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原理全单元教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批旅行家乘船在海上漫游。不巧,在海上遇到了狂风,把船吹到一座孤岛旁,旅行家们只好下船来到岛上。当时正是冬天,岛上冰天雪地,白茫茫的一片 旅行家们准备生火取暖,烧火煮饭。意外的问题来了,火柴被海水浸湿了,打火机也丢了。怎么办正在这时,一个叫克劳波尼的物理学博士想到了一个办法。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解决办法。

扩展早在我国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说明放大镜聚光的作用。

设计意图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的种类及几个概念 引导同学们请观察透镜组,并借助于擦镜纸,摸一下透镜,根据透镜的厚薄程度给透镜分类。讨论透镜能分几类 点评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问题下列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哪些是凸透镜戴眼镜的同学请判断近视镜是什么透镜远视镜是什么透镜 学生阅读教材,用自己的理解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点评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下面我们只研究薄透镜。

说明此环节重点突出凸透镜、凹透镜的概念形成。

镜片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引导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了解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

主光轴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

光心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探究点二 透镜对光的作用 方案一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让光源正对照过去,移动光屏,有亮点。再换凹透镜重做,怎么移动光屏都没亮点。

方案二将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中放置点燃的香头,在上面要放凸透镜或凹透镜,这就形成一个“烟室”,用手电筒对准透镜照射,适当调节手电筒和透镜的距离,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看到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相互靠拢,通过凹透镜的光线相互远离。

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探究点三 焦点和焦距 1.概念建立 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focas,用“F”字母表示;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ocal length,用“f”字母表示。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有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

说明实验证明,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焦距相等。

播放动画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规律 问题如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演示利用三个激光笔制成平行光借助硝酸银溶液实验。

现象平行光经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经过凹透镜后远离主光轴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结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
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虚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扩展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据折射时光路可逆知,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如下图 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通过虚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三、板书设计 第1节 透镜 一、透镜的分类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关于透镜的几个重要名词 主光轴 焦点 焦距 四、教学反思 实验是物理的重要基础,做好演示实验尤其重要。在讲到透镜对光的作用,我做了两个演示实验,分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由于吸取上次教训,有的老师在用光具座做实验时,由于电压调过大了,致使灯泡爆坏了一个。我更是小心翼翼了,不敢调过高。但这样光线不就是很亮了,效果不是明显。再加上实验室没有窗帘,亮堂堂的,后面的学生几乎看不到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画光路图是,有一部分学生画不出来。坐在前排的学生也只有少部分画对。叫学生上黑板画时,也是画错了大半。我想这主要是由于实验做的不够明显造成的。不过还好,我事先准备了两个视频,也是关于这两个实验。只不过只能让学生看了。要是演示实验能够做好的话,我想学生的视觉更直观些,效果也许会好。所以说做好实验在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教学用具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研究走近它,认识它。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照相机 大家想了解关于照相机的什么知识呢照相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边到底有什么照相机为什么能拍照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排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为什么照片中景物比实物小有时拍出的照片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 通过对照相机的观察和大家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收集到的资料。教师适时的引导、评价。

1.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光线强拍出的照片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

2.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像是怎么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照片。

想想做做 方案1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

方案2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15 cm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现在我们按照方案制作好后,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窗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什么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个缩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下图就是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示意图,物体通过透镜在底片上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像。

板书一、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到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探究点二 投影仪 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现在观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分组观察,教师指导。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组成。

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用平面镜使像反射到屏幕上。实物投影仪能直接投影实物。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

板书投影仪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探究点三 放大镜 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现在用它看书上的字观察有什么现象放大镜能使书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说明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成像和照相机、投影仪不同,放大镜成像是正立的,投影仪和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

刚开始移动放大镜,离书越远,字越大,到了一定距离以后,字变模糊。伸直胳膊拿着放大镜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缩小的。放大镜成的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一侧。

放大镜成的像打不到屏幕上。

板书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探究点四 实像和虚像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观察、研究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会聚所成。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是可以记录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物体和实像分别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成实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放大镜所成的像也是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通过凸透镜射出的光没有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出射光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置物体那一侧成虚像发出的,所以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凸透镜成虚像 三、板书设计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二、投影仪投影仪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四、教学反思 本节的新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梳理反思深化问题和应用练习评价反馈等四个环节组成的。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着重解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观察、制作、探究的混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总结完成成像特征,同时根据课堂的情况适时增加三种凸透镜的动态调节来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深化了凸透镜成像的内涵,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比较好。实像与虚像的初步概念在上一章已经涉及到,本节复习提问时又回顾了该知识点,在三次观察探究过程中又进行了渗透点拨,所以本节把它放在梳理深化环节,通过学生的阅读自学来处理,点到为止,不要占用过多时间。近视镜与老花镜是生活中的透镜,课堂上增加这个动手实验,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教学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用具 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景一玩小水珠。把透明胶片放到课本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