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致辉公司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研究毕业论文

专业 专注 致辉公司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致辉公司对员工的社会责任 研究毕业论文研究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IIIIII ABSTRACTABSTRACT IVIV 目录 V V 第一章 绪论 1 1 1 1 研究的背景 1 1 2 研究的意义 1 1 3 文献综述 2 1 3 1 国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2 1 3 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1 3 3 现代企业承担员工责任的具体容 5 1 4 研究的容和方法 6 第二章 致辉公司对员工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 8 8 2 1 致辉公司简介 8 2 2 致辉公司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现状 8 2 2 1 致辉公司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9 2 2 2 致辉公司为员工提供合法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时间 9 2 2 3 致辉公司向员工支付合法的工作报酬及提供合法的福利 10 2 2 4 致辉公司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 10 2 2 5 致辉公司向员工提供平等对话的权利 11 2 3 本章小结 11 专业 专注 第三章 致辉公司承担员工社会责任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212 3 1 致辉公司承担员工社会责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3 1 1 招聘时对员工的不平等问题 12 3 1 2 培训时对员工的不平等问题 13 3 1 3 家族企业裙带关系对其他员工晋升的影响 13 专业 专注 3 2 致辉公司对员工责任缺失的成因分析 14 3 2 1 外部环境原因分析 14 3 2 2 企业部原因分析 16 3 3 本章小结 17 第四章 致辉公司承担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对策 1818 4 1 承担员工责任的外部措施 18 4 1 1 加强法制建设 规企业行为 18 4 1 2 政府应尽量减轻企业对员工社会保障的负担 18 4 1 3 建立和完善对企业评价体系的容设计 19 4 2 承担员工责任的部措施 19 4 2 1 提高企业管理层的伦理道德素养和管理水平 19 4 2 2 构建企业与员工和谐的劳动关系 19 4 2 3 树立人和企业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 20 4 2 4 尽量消除裙带关系的不利影响 21 4 3 本章小结 22 结论 2323 参考文献 2424 致谢 2626 专业 专注 第一章 绪论 1 1 研究的背景 进入 21 世纪以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得到国际社会的 广泛关注 联合国 2000 年正式启动了 全球契约 计划 号召企业在各自影响围遵守 支持以及实施一套在人权 劳工标准 环境和反腐败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实现企业可 持续增长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目标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 2004 年启动了社会责任国际 标准 ISO26000 的制定工作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全球约 80 个国家 及国际组织的 300 多名专家参与该标准的制定工作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发展成为 全球化的浪潮 在全世界围 社会成员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2006 年是我 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重要一年 是第一次从法律法规 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等各个方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充分加以肯定的一年 重新修订的 公司法 明确规定 公司从事 经营活动 必须遵守法律 行政法规 遵守社会公德 商业道德 诚实守信 接受政 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承担社会责任 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提出公司要 承担社会责任 并提出遵守法规和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 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 也明确提出了 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着眼于增强公民 企业 各种 组织的社会责任 可见 中国企业已经融入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全球浪潮之中 2006 年 3 月 10 日 国家电网公司向社会发布了第一份关于中国中央企业的企业社会责 任报告 为中国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树立了一个 榜样 1 2 研究的意义 我国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 经济发生了质的飞跃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 然而 由于中国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实践方面起步较晚 中国还是一个新的参 与者 理论和实践方面与西方相比都有不少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企业员工合法权益保 障的总体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但个别企业在劳动管理上的违法违规现象仍然存在 表 专业 专注 现在劳动合同 工资 劳动时间和职业安全等各个方面 如不依法签订合同 合同容 显失公平 克扣 拖欠工资 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无偿延长劳动时间 不缴或少缴 职工社会保险 漠视员工职业安全健康 进行就业和职业歧视 甚至存在着雇佣童工 强迫劳动和强制劳动等严重违法行为 仅 2006 年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为 115 64 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等共计 10 84 亿元 员工为了生存 不得不用原始的 可怜的手 段 通过 以死相逼 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折射出中国企业经营中伦理的匮乏 对缓 解社会冲突 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建设和谐社会 需要全社会 各子系统通力合作 企业部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因素 在此情况下 关注企业 管理者与员工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择地处的致辉公司为研究对象 借 此为同类公司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1 3 文献综述 1 3 1 国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 CSR 的概念最早是 由英国学者欧利文 谢尔顿 Oliver Sheldon 1 于 1923 年提出 他把企业社会责任 与企业满足产业外人们需要的责任相联系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 直到 1953 年 被誉为 企业社会责任之父 的霍华德 博文 H R Bowen 2 在其著作 商 人的社会责任 中 给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明确定义 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 向有关政策靠拢 做出相应的决策 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和义务 从而正式提出了企 业及其经营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从此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成为了一个新的 领域 继博文之后 很多学者以一些管理学 社会学 经济学和伦理学等理论为依据 开展了一系列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约瑟夫 麦奎尔 Joseph W McGujre 1963 3 把企业的经济目标和法律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提出社会责任的思想 主公 司不仅有着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义务 在这些义务之外 还承担有其他社会责任 社会 普遍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责任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始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的观点逐步失去了 统治地位 陆续提出了 金字塔 三重底线 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 基斯 戴维 斯和布洛姆斯彻姆 Keith Davis Blomstrom 1975 4 等人则从企业对社会的积极贡 献即保护和改善社会福利的角度提出 社会责任是决策者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 也 专业 专注 有义务采取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社会福利 英国学者约翰 埃尔金顿 John Elkington 1998 5 提出三重底线理论 认为企业行为要满足经济底线 社会底线与 环境底线 满足三重底线 不仅是衡量和报告企业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业绩 而且包 括一系列的价值观 问题和过程 企业要考虑利益相关方与社会的期望 控制业务活 动对社会和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追求经济 社会和环境价值的基本平衡 三重 底线理论提出之后 逐渐成为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共同基础 即从企业与社会的 关系出发 企业要承担最基本的经济责任 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企业不仅要对股东 负责 追求利润目标 而且要对社会负责 追求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 阿 奇 卡罗尔 Archie B Carroll 2004 6 从企业伦理的角度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是社 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的义务 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 而且期望其能 够遵法度 重伦理 行公益 因此 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经济责任 法律责 任 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 我国学者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作出过相关论述 卢代富 2002 7 认为 企 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他还进一步指出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雇员的责任 对消费者的责任 对债权人的责 任 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 对所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及对社会 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等六种周延容 芮明杰 袁安照 2003 8 则认为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特有的企业 精神 是指企业为所处社会的福利而必须关心的道义上的责任 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 任包括六个方面 对政府的责任 对企业所有者或股东的责任 对顾客的责任 对供 应商或债权人的责任 对雇员或职工的责任和对居民的责任 金乐琴 2004 9 多次提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表述不同 但其基本含义是一定 时期社会赋予企业的经济 法律 伦理以及人道主义的期望 它使企业在追求自身利 益的同时 关注消费者 股东 雇员 政府和社区等相关利益者的需要 扮演社会角 色 本研究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 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 还要 承担起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之一员工的社会责任 保护其权益 以获得在经济 社会 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业 专注 1 3 2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提出明显晚于企业社会责任 但在理论发展上 利益相关者却 比企业社会责任思想迅速得多 10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 发展于 80 年代以后 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是从股东 shareholder 套用而来的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最初是在 1963 年由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提出 他们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 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 些利益群体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 安索夫 Igor Ansoff 1965 11 最 早将利益相关者问题引入学术界 主企业社会责任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 要制定出一 个理想的企业目标 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 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 工人 股东 供应商以及分销商 在所有关于利益相关者的 定义中 弗里曼 Freeman 1984 12 的观点最有代表性 他认为 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 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 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 弗里曼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达成的个体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 同时也将受企业目标 达成过程中所采取的主动影响的个体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 并正式将当地社区 政 府部门 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畴 大大丰富了利益相关者 的涵 米切尔和伍德 Mitchell Woods 1997 13 曾经详细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 和发展的历史 总结了自 1963 年斯坦福研究院涉足利益相关者问题开始 到 90 年代 中期前后共 30 多年时间里 西方学术界共给出的 27 种利益相关者的典型定义 而利 益相关者观点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则得益于瑞安曼 Eric Rhenman 和安索夫 Igor Ansoff 的开创性研究 经弗里曼 Freeman 布莱尔 Blair 多纳德逊 Donaldson 米切尔 Mitchell 克拉克森 Clarkson 等学者的共同努力 使利 益相关者理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 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4 一般认为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 的专业性投资 并承担了一定奉献的个体和群体 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 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 卢岚 开明 2006 15 通常包括企业的股 东 债权人 雇员 消费者 供应商等交易伙伴 也包括政府部门 企业所在社区 本地居民 媒体 非政府组织等 甚至还包括自然环境 人类后代 非人物种等 有 学者将我国中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做出了如下归类 我国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专业 专注 利益相关者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关系需要考虑的因素 股东证券价格的上升 股息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