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英国民间保护文化遗产组织

  青海是祖国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块高原沃土上的藏、汉、蒙古、回、土、撒拉等各民族人民,不仅谱写了他们战天斗地的生存历史篇章,也创造了多姿多彩、别具特色的高原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宝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央和各省市出台了不少有关的法律法规;随着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也极大地推动了我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抢救工作的开展。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省、市、县各级文化馆、站的各类专业人员,遵循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上山下乡,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寻珍觅宝,他们不讲条件,吃苦钻研,呕心沥血,为我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搜集、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获得了可喜的成果。80年代,由青海省文化厅组织编辑的“三套《集成》”(“《青海民间舞蹈集成》、《青海民歌集成》、《青海民间文学集成》)相继问世,集中展现了我省民族民间文化的绚烂风采,也昭示了如何开发利用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使之不被湮没、而且发扬光大的广阔前景。
  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空前活跃,商品大潮风起云涌,人们攫取金钱的欲望空前膨胀,急功近利、短期轰动效应、沽名钓誉、浮躁迷茫等等狭隘的功利主义也成了文化从业人员的普通心态。很多人不屑于去继承过去那种优良的传统与作风,不去进行深入、细致、艰苦的调查研究工作;很多人被现代文化时尚风气所左右,陶醉于追求时尚,追求刺激,追名逐利,忘记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作用,无视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搜集、整理、保护等工作逐渐走上了下坡路,更谈不上如何去充分开发和利用。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文化馆、站的从业人员,党和国家寄希望于我们,我们一定要发扬光荣传统,沿着老一辈文化人走过的足迹,为我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搜集、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倍努力、扎实工作、心无旁骛、脚踏实地而有开创性地闯出一条新路来。否则,我们将愧对祖先、愧对青海各族人民、愧对前辈的业绩、愧对我们所从事的神圣事业。
  对于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挖掘、搜集、整理固然重要,但对于这些成果的保护,则更为重要。
  反观历史,不少仁人志士为了使青海民族民间文化宝藏显现于世人面前,不知做了多少艰苦卓绝的工作。民族民间音乐如藏族的拉伊、回族的宴席曲、汉族的曲艺、土族的安昭、各民族共有的“花儿”等等;民族民间美术如藏族的堆绣、唐卡、酥油花、寺庙壁画,汉、回、土各民族的剪纸、刺绣、农民画、雕塑等等;民族民间文学如藏族的“格萨尔”、蒙古、回、汉、土、撒拉等各民族的历史神话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谜语、方言等等;还有不少青海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名人遗留于世的文学、音乐、绘画、书法作品等等。以上各类遗产,经过前辈的搜集、整理、编撰之后见诸于世,极大地提升了高原青海在全国的文化地位,也极大地鼓舞了生于斯、长于斯的青海各民族人民。许多年来,这些璀璨的传统文化精神财富,时时激励、滋养着青海各族人民,从而构建起了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的高原文化景观。
  然而,事实却是:如今港台音乐弥漫城乡,无聊文学遍及书市,明星大腕隐私绯闻充斥报刊杂志,庸俗低级的文化浊浪甚嚣尘上。优秀的、精湛的、经过千锤百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却被逐渐湮没,被排斥、被扭曲变形,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面对如此状况,如果我们不加大力气、不下大功夫去保护这些已经被挖掘、搜集、整理出来的文化遗产而任其自生自灭下去,那么,我们还谈何去开发、去利用呢?
  为此,笔者认为:
  一、首先要从舆论入手。加强宣传力度,特别是要重点宣传《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通知》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让广大群众了解并坚信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是自己的事,是自觉的行动。
  几十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只要宣传措施得当,力度加强,人民群众是会理解并贯彻有关文化保护的法规精神的。眼下正在大规模推进的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和农田水利、道路桥梁建设中,很多地方发现了珍贵文物,这些珍贵文物被民工们发现后悉数完好地上交给了当地文物部门;农村牧区的教师、干部中,其中不乏爱好文艺的人才,他们有志于收集和整理民间流传的歌谣和故事,并把他们汇集成册,付梓出版。这些现象都证明了:只要政策法规宣传到位,广大人民群众是会行动起来的。
  其次,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出版机构、文艺团体、节日文化活动、招商引资活动、特色旅游活动等的作用,着力利用各自不同的行业优势,相互配合,共同营造大力宣传弘扬青海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和推介传统文化艺术精品,使国内外人士得以了解青海、热爱青海,并领略青海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文化馆、站应该发挥人才优势,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人才支持。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非常缺乏专门人才。虽然,我省各级群艺馆、文化馆拥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诸如音乐、舞蹈、美术、调研、培训等,行当也比较齐全。但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却缺乏一贯的、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安排和敬业精神。因此只要我们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单位主管领导思想明确,把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作为一项紧迫的长远的目标任务来抓,对各类专业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给具体任务,压指标担子,创工作条件,各专业人员就会变被动、盲从为主动、进取,在实干中掌握学习挖掘、整理和保护的有关知识与技能,使他们成为既懂本专业业务又懂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家里手。
  有条件的群艺馆、文化馆应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把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作为一件重大事情来抓,把“保护工程”列入每年的年度计划,对各类人员提出要求,尤其对专职人员提出具体任务,要深入研究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和办法;研究民族民间文化如何传承;研究民族民间文化如何开发、如何利用等等。要求专职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造条件,让他们经得起锻炼,经得起工作考验,使他们的工作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并得到肯定。
  三、做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前提,开发和利用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好了,开发和利用才有了根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有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而且这份遗产在时光流逝中没有变形、变味,通过保护而一直散发着她久远的魅力,那么,如何将它开发和利用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文化人的重任了。
  首先,要有一个长远的科学规划,这是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性开发的根本所在。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发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等功能,对各类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其综合优势和整体价值。其次,要如实地认识、了解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掌握这些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反响。要实实在在地摸清当地文化资源的全部家底,重新梳理、重新分类、重新整理造册,系统科学地把握好如何开发和利用的脉搏,以实现效益的最大量化。我们不但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上追求经济效益,更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新的开发理念,寻找开发和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再次,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需要人才支撑,这是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大问题,没有开发人才,没有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没有研究品格、没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和一定的调研、经营能力,开发和利用势必会成为一句空话。如果让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一无所知,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美学价值不能品位,对其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毫无知觉的人去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工作,那只会让我们开发和利用的宏伟规划和美好愿望打了水漂。所以,着力培养、培训和发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型专业人才,是我们群众文化单位必须承担的迫切任务。
  四、大力保护具有传承意义的各类民间艺人,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香火永远传下去。
  群艺馆、文化馆、站要积极向政府建议,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各民族民间艺人,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打造一个表演、传授和创造的平台,提供条件,积极鼓励和表彰有贡献者。另外,群艺馆、文化馆要指派专人向他们学习,拜他们为师,把他们原汁原味的东西学到手,日积月累,必有成果。最后就是让这些艺人就地培养接班人,文化单位要经常和他们保持密切联系,为他们建立翔实的档案,通过有意识的策划活动,让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时时展示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民族民间艺术,并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使之传承下去。
  五、文化馆要与文保部门密切携手、保持业务上的联系,以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得到全面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如何去有计划地、科学地、合理地去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类文化遗产,无不打上时代的印记。我们要有继往开来的精神,要有创新意识,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好。在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吸收其优秀精华,古为今用,赋于时代色彩,经过研究、加工、创造,给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给予新的生命。要像“西部歌王”王洛宾那样,在民族民间音乐的海洋里,广搜奇珍异宝并精雕细琢,锻造出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精品来。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意识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日新月异,促使我们不能不重视这样一个现实,即:青海各族人民的祖先世世代代创造的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如果不被我们重视、不被我们尊重,不被我们保护、开发和利用,任其继续湮没下去,后果是不堪设想和追悔莫及的。所以,我们不能忘记,挖掘、搜集、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永远是我们文化从业人员的神圣职责。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去呵护这些文化遗产,科学地去开发、利用,使其走出青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闪耀出绚丽夺目的光芒。
  
   (作者单位:西宁市群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