地开齐国家课程。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还开发出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如走进瑶乡、瑶族的变迁、“西京古道”上的乡土文化、瑶族风情与民俗、瑶乡文化导读等,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

(二)规范制度高效管理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学校抓住新课程实验的契机,以管理制度建设和创新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注重教学管理的程序性、规范性、实用性和渐进性,在民主的基础上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较为详细、具体和可操作的教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案,其内容涵盖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学校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特别在教学评价方面,学校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如在教师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积极的探索,制订了乳源高级中学教学质量监控方案、乳源高级中学教学岗位目标管理实验细则(试行)、课堂教学情况的反馈和评价制度,建立了学校、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区等综合性、多渠道反馈评价网络,力求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的评价。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断向上的有效保证。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学校遵循重平时、重过程、重引领和重促进的评价理念,通过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积分制度”,对学生学习、品德和其他素质进行分数量化,评价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我和展示自我,这样的评价体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评价体系达到了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十分重视新课程目标的要求,通过各种学习、培训,让教师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深刻理解新课程目标内涵及其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关系;
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将课题研究与常规课堂教学相结合,构建了符合新课程实验精神和富有学校教学特色的“目标体验”课堂教学模式,即“三个体验”、“五个环节”和“一个核心”。这一教学模式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乐于合作的教育生态环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体。

学校注重将课题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中,采取教学目标管理措施,学校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要求提出了“高一抓基础,高二抓提高,高三抓备考”这一教学管理目标。为了使这一分级教学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学校还专门组织各学科依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分学科制定了学科教学目标实施监控方案和学科教学目标实施细则,从而保证了“目标体验”教学能够落到实处。

学校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生自主发展。针对学生个体素质差距较大这一生情出发,因生制宜,制订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即在同一个班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分层,如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要求,通过作业多元化改革,凸现了学校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的实际意义。学校还十分注重音乐、美术、体育和通用技术等学科的开设和特长生的培养,满足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但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特长和爱好的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才智得到发挥,进而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四)注重教师专业成长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专业素质建设。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面向全国招聘引进优秀教师的同时,坚持走内涵式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制定了乳源高级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并以此规划为指引,制订了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实施“以课题引导教师发展”的策略,以多层次、多学科的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学校还通过制度建设、资金和设备保障、专家引领等措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高。

学校高度重视对教师系统的业务培训工作,促进教师整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学校积极实施了“名师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自愿”的原则,严格按照个人申报、综合评定的程序,评定了学校的名师,并为名师营造了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做到“让名师有荣誉,让名师有待遇,让名师有责任,让名师有作为”。另一方面,学校实施了“一、三、五、七”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一大批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拜师傅,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等,促使他们达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争取合格,五年趋于成熟,七-十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学校还积极寻求与国内知名大学和国外知名学校合作机会,依托国内大学和国外学校的科研优势和教学长处,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使老师们能够始终站在教育发展的最前沿。

学校注重校本研修的自我发展之路,通过实施“以校本研修为主体、层级递进培训为模式”的校本培训方式,开办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的教师培训班,每一个层级的培训班都有明确的研修计划、研修方法和培养目标,增强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在各层级的研修班培训过程中,学校引导教师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修课题,以“问题”带动课题,以“问题”研究推动教学研究,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人人撰写经验总结文章的教学科研氛围,并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同时注重课题研究与常规课堂教学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五)形成高效德育机制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学校针对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学校德育新途径,逐步构建并完善了以“人格教育”为主线的德育体系,并以渗透式的工作方式将人格教育这一德育工作主题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

学校制定了乳源高级中学教师德育考核量化标准、乳源高级中学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乳源高级中学班主任常规工作等制度。倡导师德为先,坚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标准,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如学校每年组织开展“师德教育月”、师德演讲、师德征文活动等,大力弘扬师德师风;
树立师德风范,塑造育人楷模,树立“师德标兵”、张贴“师德模范”、师德量化考核等活动,规范教师师德行为并贯穿落实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学校在开展高效德育活动过程中,遵循和贯彻了“全员育人”和“活动育人”的德育理念。在“全员育人”理念实践过程中,做到了学校管理人员宏观教育、教学人员具体教育、后勤人员辅助教育、学生本人自我教育、学生家长跟踪教育、社会各界协调教育这一德育教育网络。在具体实践“全员育人”德育理念过程中,学校领导带头起表率作用,实行“包班制”;
教学人员积极跟进,实行“导师制”;
后勤人员坚守职责,实行“服务制”;
学生本人自律自为,实行“自治制”;
学生家长密切关注,实行“家教制”;
社会各界共同协调,实行“帮教制”。各层面的德育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学校“全员育人”德育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在“活动育人”的理念实践过程中,学校从健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围绕“人格教育”这条德育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活动,如通过问卷调查、开展辩论赛、请心理专家来校讲座等形式,对有早恋倾向的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死亡之吻等禁毒教育片,在学生中开展禁毒教育;
通过“善意的谎言”等辩论会,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开设感恩讲座,雷锋事迹的专题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感恩和学雷锋活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富有教益的主题德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还使学生在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中,日常行为得到了规范,道德素养得到了升华。

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组织了“合唱团”、“舞蹈队”、“书画社”、“文学社”、“诗社”等文艺小组;
组织了田径协会、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足球协会、摄影协会、武术协会、游泳协会、登山协会等健体协会;
组织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园护卫队、爱心服务队等服务性组织等。通过这些活动团体和活动平台的搭建,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本次教学水平评估共听指定评价课40节,其中推荐课21节,自选课19节,优良课37节,优秀率45,优良率93。

二、发展建议 一、加强与本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交流和资源共享 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处粤北山区,经济基础薄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基础薄弱,这将严重制约了高中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要走持续稳步发展的道路,要利用自身良好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管理资源帮助本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发展和办学水平提升,充分发挥自身良好的教育辐射作用,带动全县教育的均衡、长远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 学校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尽管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但还要加大对年青教师的培养力度,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