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之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待遇

  对图书馆工作者来说,为读者服务是永恒的主题。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S.R.Ranganathan)早在1931年便已揭示出图书馆的读者导向经营本质,充分彰显图书馆因利用而存在的服务导向经营理念,明确指出读者是图书馆的主角,服务才是图书馆的终极目标。
  随着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日益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职能、读者需求、文献类型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亦即传统事物与新生事物并存的时期,因而读者服务工作也相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服务观念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图书馆服务观念正发生着变化。传统图书馆工作偏重于纸质文献的收藏和借阅,即使实现了全开架服务,但本质上仍是比较封闭保守,它缺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全天候提供服务的意识,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知识创新要求。
  (一)读者服务工作将由单纯借阅型向信息服务型转变
  图书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装备图书馆,更重要的是要将适合图书馆发展的现代管理思想引入图书馆,从而达到为读者提供最满意服务的目的。要尽快实现图书馆和读者的关系从“图书馆轴心论”向“读者轴心论”发展;服务方式从“提供服务”向“自我服务”发展;服务重点从“物的传递”向“知识的传递”发展。变“知识型”为“喷泉型”,创造全新的服务理念,只有这样,图书馆的转型才落在了实处。
  (二)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当今网络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必须建立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图书馆读者服务体系。力求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一馆服务到网络化的馆际互借、资源共享;从集中的、单一的服务到分散的、多元化的服务;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服务观念,确立开放性的全方位服务的观念,真正做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二、服务管理创新
  
  图书馆的管理创新理念是图书馆的文明核心。必须认识到未来图书馆的差距:不是在馆舍规模的大小上,而是在服务管理的水平档次上。
  (一)要打破传统机构设置标准重复交叉而造成的混乱和责任不清、工作不明的局面
  现有图书馆为了工作和管理的方便,通常按照工作内容或服务方式的不同,将图书馆划分为外借部、阅览部、期刊部、咨询部、典藏部、技术部和办公室。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混乱。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欠缺,依然是低层“守摊子”式的被动服务,同时各部门之间责权不够明确,以至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现状,服务管理必须创新。
  (二)实行全面和彻底的内部改革,进行机构重建和工作流程重建
  按照信息服务的方式,简单地按照信息在图书馆内部被管理的方式这一个统一不变的标准来划分“三部一办”,即信息组织部、信息服务部、信息开发部和办公室。这种服务模式是以信息资源建设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为基础,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向导,以信息资源的利用为中心,以和谐有效的管理为纽带,完成图书馆信息资源交流的职能。
  三、服务内容创新
  满足读者的最大需求,提升图书馆服务的品质。当前图书馆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读者服务内容的创新。
  (一)从一般服务向参考咨询服务转移
  在传统的图书馆中,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分编、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其读者服务也只是外借、阅览、宣传、阅读指导等一般性服务。而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信息和电子出版物急剧增加,虽为读者提供了在更大范围直接获取信息的机会,但由于信息资源分散化、庞大化、复杂化、无序化,使读者进入了一个茫茫无际的信息海洋。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做好一般服务的同时,要花更多时间在参考咨询工作中准确、迅速、高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解决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二)重视读者的个性化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存在着年龄、性别、学科、专业、需求等许多方面的差异,即反映出各自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因此,读者服务工作决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是满足个体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具体讲,个性化服务是“以人为本”在读者服务中的真正体现,它能激励读者的信息需求,促进读者进行有效的检索、获取和利用信息,保障了读者信息检索利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重视个性化服务是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重要方面。
  
  四、服务手段创新
  
  在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正从集中的、单一的服务向分散的、多元化的服务转化。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和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现代化技术的引入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现代图书馆开放观念的形成,使许多图书馆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服务方式,如我院新馆建成后实行大阅览、全开架的服务,全天候服务以及借阅合一的“一站式”服务方式。 “一站式”服务即收藏、流通、阅览、咨询活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文献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读者人数成倍增长。开馆以来,新增读者3160人。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到馆读者15800人,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4倍。读者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
  “一站式”服务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目标,设置服务窗口,组织文献资源,将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有机结合。大开架、大阅览的布局,将分散的资源整合集中,让读者走进一个无阻碍的空间,深入到书库中自由选取所需资源,再不为查阅某一主题的文献而一个个部门地跑。服务的多样化也是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我馆除提供大量的医学书籍外,还提供文学类、科普类等图书。除提供外借、阅览、上网等服务外,还定期召开新书发布会、定期进行优秀读者评比等活动。
  “一站式”服务的开放性、多元性、人文性,节约了读者的时间,提高了阅读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个性需求,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和主动型,充分发挥了图书馆是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
  (二)图书馆服务手段的创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高职院校的读者学历水平、信息要求水平越来越高,信息需求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国际性、专业性、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图书馆开展图书服务工作时,必须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建立既有高效的搜集、加工、管理情报文献的水平,又有现代化服务手段和方式的情报信息系统和传播系统,使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服务转向以个人为中心。
  “一站式”服务模式,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再是简单劳动的重复者,而是需要运用自身知识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导航员。按照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配置人员,让工作人员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爱好特长与图书馆工作有机地结合,而且可以在工作中进一步进行本专业的研究。如学了护理专业的同志在“护理天地”非常胜任。具备教育学专业知识的同志在指导阅读和读者培训工作岗位发挥出专业特长,取得了显著成效。员工的科学分配,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员工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就图书馆而言,一种全新的工作理念,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必须符合读者的利益。实践证明,“一站式”服务是一种能够真正体现人本精神的科学的服务模式,符合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一站式”服务模式在我馆推行了一年有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相信这一体现人本精神的服务模式,经过更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定能不断完善和提高,最终实现让读者享受多元、快捷、高效的图书馆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郁林.论信息时代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16(4).
  [2]麻子红.21世纪高校图书馆馆员创新能力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2(3).
  [3]钟伟.浅议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04(4).
  [4]董莉珍.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创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6).
  [5]吴谷.图书馆“一站式服务”的实践与思考[B].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2).
  
  (作者简介:田种芳(1965―)女, 青海湟中人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