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译文讲义

三字经译文讲义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想象有一个刚出生很纯真的婴儿的画面)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好好教导,性格就会变迁,教孩子的道理,最贵重的就是要专一。(想象有一只狗没有好好教导,为了使它不变坏,它的主人就要专心一致地教育它)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想象夕阳下的母亲选择邻居来搬家,因为她儿子不学习,她就砍断了织布机上的布。)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含着豆子的燕子飞回山里有一个好方法,用来教育5个儿子,儿子都名声远扬了)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想象有一对很顽虐的儿女,父亲在认错,老师在睡懒觉)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想象孩子不学习,飞走了蓑衣,幼儿园里面不学习,老了又有何作为)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美 玉不好好刻琢,不能成为一个仪器。人不好好学习,不能知道礼仪。)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作为人家的儿子,方世玉少年时就喜欢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礼仪。) 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烧香烧了九年,温暖了席子。把一条鱼孝顺给亲人,是应当做的。) 10、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孔融4岁,就能够让梨了。弟弟给了一条鱼兄长,蚂蚁先知道了) 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守孝的人在流鼻涕,刺了一份文件,文件里面讲的是数学和语文。) 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一个儿子有十个手指,10个乘10个是百个,百个乘10个是千个,千个乘10个是万个。) 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散财童子是天地之间最好的人。三个月光族,只能看日月星辰。) 1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三个缸里装着很有义气的君臣,很亲近的父子,很和顺的夫妇) 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想象一年四季四个时节在一个转轮上运转永不停止的样子) 16、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想象一个十字架指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鹦鹉站在中间) 1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想象五个手指头上刚好代表水火木金土五行,印在本子上数数) 18、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月亮很有仁义写了离职信,吃完午餐,不用问就走了) 19、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盗粮的老鼠卖给了书记,书记把六种稻谷,分给人们食用) 20、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马牛羊,鸡犬猪。这六种是需要人们饲养的。) 2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月亮的喜怒哀乐。爱物欲时,旗子很轻,举起来很容易。) 22、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刨土豆的哥哥用了十斤木头撕开雨竹吹出了八个音。)23、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用原意记忆) 24、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美猴王的子孙,见到了玄奘唐僧,九个族长轮流拜见) 25、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父子摁倒一对做小偷的夫妇在丛林里。面向凶的是朋友,弟弟对他很恭敬) 26、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
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年长和年幼的人有序排队交朋友,君王敬礼,臣子忠心) 27、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想象每人都有十个手指头,人人都相同,所以凡是要训导启蒙都需要喝姜酒,把香薰放在鼓里,照明菊花和豆子。) 2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释义每一个刚开始读书的人,都要先学习基础知识。小学读完,才开始学习四书。(很多人围住一个学者,逼他交出厨师(鼻子上有锄头)。这个学者小学中间只学四本书。) 29、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释义论语这本书一共有20篇。由孔子的众多弟子整理出来,记录很多给人启示的语言(说论语的人一共说了二十篇。一群弟子记住了善言。) 3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释义孟子这本书一共有七篇,讲的是道德仁义。(说孟子的人说到七篇就停止了,讲的是道德,说的是仁义。) 31、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释义写中庸的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中是走正道不偏差,庸是正道做人,不改变。

(做钟表的人的孙子想要一只毛笔。钟匠偏不给,还说用毛笔太难。) 3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释义大学是孔子学生曾子所写。讲的是先修身养性,治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大学里面做粽子的人,自己把门头修的很整齐,门口摆了很多瓶子) 33、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释义完全明白孝经这本书,记住四书之后,可以去读六经了。

(笑一笑会经脉通畅,和四叔熟了之后就可以留在京城开始读书了) 34、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释义诗书礼易春秋这六本书。被称为六经,要仔细研究这些书籍。

(师叔学会易容术,立马去找丁春秋。号称可以留在京城当足球解说) 35、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释义有连山易跟归藏易两本书,还有在先天易基础上改编的周易,合称三易 (长满莲花的山上有乌龟藏在里面。它想有粥吃很容易,因为它有3亿) 36、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释义尚书里面有典谟训诰誓命这几种文体,道理非常深奥,要潜心研究。

(兜里有点馍,一只熊告诉他,要是想活命,要从树枝上绕过去) 37、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释义周公写的周礼把官员分成六类,记载了周朝国家政治体制 (我跟周公坐在小船里,里面还住着六个官员,还存放了很多肢体) 38、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释义戴德跟戴圣选编了礼记,记述圣人的言论,让后人知道前辈典章制度礼乐情形(大大小小很多袋子,助理记录了下来。书生说咱们里约见。) 39、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释义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四诗,我们要好好咏诵(每个月刮风的时候,都要押送死尸去挡风用。) 40、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释义采诗制度消失后,孔子写了春秋,书中隐含对现实政治的褒贬和各国善恶的分辨(诗人去世后,丁春秋就出来作怪,用玉米包的饼子去分辨善恶) 41、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毂梁。

释义三传包括春秋公羊传、春秋左氏传、春秋毂梁传(三个转圈的人牵着一头公羊,边上有座石山,山上有一个姑娘) 42、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释义上面的经书都读懂了之后,就可以去读诸子百家的作品。读的时候抓住重点,记住主要内容。(金鸡在鸣叫,方方的肚子。戳它的腰,发现鸡是个骑士) 43、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释义在诸子百家中,有五子最具代表性。就是荀子、杨雄、王通、老子老子、庄子(下五子棋的熊跟羊,吃着温热的粽子,边上的鸡老是去吃庄稼。) 44、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

释义学会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后,就可以读史书了。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应当考察研究历代帝王的继承关系和朝代兴衰,知道他们的来龙去脉 (透过一面镜子,就能读懂猪的历史。考试的时候答题就有始有终了) 45、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释义伏羲、神农、皇帝被称为三帝,他们生活在上个时代。(仔细弄,就可以当皇帝。吹着号角的三个皇帝,聚集在一起商量事情) 46、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释义尧和舜是远古时期有名的帝王,被称为二帝。尧年纪大了把帝位给了舜,那段时期被称为太平盛世。(糖里面有条鱼,这条鱼吹着号角给两位帝王听。二帝用相机交换城市。) 4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释义夏朝的创建者大禹,商朝的商汤,周朝的文王、武王,别称三王 (夏天经常下雨,和尚喝完汤。周围的文人武士,撑着伞在雨里玩。) 48、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释义从夏朝开始帝王直接把位子传给儿子,变成家族统治天下。过了400年夏朝灭亡了。

(刚下船的孩子,家住在天桥下。住了400年,才迁到下一个屋舍。) 49、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释义商汤带军讨伐夏朝,建立商朝。统治了600年直到纣王自杀,国家破灭 (汤国讨伐夏朝,国王好受伤,600岁的时候还在玩蜘蛛网) 50、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释义周武王诛杀了商纣王,建立周朝。延续了800年,是最长久的王朝 (周武王开始学习煮粥的时候已经800岁了,他是活的最长久的) 51、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释义周平王把首都东迁洛阳,周朝法度就开始崩溃了。各路诸侯开始炫耀武力,谋士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