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爬行类PPT课件

海洋两栖与爬行类 海洋两栖类 两栖类 Amphibia 是一类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 成体水陆兼栖生活的变温动物 其远祖为总鳍鱼类 海洋两栖类很少 在我国仅有海蛙 Ranacancrivora 一种 分布于海南海口 文昌以及台湾 澳门 广西北海等地 东南亚一些热带国家沿海也有分布 体长60 78毫米 头长等于或略大于头宽 吻端钝尖 吻棱圆 不很显著 鼓膜大而明显 犁骨齿极强 舌后端缺刻深 前肢较短 后肢粗壮而短 背面皮肤较粗糙 背面褐黄色 背面及体侧有黑褐色斑纹 上下唇缘有6 8条深色纵纹 两眼间有 A 形斑 背面前肢肩部 LL 形斑显著 后面还有一个或明或暗的 A 形斑 国内分布于台湾 广东 澳门 海南 广西 国外分布于菲律宾 中南半岛 印度尼西亚及帝坟 生活在近海边的咸水或半咸水地区 其活动范围一般不超出咸水环境50至100米之外 故称 海蛙 由于它主要以蟹类为食 又名食蟹蛙 此蛙白天多隐蔽在洞穴或红树林根系之间 傍晚到海滩觅食 海蛙体内有特殊的生理机构 不但体内的水分不会向外渗透 反而海水里的水分还会通过皮肤渗入体内 使体内维持较高的渗透压 能耐受2 8 的含盐浓度 而一般蛙类在盐浓度超过1 的海水中就不能生存 所以海蛙能在海水里生活自如 自由自在 海蛙在繁殖季节 常常因地制宜地在海水洼塘里产卵 直晒的阳光使海水洼塘温度升高到40 以上 然而 海蛙的卵和蝌蚪都能忍受高温照晒 这在蛙类王国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不仅如此 蝌蚪的耐盐比海蛙还强 在含80 氯化钠的海水中生活12个小时后 死亡率只有30 海洋爬行类 爬行类在中生代曾经盛极一时 种类繁多 留存至现代生存者仅为少数 现存爬行类按体形可分为蜥蜴型 如蜥蜴 鳄鱼 蛇型 如蛇 蛇蜥 和龟鳖型 如龟 鳖和海龟 按生活环境来分 有地面上爬行的 树栖的 穴居的 也有水栖的 爬行类的主要特征 1 体明显分为头 颈 躯干 四肢和尾部 2 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 外被角质鳞或角质盾片 3 五趾型附肢 且趾端通常具角质的爪 4 骨骼坚硬 骨化程度较高 且分化更加完备 颈椎有寰推 枢推和普通颈椎的分化 躯椎有胸推和腰椎的分化 荐椎数目加多 5 出现了单一肺呼吸 无鳃及皮肤辅助呼吸 6 出现了对陆上繁殖的适应 体内受精 雄性一般具交接器 卵大而含大量卵黄 外具有不透水的韧性纤维质卵膜 有的种类在卵膜外还有一层石灰质的卵壳 在胚胎发育上有羊膜等胚膜出现 不经变态 直接发育 海洋爬行类系指生活于海洋中的爬行类有龟鳖目的海龟科和蛇目的海蛇科的种类 我国约有24种 一 海蛇 seasnake 海蛇终生生活于海水中 与陆生的蛇类在形态上有所差异 尾部侧扁呈桨状 适合于游泳 鼻孔位于吻背 内具瓣膜可自由启闭 吸入空气后 关闭鼻孔 可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 舌下具盐腺 可随时排出随食物进入体内的过量盐分 全世界已发现的海蛇约有90种 其中我国有报道的19种 均为毒蛇 许多海蛇的毒性还远大于陆生毒蛇 我国的海蛇分布于北起山东南部至海南及广西沿岸 尤以广东 广西 海南 福建和台湾等海域为多 其中南海海蛇资源最为丰富 大多数海蛇不能上岸活动 背面大多为褐色 腹面黄白色或浅青色 全身杂有暗褐色环状纹 成体体长通常在0 6 1 0m之间 最长可达3m以上 以鱼类等为食 1 蛇类的鉴别特征 我国常见的几种海蛇介绍 扁尾海蛇Laticaudalaticaudata 蓝灰扁尾海蛇Laticaudacolubrina 棘鳞海蛇Astrotiastokesii 龟头海蛇Emydocephalusijimae 青环海蛇Hydrophiscyanocinctus 环纹海蛇Hydrophisfasciatus 黑头海蛇Hydrophismelanocephalus 平颏海蛇Lapemiscurtus 长吻海蛇Pelamisplaturus 海蝰Praescutataviperina 扁尾海蛇Laticaudalaticaudata 体略呈圆柱形 尾侧扁 头 颈部区分不明显 鼻孔中间鼻间鳞1对 三角形 前额鳞1对 额鳞大 眼前鳞1 眼后鳞2 颞鳞1 2 上唇鳞7 3枚下唇鳞与前颏鳞相切 颏片2对 体鳞平滑覆瓦状排列 体中段鳞列为19行 腹鳞235 243 肛鳞二分 尾下鳞双行 43 47对 体呈蓝灰色 腹面略带黄色 有黑褐环纹39 48个 头部黑褐色 吻部向后延伸至眼下及唇部为黄色 栖息于沿岸至500m水深的岩礁区 以小型鳗类为食 成体最大体长为1 1m 雄性0 53m 雌性0 58m达性成熟 夏秋生殖 卵生 每产2 6卵 蓝灰扁尾海蛇Laticaudacolubrina 体呈圆柱形 尾侧扁 头大 头 颈部界线不明 鼻间鳞1对 前额鳞1对 其间嵌有1枚呈五边形的小鳞 眼前鳞1 眼后鳞2 上唇鳞7或8 2 2 3或2 2 4式 颞鳞1 2 颏片2对 后颏片大于前颏片 体鳞呈覆瓦状排列 体中段鳞列23 25行 腹鳞雌性为234 242 雄性为234 肛鳞二分 尾下鳞雌性为33 35对 雄性为44对 生活时体背蓝灰色 腹面灰黄色 体有38 42 3 5个蓝黑色环纹 头部蓝黑色 吻部延向两侧至上唇和颞部为灰黄色 栖息于沿岸沙滩至500m水深的岩礁区 以小型鱼类为食 成体最大体长为1 3m 卵生 每产4 7卵 棘鳞海蛇Astrotiastokesii 体形粗壮 背鳞末端尖突呈棱 常断裂为结节 覆瓦状排列 体最粗部具鳞47 59行 腹鳞前段少数完整 其余均纵裂为2 左右腹鳞略重叠排列 生活时背面有窄的黄褐色与宽的黑褐色相同的环纹32 33个 为迄今发现的个体最大的一种海蛇 成体体长1 2 2 0m 体重可达5kg 体最粗处身围可达0 26m 生活在沿岸水质水清澈的海域 繁殖季节为5 6月 卵生 其它习性不详 龟头海蛇Emydocephalusijimae 体呈圆柱形 后部略侧扁 头短 头 颈部界线不明显 吻鳞呈五边形 前端有1锥状突起 鼻孔上位 前额鳞2对 中间2枚大于外侧2枚 眼前鳞1 眼后鳞2 上唇鳞3 第2枚甚大 入眶 下唇鳞3 第2枚甚长大 颞鳞小 分化不明显 前额鳞2 颏片2对 后颏片之间嵌有1枚小鳞 体鳞呈覆瓦状排列 颈鳞15行 体中部鳞17行 脊鳞六边形 腹鳞宽大 肛鳞二分 尾下鳞雌性为23 24对 雄性为28对 生活时体呈深褐色 有黑色环纹 头黑褐色 自前额鳞沿头两侧至口角有1浅色斑纹 栖息于近海礁区 成体长0 5 0 85m 最长可达1 0m 卵生 每产2卵 以鱼卵为食 青环海蛇Hydrophiscyanocinctus 体较细长 身体前部为圆形 后部至尾部逐渐侧扁 头中等大 上唇鳞8 左2 2 4式 右2 3 3式 下唇鳞9 第二片下唇鳞以后的唇缘具有l列小鳞 眼前鳞l 眼后鳞2 颞鳞左3 3 右2 3 背鳞3l 40 30行 呈覆瓦状排列 具棱 躯干最粗部的背鳞近圆形 腹鳞332 体前段腹鳞宽约为相邻背鳞的2倍 后段稍窄 肛鳞分为3片 尾下鳞36片 成体头背黄橄榄色 眼后及颞部有黄斑 体背深灰色 腹面黄橄榄色 体具青黑色环纹48 4个 环纹在背部宽而色深 腹部窄 体侧最窄而色浅 腹鳞部分呈黑色 据报道幼蛇的头部 环纹及腹鳞均呈黑色 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变浅 环纹海蛇Hydrophisfasciatus 体前部细长 后部侧扁 头小 眼前鳞1 眼后鳞1 前颞鳞1 上唇鳞6 8 第二片与前颞鳞相切 下唇鳞7 8 颏片2对 相切 第3 4片下唇鳞之间的唇缘常嵌有1小鳞 肛前鳞4 颈部体鳞7 32行 体最粗部46 53行 多呈六角形 镶嵌排列 成棱或具结节 腹鳞346 445 每一腹鳞具2平行的结节 生活时整个头部 体前腹部 腹鳞及尾末端均为黑色 体黄白色 幼体为柠檬黄色 背深灰色 具黑色的完全环纹48 60 3 7 体侧的环纹较窄 成体体长约1 0m 以小型鳗鱼及头足类为食 其它习性不详 我国产于福建 台湾 广东及广西沿海 黑头海蛇Hydrophismelanocephalus 体前段细长 后段极侧扁 体最大直径是颈部的2 3倍多 头小 上颌除前沟牙外还有6 8枚 额鳞狭长 上唇鳞7 8 眼前鳞1 2 前额鳞通常单枚 较大 也有分裂为2片的 体鳞在颈部23 27行 体最粗部鳞列33 41行 覆瓦状排列 具棱 腹鳞289 385 具2棱 头前额具黑色斑块 两侧偶有黄斑条 体背橄榄色或灰色 腹部黄色或白色 具40 50个黑斑 其宽与间隙相等 黑斑通常向腹面伸展 在体前部可于腹中线会合 形成环纹 成体体长1 2m左右 近岸底栖 卵生 以海鳗等鱼类为主食 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日本近海也有产 平颏海蛇Lapemiscurtus 头较大 吻突出于下颌 颈较粗 鼻孔位于吻背 左右鼻鳞彼此相切 眼前鳞1 眼后鳞1 2 前颞鳞通常2 偶有1或3 上唇鳞7 最后2 3鳞小 颏片2对 相切 有的颏片分化不明显 颈部体鳞雄性为23 41行 雌性为25 37行 体鳞镶嵌排列 各具1短棱 腹中线两侧各有4行较大体鳞 棱亦强 在成年雄性则呈强棘状 腹鳞不发达 后部的退化或消失 肛鳞略大 生活时头背灰橄榄色至黑色 头侧或有黄纹 体背绿色或橄榄黄色 与深灰蓝色或棕色构成横纹35 45个 腹面黄色 成体体长0 7 0 8m 生活于近岸5km内的海礁区 性温和 食鱼类 据国外报道 为胎生种类 5 8月繁殖 初生幼体长0 3m 长吻海蛇Pelamisplaturus 体侧扁 尾尤甚 头 吻狭长 上颌齿除前沟牙外还有7 11枚 眼前鳞1 眼后鳞2 前颞鳞2 3 后颞鳞通常为3 上唇鳞通常8 9 下唇鳞10 12 颏片3对 中间间隔1列小鳞 体鳞雄性颈部34 50行 中段43 59行 肛前44 48行 鳞六角形或近方形镶嵌排列 体侧的鳞片有1短棱 最下几行具2 3个小短棱 腹鳞雄性306 431 雌性315 426 与体鳞不易区别 头背黑色 偶有黄斑 唇绿黄色 体部背黑腹黄 截然分开 相连处或有淡黄色纵纹 尾端全黑 有5 10块黑斑 成体长0 5 0 7m 最长可达1m 能远离海岸生活 有时集大群于海面晒太阳 以小型鱼类 甲壳类等为食 卵胎生 年产仔蛇2尾以上 海蝰Praescutataviperina 头短 与颈部区分不明显 尾侧扁 上颌除前沟牙外还有5枚 鼻孔上位 无鼻间鳞 眼前鳞通常为1 眼后鳞2 颞鳞在个体间变化较大 上唇鳞7 下唇鳞8或9 体鳞多呈六边形 镶嵌排列 具棱或结节 颈部鳞列27 35行 体最粗部鳞列40 51行 腹鳞明显 纵惯全身 在体前段者较大 后段者较小 雄性239 279 雌性249 300 背面青灰色 腹面灰白色或灰黄色 两种颜色在体侧截然划分或逐渐过渡 背面常有深色菱形斑纹 生活于近海上层 成体体长1 0m左右 其它习性不详 我国传统医学中记载 海蛇可谓全身是宝 海蛇的肉有滋补强壮 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之功效 主治风湿 腰腿疼痛 小儿营养不良海蛇皮具清热解毒 消炎杀虫之功效 主治顽癣 疥疮 肿毒 带状泡疹等 蛇血能补气血 壮筋骨 祛风除湿 主治腰膝软弱无力 白血球减少 风湿性关节酸痛 蛇油能消肿止痛 润肤除湿 主治冻伤 烫伤 内外痔疮肿痛 慢性湿疹等 胆汁具行气化瘀 清肝明目 平肝熄风 祛风除湿功效 主治肺热咳嗽 气管炎 肝热目赤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关身不遂 胃热疼痛 痔疮等症 近年对海蛇毒液的研究也发现 海蛇毒与陆地蛇毒类似 也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 其中主要成分是神经毒素Neurotoxins和各种酶蛋白 但毒性远超过陆地毒蛇 通常纯海蛇毒素的LD50均小于0 10mg kg 如常见的青环海蛇为0 05mg kg 平颏海蛇为0 06mg kg 由海蛇毒液中分离出来的神经毒素主要是作用于突触后的 神经毒素 结合在骨骼肌运动终板部位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阻断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 因此中毒的人和动物出现肌肉麻痹 多以呼吸肌麻痹导致窒息死亡 海蛇毒不含心脏毒素 对心脏没有直接作用 但有明显的横纹肌毒性引起的肌肉损伤以出现血红蛋白尿为临床表现 3 海蛇资源的保护现状 我国的海蛇资源原来较为丰富 尤其在广东 海南 但多年来由于盲目采捕 现今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